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前軍事紀錄片曝光  中研院協助影音數位化

上報快訊 2017年07月09日 11:33:00
軍聞社除發稿提供媒體軍聞資訊參考運用外,擁有國家最豐富的軍事影像資料庫;圖為早年大膽島的外觀。(軍聞社資料片) 

軍聞社除發稿提供媒體軍聞資訊參考運用外,擁有國家最豐富的軍事影像資料庫;圖為早年大膽島的外觀。(軍聞社資料片) 

1946年成立的軍聞社,擁有許多珍貴的軍事紀錄片,為保存珍貴歷史影像,軍聞社已開始進行數位儲存,這些龐大歷史影像資料,中研院出面協助國軍進行數位化的相關工作。

 

軍聞社除發稿提供國內、外媒體軍聞資訊參考運用外,還有一項很寶貴文化資產,就是軍聞社擁有國軍最重要、豐富影像資料庫檔案,也是國內目前典藏軍事影像畫面最多的團隊。

 

軍聞社典藏早年軍事新聞紀錄片磁帶,內容相當多元,也受到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高度的重視。(翻攝自軍聞社)

 

前中國電影製片廠裁撤之後,許多影像功能及影片的保存,轉移到軍聞社。

 

軍聞社目前已經儲存數位化後,建檔及管理逾3600小時以上、超過1萬部的軍事新聞紀錄片,很多畫面彌足珍貴,深值回憶;像這些影像資料,主要是來自軍聞社早年所拍攝的新聞畫面,有1952年的「騎兵訓練」、1955年的「大陳島移防」、1963年華美傘兵聯訓的「天兵演習」,更還有早期的金馬風光等軍事影像。新聞紀錄片數量相當可觀,不少影像都是國人未曾見過。


未來會透過在「國防部發言人臉書」上,國防部會不定期分享早年國軍建軍備戰的影像紀錄,一方面讓社會回味歷史,一方面也了解當時軍人愛民助民的奉獻及努力。

 

圖為1952年6月舉行營戰鬥演習騎兵渡河攻擊,並邀請青年學生參觀,希望藉此鼓勵優秀青年從軍。(翻攝自軍聞社)


軍聞社表示,這些影像都是國人不曾見過,希望逐步分享後,可以彰顯國軍保家衛國的付出;而軍聞社的數位保存也引起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的重視,因此決定協助展開數位化工作,不讓國家軍事紀實的歷史軌跡被流失淡忘。

 

另一方面,軍聞社也配合國防部對七七紀念抗戰80周年的宣傳主軸,將已經數位化的軍事影像分享到「國防部發言人臉書」,除了有感謝三軍將士犧牲奉獻的意涵外,也期望喚起社會對國軍早年的回憶,並給國軍更大的支持與鼓勵。

 

 

【延伸閱讀】

●【內幕】中科院談判過程跌跌撞撞

●【獨家】中科院只買MK41發射系統核心技術 美擔憂我軍事科技水準

●川普首批對台軍售 包含我自製小神盾戰鬥系統所需MK-41

 

【熱門影片推薦】

●2小時會普京 川普接受俄國未干預大選

中國航母遼寧號靠港 香港居民登艦窺秘​

●劉曉波病危 中國允許國外專家入境醫治​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