【選情冷颼颼】盡力卻仍不明白年輕人⋯同溫層打轉難激發熱情 賴清德「溫室戰法」現隱憂

胡宥心 2023年11月02日 17:48:00
受綠委趙天麟等人負面新聞影響,加上,藍白合造聲勢,總統參選人民調距離拉近,讓賴清德陣營也繃緊神經,嚴陣以待。圖為賴(1日)到宜蘭造勢。(取自賴清德臉書)

受綠委趙天麟等人負面新聞影響,加上,藍白合造聲勢,總統參選人民調距離拉近,讓賴清德陣營也繃緊神經,嚴陣以待。圖為賴(1日)到宜蘭造勢。(取自賴清德臉書)

2024立委總統選戰進入下半場,藍白合要在11月20日總統參選登記前攤牌,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利用藍白合造聲勢,讓自己民調節節攀升,反讓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民調出現疲軟狀態,隨著近日民進黨立委趙天麟等人負面新聞連連,讓綠、白總統參選人民調距離拉近,也讓賴清德陣營繃緊神經,嚴陣以待。

 

藍白政黨協商31日啟動秘密會談。(合成畫面/楊毅、王侑聖、張哲偉攝)

 

 

賴清德民調下滑 「溫室戰法」拉警報

 

近日《美麗島電子報》民調顯示賴清德支持度跌到35%以下、《台灣民意基金會》更首度做出賴清德支持度跌破3成警訊,《鏡電視》民調顯示三腳督狀態下,賴清德與柯文哲差距4.7%,再再凸顯賴清德陣營只在同溫層拉票競選的「溫室戰法」恐要拉警報。

 

《美麗島電子報》上月30日公布10月國政民調,在三腳督的情況下,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支持度有33.7%,相較於上次調查,重挫6.3個百分點。(《美麗島電子報》提供)

 

據《上報》調查指出,賴清德競辦起初規劃「五層複式動員」,要在總統大選投票前至少全台掃過5輪,向來以綿密陸戰自豪的賴陣營,近日卻陸續地方組織出現重複動員、組織疲態,空戰的文宣議題無法有效主掌,意見想法難以上傳天聽,讓黨內幕僚私下嘆氣連連,連民進黨客家大老林光華在2日的義民廟秋祭大典後受訪都坦言:「民進黨在桃竹苗的客家選情,非常糟糕。」

 

林光華(前排右四)2日參加義民廟秋祭大典後,受訪坦言:民進黨在桃竹苗的客家選情,非常糟糕。(取自詹紀緹臉書)

 

 

未有效突破同溫層 不明白年輕人反凸顯綠營困惑感

 

賴競辦從4月開始全台成立信賴之友會,各地幾乎每周都有一次中小型造勢,但中央競總本身未能凸顯有效的空戰與文宣議題設定,與媒體關係緊繃,加上立委接連出包退選,如今幾乎只靠賴清德一人魅力獨撐選戰,卻始終未能有效突破同溫層,拉到綠營既定支持者以外的選票,就連賴清德堅持持續到大學巡迴演說突破有限,反而更讓人感受他「盡力卻仍不明白身邊年輕人」的困惑感。因此若繼續打同溫層的「溫室戰法」,在選戰後期只要有一在野對手攻破中間選民或得到未表態民眾大幅支持,甚或在後期泛藍選民自行棄保,民進黨領先優勢恐會相當驚險。

 

賴清德到大學巡迴演說,雖盡力,卻仍不了解身邊年輕人困感。圖為賴到海洋大學校園演講(取自賴清德臉書)

 

賴清德將競選陣營組織架構分為行政、文宣及組織群,陸戰規劃「五層複式動員」,4月「信賴之友會」打頭陣,加上百工百業後援會、民進黨立委候選人競選辦公室成立大會、各縣市的總統競選總部成立,最後是全台巡迴大造勢,要讓賴清德10個月內全台掃5輪,希望能捲起台灣大選熱度。

 

 

 

「複式動員」變成「重複動員」 基層疲軟叫苦連天

 

