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製造商規避兩岸地緣政治風險 特斯拉最積極要求供應鏈移出中國與台灣

郭正原 2024年05月23日 15:40:00
日媒報導,出於地緣政治避險考量,多家汽車大廠都有將供應鏈轉移至兩岸以外的內部討論,尤以特斯拉最為積極。圖為特斯拉電動車型。(美聯社)

日媒報導,出於地緣政治避險考量,多家汽車大廠都有將供應鏈轉移至兩岸以外的內部討論,尤以特斯拉最為積極。圖為特斯拉電動車型。(美聯社)

日媒報導,由於地緣政治不穩,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已通知供應商,最早要在明年開始在中國和台灣以外地區生產零件的準備。

 

日經亞洲報導,這項消息是由6名直接相關的供應鏈高層透露,為在中國境外銷售的特斯拉車型生產印刷電路板、顯示器和電子控制單元系統等零件的供應商,已收到這項要求。消息人士表示,特斯拉認為在即將到來的美國總統大選之前,大中華地區的地緣政治風險不斷增加,此舉旨在為非中國市場建立替代供應來源,以防止供應鏈中斷。 

 

 

一名提供特斯拉和其他公司零組件的供應商消息人士直言:「我們收到特斯拉的要求,他們希望擁有『OOC』和『OOT』的零件(Out of China、Out of Taiwan),即來自中國和台灣的之外零件。他們希望這樣的提議,能夠在明年的新項目中實現。」特斯拉也正與日本、南韓等地的其他亞洲供應商接洽此事。一名日本電子製造商的高層透露,他的公司已與特斯拉交涉此事。

 

而另一家零件供應商的高層表示,由於這項要求,他的公司正在提高在泰國的產能。該高層人士表示:「對於包括特斯拉在內的許多客戶來說,所謂的中國+1策略也包括避開台灣。」消息人士透露,包括通用汽車和福特等其他美國汽車大廠也已要求供應商,研究將電子零組件產品的生產轉移到中國和台灣以外的地區,但與特斯拉不同的是,他們尚未提出正式要求。

 

一名電子供應商高層表示:「我們為多家美國大廠提供服務,而特斯拉在規避中國和台灣地區的地緣政治風險方面則是最積極的廠商。他強調:「OOC和OOT確實很困難,成本也很高,因為那是成熟的供應鏈所在。」中國和台灣兩地生產世界上大部分重要的電子零件,包括顯示器、印刷電路板、相機鏡頭和半導體。例如報導便提到,大約87%的蘋果頂級供應商在中國設有工廠。

 

 

近年來,由於華府管制先進技術對中國的出口,加上兩岸之間的緊張關係不斷升級,並在台灣2022年邀請民主黨籍的眾議院議長裴洛西( Nancy Pelosi)和其他國會議員訪問後,達到新的高度。台灣經濟研究院科技供應鏈分析師邱世芳表示,「去年下半年以來,電動車成為中美科技戰的最新戰場,這一點變得越來越明顯。」而在賴清德520宣誓就任總統後,解放軍東部戰區舉行「聯合利劍-2024A」演習再度對台展開文攻武嚇。

 

邱世芳表示:「像特斯拉這樣的汽車製造商向供應商提出此類要求是合乎邏輯的,以防止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導致供應鏈中斷。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看到如此多的零件供應商,加快在東南亞和墨西哥的新投資。」她還提到,在中國境外申請生產能力對特斯拉來說是有意義的,因為與其他西方或日本品牌相比,特斯拉更直接與比亞迪等中國品牌電動車競爭。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