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耀南專欄:拜Google之賜 中國人民只要「搜尋敏感內容」就要當心了

洪耀南 2018年09月24日 07:00:00
接下來更可怕的是,在中國使用Google「搜尋敏感內容」,你就要「當心」了。(美聯社)

接下來更可怕的是,在中國使用Google「搜尋敏感內容」,你就要「當心」了。(美聯社)

川普上台以來,不斷呼籲製造業回到美國,而中美貿易大戰,想逼出在中國的生產鏈,但卻有一群美商積極想進入中國市場,其中以Google最具有代表性

 

2010年,Google搜尋器因為受中國「駭客的攻擊」,「不堪其擾」下「悲憤」撤出中國市場退到香港。當時共同創辦人之一的布林(Sergey Brin)寫道「我們反對極權主義,政府對政治異議的過濾顯然是網路自由的最大威脅」

 

八年之後,Google似乎忘記它當時的「悲憤」,甚至背棄他們所堅持的價值-自由。為了重新進入中國市場,Google開發一款名為「蜻蜓」(Dragonfly)的審查版搜尋引擎,這版本將封鎖包括「人權」、「學生抗議」、「諾貝爾獎」甚至封鎖BBC等新聞媒體,這次,不只文字搜不到連圖片、影片也看不到。

 

更厲害的是,此一搜索引擎會將搜索結果與使用者的手機號碼連結。很多媒體「直截了當」說這根本是為了幫中國政府「監控」人民。這表示,「個人搜索結果」可以輕易地被中國監管部門追蹤,任何試圖搜索中國政府禁止訊息的使用者,都有被審問和關押的風險。在這之前,在新疆就有傳出,只要收到「敏感內容」或是有來自國外電話乃至簡訊,都可以被抓去「再教育」。現在,更可怕,只要「搜尋」「敏感內容」你就要「當心」了。

 

說到底,到底是什麼原因使Google願意放棄他們以引為傲的堅持?這利益想必是非常驚人,讓這「驕傲」的網路巨人不得不「折腰」,答案是「數據」(data)。Google稱霸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早就不是新聞,那到底跟數據有什麼關連呢?李開復的新書《人工智慧超級大國—中國、矽谷和世界新秩序》(AI Superpowers: China, Silicon Valley, and the New World Order)解釋了這關連性:掌握海量數據者,在AI領域就搶得先機,這是一場中國與矽谷的「肉搏戰」。但是,西方世界在先天上很「吃虧」,因為礙於個資保護,所有數據都必須「徵得」當事人同意,但中國完「完全沒有」這樣的「顧慮」。

 

百度(Bidu)面對谷歌的「強勢回歸」,「信心滿滿」表示「我們可以PK再贏」,這句話引發中國網民熱議,十分不買單,但同樣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巨擘,華爾街的投資者反映了對這信心滿滿的「贊同」,真是兩樣情。但是Google即使不用搶得第一,也得利,曾任Google中國總裁的李開復說,即使Google只佔中國市場的五分之一,這對Google也是「至關重要」(critical for Google)

 

當然,Google這樣的決定是基於現實的考量,但是近千名該公司員工簽署了一封「抗議信」,以「自由」、「勇敢」為傲的企業,看來得先面對「企業內部良心」的考驗。

 

※作者為台灣世代智庫執行長/台灣自由選舉觀察協會(TANFREL)理事長

 

【延伸閱讀】

●P2P爆雷潮下的中產階層母親:愛國愛黨錯了嗎

●北京傳真:從「不看(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就是下等人」說起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