不過,各縣市信賴之友會因地方派系恩怨、初選紛爭沒能化解,多地信賴之友會都鬧雙胞、搞分裂,像是台東縣、嘉義市各自立會。或多個縣市各自用不同名義動員挺賴,但有綠營中南部地方人士抱怨,民進黨沒有地方執政優勢,能動的基層就那幾批人,立委競辦成立要包車、信賴之友會要包車叩人,現在又下令動員百工百業,還有三師、勞工、宗教、婦女、族群等後援會,從「複式動員」變成「重複動員」,基層疲軟,又沒新的外圍團體加入,地方基層叫苦連天。

 

多地信賴之友會都鬧雙胞、搞分裂,多個縣市各自用不同名義動員挺賴,還要要包車叩人,讓地方基層叫苦連天。圖為南投信賴之友會。(民進黨提供)

 

地方人士也說,過去小英之友會有據點、有組織有幹部也有例行會議,因為平時經營加上已經成立許多久,若要選戰動員,多以外圍人士為主。但而信賴之友會是2022年為因應大選成立,組織規模與2011年創設的小英之友會緊密度自然有差別,因此可以理解信賴之友初期練兵較為吃緊難免。

 

小英之友會有據點組織和幹部,也有例行會議,因成立久,選戰動員多以外圍人士為主。蔡英文2019年出席「台北市小英之友會歲末年終聯誼餐會」。(資料照片/張文玠攝)

 

而賴陣營號稱採取「雙引擎」領軍,由民進黨秘書長許立明掌立委選戰、競選總幹事潘孟安統籌總統大選,「信賴之友會」各縣市遍地開花,也確立「黨政」分離,行政系統仍由總統蔡英文、閣揆陳建仁主責,儘管賴競辦與府院有定期輿情會議,但對接順暢度仍有待磨合。

 

民進黨秘書長許立明(左一)掌立委選戰,競選總幹事潘孟安(右一)統籌總統大選。(資料照片/張哲偉攝)

 

例如10月中賴清德開啟一波台中捷運藍線輿論戰,賴清德在旅中鄉親後援會大會上稱「台中藍線改到有力人士他家附近」,擬複製2022年台中第二選區立委補選捷運藍線轉彎議題,但捷運藍線已經通過交通部審查只待行政院核定,據了解,中部立委數度到行政院陳情,希望中捷藍線儘早通過核定,以免立委選戰中被反殺,如今又是自家人主動挑起捷運藍線議題,也讓行政部門相當難為。

 

台中市捷運藍線問題,綠營中部立委數度到行政院陳情,盼能儘早通過核定。(台中市政府提供)

 

 

 

農漁會系統失守、藍握執政縣市 民進黨政權現隱憂

 

綠營人士分析,地方組織疲軟除了重複動員外,更大隱憂就是現在地方縣市都是藍營執政,藍白合炒得沸沸揚揚,地方傳統的農漁會、水利會系統都在觀望,不敢單押特定系統,也讓民進黨在地方組織動員出現阻礙。

 

據了解,特別是前農業部長陳吉仲下台後,由於農漁會動員組織、養豬協會、養殖協會等都遇到不小難題,因為農業部全是文官,從代理部長、次長全是公務體系文官,而負責農業組織動員包括陳吉仲、請辭的前畜產會董座林聰賢,過去都是民進黨長期培養的農業體系官員,卻因為雞蛋黯然下台,導致民進黨在農漁會系統的組織不如過去綿密,也遇到動員障礙。

 

進口蛋風暴延燒,造成前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右二)、前中央畜產會董事長林聰賢(右一)請辭下台。(資料照片/王侑聖攝)

 

像是指標性的農業組織系統,台北農產運銷公司7月初改選,被藍營出身的由金門縣前縣長楊鎮浯拿下董事長,理事長曾任雲林縣農業處長的吳芳銘,他更被視為雲林張家人馬,也顯示即使執政將近8年,民進黨仍搶不贏主控地方農業系統的最大菜攤。中華民國養豬協會也在今年9月改選後,由綠轉藍,由親藍的屏東縣無黨籍議員潘連周接掌理事長,潘連周上任時直言「以後不會都聽農業部的」。

 

 

台北農產運銷公司7月初改選,金門縣前縣長楊鎮浯(右)拿下董事長,前雲林縣農業處長的吳芳銘(左)擔任理事長。(張哲偉攝)

 

地方重要農漁會系統失守,加上執政縣市多是握在藍營手中,少了地方行政資源襄助,又未能有效從其他點突破,不論藍白整合進度如何,都讓綠營守住執政政權隱憂浮現。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