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路東端時絕時通 一帶一路命途坎坷

黃樂祈 2018年11月15日 07:00:00
一帶一路已遠超遠古絲路所涵蓋的範略,所呈現的「中原主導經貿體制」意識誠然與古代朝廷出一轍,中國圖重整週邊地緣政治和重整國際政經體系之野心顯易而見。(湯森路透)

一帶一路已遠超遠古絲路所涵蓋的範略,所呈現的「中原主導經貿體制」意識誠然與古代朝廷出一轍,中國圖重整週邊地緣政治和重整國際政經體系之野心顯易而見。(湯森路透)

「世運之治亂,年華之盛衰,彼此之淒涼流落,俱在其中。」

 

《唐詩三百首》編者清代文人孫洙在評論杜甫晚年的作品〈江南逢李龜年〉時,如此寫道。這首詩,寫成於安史之亂平定後數年,一句「落花時節」,意味盛唐之國勢從此急轉直下,與西域的結連亦因而中斷。如此歷史景象,為中國一帶一路何以舉步維艱提供重要的啟迪。

 

中原政權難以長期控制絲路

 

說到西域,自然讓人想到「絲綢之路」。這個詞彙出自德國地理學者Manfred von Richthofen(1892 ~ 1918),他在一套1877年出版的地圖集中首次使用「絲路」(Seidenstraße)一詞,用以描述中西之間的一條大道。雖然後來學術界陸續對其定義作出修正,無論如何,現今不少中國人以此為「中華文化」強大的歷史象徵。然而,事實是否如此?

 

追溯絲路的起源,要數至漢朝。西漢初期,北方的匈奴經常侵擾邊境,漢武帝繼位後希望徹底解決邊患,決定與西邊的國家建交以除掉匈奴,於是兩次派出為後人熟悉的張騫西行。雖然張騫都未能完成原先的外交任務,但其走過的路線則成為絲路北道(天山山脈南麓向山)和南道(崑崙山脈北麓向西,塔里木盆地以南)的雛形。另一方面,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在河西大敗匈奴,先後置酒泉、張掖、武威、敦煌郡,鞏固了漢室在西域的利益。

 

可是,絲路在兩漢期間並非穩定受控於朝廷,反之更出現「三絕三通」的現象。由於漢朝國力不定,朝廷對西域的控制時好時壞。東漢國力遜於西漢,班超雖一時威鎮西域,但在他死後繼任者都能力不足,朝延又失去對西域的控制權。班勇曾出兵平復西域的反漢勢力,但他後來獲罪免官,加上東漢開始陷入外戚宦官相爭的窘境,從此無力主導西域局面。

 

經過魏晉南北朝的亂象,以及隋朝對「再次統一」的中原帝國之重新適應,迎來了初唐的強盛,絲路自然亦變得熱鬧起來。貞觀四年(630年),強大的唐朝把東突厥汗國消滅,為經營西域揭開序幕。往後十多年,唐朝先後平定西域多國並置安西四鎮。唐高宗於顯慶二年(657年)擊敗西突厥汗國,穩固了支配西域的體制,同時吸納了粟特商人的網絡和情報,令絲路的活動更傾向唐朝的控制。

 

不過,始於天寶十四載(755年)的安史之亂打破了唐朝對西域貿易的壟斷。吐蕃借亂入侵西域,至貞元二年(786年)占領敦煌而完全掌握河西走廊。而在安史之亂救了唐朝一命的回鶻則在八世紀末葉控制天山山脈的東部地方。至於國力大減的唐朝,從此只能「偏安」一隅,到亡國都未能再重奪西域的控制權。北宋雖在十一世紀末至十二世紀初短暫重掌西域,但隨著靖康之難而再度丟失,中原政權第四度控制西域(元國情況比較特殊,此處不計),已要等到十八世紀中葉的清朝乾隆年間。

 

一帶一路難以維系在於中國起初錯判國際形勢

 

細讀歐亞大陸的歷史,中國民族主義對絲路的吹捧就變得站不住腳,因為中原王朝在絲路的漫長歷史中很多時只屬曇花一現。理由不言而喻:「外交是內政的延伸」,絲路東端的控制權與中原政權國力息息相關,而國有興衰乃「自然現象」。要探討絲路為想像基礎之一帶一路,自然也可循此脈絡思考。

 

 

正如古代絲路受制於朝廷往往是中原能壓過其他「外國勢力」的結果,同理,中國能否主導一帶一路,就要看它能否主導有關地區的勢力,繼而穩住一個利己的貿易體系。中美貿易戰固然是令中國頭痛的主因之一,但對中國顧忌者又豈只美國?就像前敘所見,中原政權身處的政治世界錯綜複雜,而且有違中國民族主義的想像,「外夷」不單很多時與中原政權勢均力敵,甚至抑制後者,反之以為中原政權在地緣較易占上風實屬一廂情願,而習近平則明顯在評估中國及外國實力的過程中嚴重出錯,才會放棄鄧小平以來的韜光養晦,繼而走向一帶一路的泥濘。

 

眾所週知,一帶一路是習近平提倡中國夢的重要一環。早於2013年12月,也就是習近平分別在哈薩克及印尼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後不久,他就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一帶一路是中國經濟六大任務之一。隨著計劃不斷推演,一帶一路不再單單是想平衡美國、印度在東南亞以及俄羅斯在中亞的活動,連歐洲、拉丁美洲甚至北極圈也與之扯上關係。雖然一帶一路已遠超遠古絲路所涵蓋的範略,所呈現的「中原主導經貿體制」意識誠然與古代朝廷出一轍,中國圖重整週邊地緣政治和重整國際政經體系之野心顯易而見。然而,如此雄心壯志,卻在近期屢遭挫敗。原本親中的馬來西亞和馬爾代夫政權先後倒台,而一帶一路的基建工程除了被馬來西亞和塞拉利昂叫停,甚至連外交關係親密的巴基斯坦亦有所遲疑,也就是說中國已有不能完全控制一帶一路的跡象。

 

當然,這不代表中國從此走下坡。一如不同朝代的中原政權,就算它們國力正值頂峰,控制西域的工作仍是時進時退,譬如唐太宗離世後西突厥就差點把貞觀年間辛苦經營的西域支配大業一下摧毀,最後唐朝用了六年時間才能化險為夷,同樣,就算一帶一路看似受阻,至少直到今日中國對一帶一路仍有一定的話語權。但是,就算中國曾在提出一帶一路之際風靡一時,近年經濟持續回落已是不爭事實,甚至逼到想盡方法「打劫」富人的地步,維持國際經貿體制所需的龐大資源難免會逐漸減弱,加上與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關係日趨交惡,實在難看好一帶一路的未來。

 

 

※作者為自由撰稿人,香港《時代論壇》觀點版作者

 

關鍵字: 一帶一路 絲路 外夷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