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最難掛號名醫】退化性膝關節炎想靠注射玻尿酸「擺脫膝蓋疼痛」?先了解這些風險再做決定

呂紹睿 2024年05月23日 07:00:00
近年來盛行在關節腔注射玻尿酸,以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取自 Pexels)

近年來盛行在關節腔注射玻尿酸,以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取自 Pexels)

你是否曾經因膝蓋疼痛而煩惱,卻不知道該如何解決這個困擾?被封為「全台最難掛號」的名醫呂紹睿在其新書《自己的膝蓋自己救: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真相【暢銷增訂版】》中指出,近年來也很盛行在關節腔注射玻尿酸(hyal- 原意是:像玻璃一樣光亮透明的),以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

 

玻尿酸是大眾較為熟知的錯誤譯名,正確名稱是透明質酸,它是關節滑液及軟骨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圖),具有特殊生物活性,能攜帶五百倍以上的水分,保水性佳,更具有無毒、低免疫反應、高生物相容、生物可分解以及人體可吸收等特性,早就被廣泛使用在各醫學領域,如:促進傷口癒合、眼睛手術、外科手術防黏劑、美容醫學的皺紋填補、臉部組織的調整等。臨床上所使用的,有由新鮮雞冠提煉精製而成,也有人工合成的。

 

軟骨的構造及功能(時報出版提供)

 

 

注射透明質酸如同潤滑齒輪,最新研究揭示效果平平

 

透明質酸注射到膝關節腔內的作用,就像替生鏽的齒輪加上潤滑油。它可以覆蓋在軟骨表面,保護軟骨,增加潤滑度,避免關節攣縮,從而增加關節活動範圍,改善日常生活品質,更能減少軟骨的持續磨損,延緩需要更換人工關節的時間。

 

近年來,許多由藥廠贊助的臨床試驗證實了它的卓越療效,因此病患紛紛趨之若鶩。然而,最近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老人及免疫風濕科醫療團隊在《斯堪地那維亞免疫風濕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較為客觀的研究報告,值得參考。結論是:在關節腔注射透明質酸或生理食鹽水,效果差不多。

 

 

 

臨床試驗結果驚人,透明質酸與生理食鹽水效果相同

 

這個醫療團隊設計了一個嚴謹的臨床試驗,他們以雙盲隨機方式將 251 位嚴重程度相同的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分成三組,每週施打不同的製劑,四週共施打四次。第一組使用 2 毫升透明質酸注射劑(Sodium Hyaluronate),第二組使用 20 毫升生理食鹽水(擴張關節腔,有舒緩症狀的效果),第三組使用 2 毫升生理食鹽水(對照組)。

 

治療後,持續觀察 26 週。結果顯示,無論是疼痛的減輕、功能的改善或止痛藥的使用情況,各組治療方式都沒有顯著差異。在疼痛程度的客觀評分(視覺類比量表,VAS)以及膝蓋損傷和退化性膝關節炎追蹤量表(KOOS)方面,三組均有相同的改善程度,這間接證明關節腔注射劑有類似安慰劑的效果。

 

 

短期效果尚可,長期研究仍無定論

 

症狀治療的短期效果是如此,長期使用又是如何呢?可否減緩甚至扭轉關節「退化」呢?可惜,到目前為止,仍無足以採信的相關報告!關節腔注射劑的研究報告,近年來有如雨後春筍充斥學界,讓人眼花撩亂,臨床醫師無論正反兩方,都可找到足夠的佐證支持其是否執行關節腔注射的醫療行為。

 

2013 年 9 月,有一篇有趣而發人深省的系統性回顧整理的論文。作者檢視了 48 篇使用透明質酸注射劑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系統性回顧報告,這些研究都是採用前瞻性、隨機分配、以安慰劑為對照組的臨床試驗。

 

針對它們對治療效果所下的結論,是否與該研究有得到製造商的支持做相關性分析,其中 30 篇(62.5%)研究聲明是由製造商支持的,只有 3 篇(6.25%)聲明與製造商無關,另 15 篇(31.25%)未表明研究經費來源。

 

 

 

注射不當易致發炎,提早換人工關節得不償失

 

結果發現,30 篇由製造商支持的研究結果,都支持透明質酸注射劑的療效,其他 18 篇未表明與製造商有利益衝突的研究中,有 11 篇認為透明質酸注射劑的療效並不比安慰劑好。真是頗值玩味的結論!

 

前來我們關節中心尋求進一步治療的慢性膝痛病患,經仔細詢問,十之八九曾接受過關節腔注射透明質酸的療程,評價好壞參半(與安慰劑差不多),以其高成本來看,若只能得到短暫的安慰劑療效,確實應三思而行!

 

若使用不當(未順利注入關節腔)或關節滑液囊對透明質酸產生過敏發炎反應,反而使疼痛加劇,甚至導致關節滑液囊因重複發炎而逐漸變厚、失去彈性,偶而也會碰到因侵入性細菌感染而必須接受重複清創手術、提早置換人工關節的病例(下圖),得不償失!

 

揭露了一個嚴峻的後果:因重複注射玻尿酸而引起的細菌感染,對軟骨造成了嚴重損害,最終只能透過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來恢復功能。(時報出版提供)

 

 

*本文摘自自己的膝蓋自己救: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真相【暢銷增訂版】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呂紹睿

 

1958 年生於新竹竹東──當時任教臺大醫學院的父親,應鄉親父老之盼,返鄉成為小鎮醫生──因而在醫院出生、長大,也從小見習父親的醫者風範,並走上「醫療拓荒者」之路。

 

現職

慈濟醫療志業膝關節健康促進委員會主任委員

大林慈濟醫院國際膝關節健康促進中心主任

大林慈濟醫院關節中心主任

大林慈濟醫院教學部主任

教育部部定教授

 

學歷

陽明大學醫學士

日本福岡大學醫學博士

美國芝加哥 Rush-Presbyterian-St. Luke 醫學中心研究員

德國杜冰根大學外傷中心研究員

瑞士日內瓦大學醫學中心骨科研究員

 

經歷

大林慈濟醫院 教學副院長

大林慈濟醫院 國際醫療中心主任

嘉義基督教醫院 骨科、外科部主任

嘉義基督教醫院 關節鏡及關節重建中心主任

澳洲雪梨大學 骨科訪問醫師

瑞士伯恩大學 骨科訪問醫師

 

更多膝關節健康促進方案(KHPO)衛教資訊與媒體節目播出訊息,請持續關注:

「踏腳石─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的棲息地」部落格

  

 




 

【上報徵稿】

 

美食(飯店餐廳、高端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食、早午餐餐廳)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鹹食、連鎖餐廳)、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