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校長上火線】聯繫邀名師、拜會企業說明一手包辦 陳文章親力親為更像「勤懇里長」

沈粲家楊毅 2023年12月06日 22:45:00
被外界稱為「募款高手」的台大校長陳文章,從開辦學院拜訪企業老闆及校友支持、聯繫邀約國際名師到校內溝通說明,全都一手包辦。(沈粲家攝)

被外界稱為「募款高手」的台大校長陳文章,從開辦學院拜訪企業老闆及校友支持、聯繫邀約國際名師到校內溝通說明,全都一手包辦。(沈粲家攝)

「我個人不是政經領域出身的,但如果開辦國際政經學院,可以讓台大師生多接觸產業界及外國師生,這對台灣未來是有幫助的!」台大化工系畢業後攻讀取得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化工博士的台大校長陳文章,今年1月就任後便積極力推籌設「國際政經學院」,欲打造一個結合新科技、永續發展和人文素養的環境,讓台灣專業人才在國際舞台站得更高。而被外界稱為「募款高手」的他,從開辦學院拜訪企業老闆及校友支持、聯繫邀約國際名師到校內溝通說明全都一手包辦。親力親為的行事風格,也讓校內員工私下笑稱,「比起台大校長,他更像是位勤懇里長!」

 

 

上任允諾聘諾貝爾獎得主師資 陳文章「提出來就要做到」

 

不像傳統「理工人」般木訥寡言,陳文章今一早接受《上報》專訪過程中,對各項問題皆侃侃而談,說到台大未來願景及政經學院規劃更是神采煥發。回顧歷任校長人選,向來注重學術自由的台大,卻在2018年爆發「卡管案」爭議,引發社會軒然大波;作為管中閔下一任校長,陳文章的一舉一動自然不免遭受到外界放大檢視。

 

前台大校長的管中閔,還舉辦卸任前演講。(取自台大學生活動中心臉書直播)

 

陳文章接任管中閔台大校長職務,一舉一動,不免遭外界放大檢視。(資料照片/張哲偉攝)

 

「我不會去管過去別人說什麼,我只在意我未來要做什麼,而且我說了就真的會去做!」陳文章舉例,他上任後承諾要辦台大椰林講座、聘請諾貝爾獎得主師資、成立特色研究中心及創辦傑出校友聯誼會,這些他如今都逐一做到,「我是個提出來就要做到的人,讓別人知道我真的會實踐曾說過的諾言。」

 

陳校長稱,「我不會去管過去別人說什麼,我只在意我未來要做什麼,而且我說了就真的會去做!」(沈粲家攝)

 

 

 

親邀6名諾貝爾獎得主來台 向宋恭源打包票「真做到了」

 

陳文章還透露一段募款小故事。今年8月,光寶集團創辦人宋恭源宣布將捐助台大2億元,設立「宋恭源先生頂尖研究講座」,邀請諾貝爾獎得主擔任短期或長期講座教授,並與台大相關領域研究團隊進行各項學術深度交流。陳說道,宋希望一年能邀請1、2位諾貝爾得主來台,但同時也有些疑慮他到底有沒有能耐成功,「前兩天我跟宋先生吃飯,跟他報告目前已經有6個人選確定可以來台,他聽了很高興。」

 

今年8月,光寶集團創辦人宋恭源(右)宣布,將捐助台大2億元,設立「宋恭源先生頂尖研究講座」,邀諾貝爾獎得主任期講座教授,並與台大做學術深度交流。(取自工研院官網)

 

 

為促成這6位世界級頂尖大師將明年至2026年到台大舉辦講座,陳文章親自打電話、寫電子郵件來聯繫這些諾貝爾獎得主,「我知道叫別人來做不太容易,但我向宋恭源先生打包票,我也真的做到了,不管簡單或難,只要學生或老師需要我,我都會努力去做!」

 

企業捐款給台大是做「社會公益」 不能有對價關係

 

除了說到做到的個性,陳文章剛接任校長時,也密集走訪各地校友會舉辦座談,向畢業校友報告台大接下來的願景規劃,包括高雄及台南校友會他各去了2次,年中出席台東校友會時,還跟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進行對談,下個月將拜訪台中校友會;而海外校友會也沒有落下,除了美國、法國、馬來西亞及香港外,陳也是第一位親赴印尼校友會的台大校長。他強調,雖然平時工作很忙,但這就是校長的職責,他非常願意跟大家交流不同想法。

 

陳文章剛接任校長時,也密集走訪各地校友會舉辦座談,還跟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如圖)進行對談。(資料照片/陳品佑攝)

 

談到外界給他「募款高手」的封號,陳文章笑稱,企業捐款給台大是在做「社會公益」,不能有對價關係,因此他每每跟企業界募款時,一定會仔細說明台大未來要做哪些事情?這些款項對台灣大學或台灣高教能有什麼貢獻?再用這些觀點去說服企業捐款,「募款只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就是之後要做什麼?是要攬才?留才?還是學校軟硬體升級?」如果拜訪一次不夠,就去第二次、第三次,沒募到款也沒關係,去聽聽產業界對台大的意見,也很有收穫。

 

 

 

靈活思考使命必達性格 不滿1年募15.6億「百歲基金」

 

靈活思考與使命必達的性格,也讓陳文章在擔任校長短短不到1年的時間,就為台大2028「百年校慶」募到高達15.6億的「百歲基金」。陳指出,他花很多時間拜訪不同企業跟校友,目標募集「100個1000萬」及「1000個100萬」,有些企業跟校友很想幫忙,但沒辦法捐那麼多,他就換個方法,讓同屆畢業生、校友會成員組成團體,一個人捐5萬,20個人就湊到100萬了,也能藉此「鼓動校友熱情」幫忙學校。

 

「很多教職員都開玩笑地說,陳文章不太像台大校長,反而像是一個勤懇的里長。」一位台大職員私下打趣地說,陳剛上任就力推成立國際政經學院,經常看到陳四處奔波聯繫募款、拜訪企業和說明方案,陳親力親為的行事風格,不若高高在上的「校長」,反倒有些像社區的「里長伯」。

 

一位台大職員私下打趣地說,陳文章剛上任就力推成立國際政經學院,看他四處奔波聯繫募款、拜訪企業和說明方案,親力親為行事風格,反倒有些像社區「里長伯」。(資料照片/楊約翰攝)

 

「培育領袖人才、促進世界文明、貢獻國家社會為台大使命」,是陳文章當選台大校長時的感言,積極培育下一代台灣政經領導人才的他,就像是在發揮化學工程的專業,將政經、科技、金融、永續發展及人社領域融合在一起,期待能激發前所未有的化學效應,就像他上任時的目標,「打造台大為引領世界的偉大學府,必當全力以赴,讓台大人一起創造下一個百年的榮耀。」

 

陳文章當選台大校長時,他曾說過,「培育領袖人才、促進世界文明、貢獻國家社會為台大使命」。(資料照片/張哲偉攝)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