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一女師區桂芝接受中國官媒專訪 再批108課綱去中國化

上報快訊/賴婕羽 2024年02月03日 19:00:00
北一女中教師區桂芝(左)接受中國官媒《新華社》專訪時,再批108課綱去中國化。(取自臉書社團家國天下)

北一女中教師區桂芝(左)接受中國官媒《新華社》專訪時,再批108課綱去中國化。(取自臉書社團家國天下)

北一女中國文教師區桂芝先前批評教育部108課綱大量刪減文言文篇幅,引發熱議,近日她接受中國官媒《新華社》專訪時,再度批評課綱去中國化。對此,教育部重申,108課綱國語文課程的目的是培養語言溝通與理性思辨,奠定適性發展與跨領域學習的基礎。

 

區桂芝之前曾公開批判108課綱「去中國化」,大量刪減文言文,甚至刪掉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的文章「廉恥」,以致學生不再有機會思考「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引發正反評價。

 

近日,區桂芝接受《新華社》專訪時,不僅再度批判課綱去中國化,更說到,「選舉前,有人說我是4年一次的臨時演員。現在,我要把臨時演員演成主角。」並稱如果民進黨繼續當政,課綱原封不動,她就要連結更多人長期抗戰。

 

對於區桂芝接受新華社專訪,北一女中校方與台北市教育局均表示「對於個人行為不表示意見」。

 

根據《中央社》報導,教育部針對區桂芝專訪內容回應表示,108課綱國語文課程的目的是培養語言溝通與理性思辨,奠定適性發展與跨領域學習的基礎。因此,教材編選著重多元取材,取材範圍擴大至兼具時代特性、思想流派及文體多樣性的文化經典,包括台灣新文學作家作品、世界華文文學、翻譯作品、文學論述等。

 

 

教育部說明,現行高中課綱規範的文言文占比為35%到45%,也提供教師彈性,可以依據學生需求提供閱讀文本。同時,教育部也強調,108課綱沒有廢棄禮義廉恥,很多版本都有與品德、修養相關的課題。

 

最後,針對區桂芝質疑課綱有政治因素干擾,教育部解釋,108課綱先是經過國教院的課程研究發展會,邀集學者專家專業研議,才將草案送到教育部依法組成的課審會,不僅研修與審議過程都有嚴格的程序,並且受到《高級中等教育法》規範,秉持教育中立以及教育專業。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