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台灣爭取多20分鐘逃生時間 氣象局首設「海嘯預警系統」

上報快訊/朱晉緯 2019年04月25日 15:57:00
中央氣象局海象測報中心和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合作,在2018年底於台灣東南外海340公里處及西南方外海220公里處放置兩個可以計算出異常水位變化的「海嘯浮標」。(海象測報中心提供)

中央氣象局海象測報中心和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合作,在2018年底於台灣東南外海340公里處及西南方外海220公里處放置兩個可以計算出異常水位變化的「海嘯浮標」。(海象測報中心提供)

中央氣象局海象測報中心和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合作,在2018年底於台灣東南外海340公里處及西南方外海220公里處放置兩個可以計算出異常水位變化的「海嘯浮標」,量測來自太平洋、南海及菲律賓隱沒帶的地震海嘯波,將為台灣爭取20分鐘的逃生時間。

 

海嘯預警系統是由科學家們,整合全球的歷史觀測資料,包含:地震、潮汐、海嘯浮標等,將其分析後,開發出海嘯預報模式。

 

目前的海嘯資料整合與預警發布主要是由美國大氣海洋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隸屬的國家浮標資料中心(National Data Buoy Center, NDBC)負責。圖2顯示海嘯浮標觀測網之海嘯浮標的分布位置。這些浮標分屬美國、澳洲、智利、哥倫比亞、厄瓜多、中國、印度、泰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家。台灣氣象局採購的海嘯浮標後,也成為此觀測網的一員。

 

目前的海嘯資料整合與預警發布主要是由美國大氣海洋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隸屬的國家浮標資料中心(National Data Buoy Center, NDBC)負責。(圖片來源:NDBC

 

而此預警系統的機制為,當觀測到觸發海嘯產生的要件時,如:海底地震。海嘯模式將輸出海嘯可能移動的方向與時間,同時系統會喚醒海嘯可能會經過的浮標,使其開始進行密集觀測,並將資料回傳至預警中心。而回傳的資料可供預報修正,以取得更精確的海嘯大小、到達時間與影響範圍。

 

在水面下有感測水壓變化的儀器 可以計算出異常水位變化並即時回傳。且在深海地區所測得之水壓僅會呈現出長周期的海面波動,若有海嘯,可從深海水壓中偵測出其波動特徵。科學家解讀後便可告知在特定區域人員海嘯可能來襲的訊息,提前採取避難措施。

 

「中頻率海嘯浮標系統」(簡稱SAIC Tsunami Buoy-Mid Frequency, STB-MF)。浮標主體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海面浮標系統、海底壓力紀錄系統、固定海面浮標的錨繫錨碇系統。(圖片取自oceannews

 

中央氣象局在2018年購入的海嘯浮標全名為「中頻率海嘯浮標系統」(簡稱SAIC Tsunami Buoy-Mid Frequency, STB-MF)。浮標主體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海面浮標系統、海底壓力紀錄系統、固定海面浮標的錨繫錨碇系統。另外陸上還有海嘯浮標通訊與資料展示系統。

 

中央氣象局海象測報中心和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合作,在2018年底於台灣東南外海340公里處及西南方外海220公里處放置兩個可以計算出異常水壓變化的「海嘯浮標」;這兩處地點,可監控、量測來自太平洋、南海及菲律賓隱沒帶的地震海嘯波。

 

在研究中,以2011年日本311地震的海嘯波資料為例,發震時間共有28個浮標站紀錄清楚記錄到海嘯波,該地震到其中一個浮標約需27422秒,到蘭嶼約需28650秒,其中約有1208秒(約20分鍾)的時間差,可以用來即時對可能致災地區發出警告。

 

不過,海象測報中心也說,由於這兩處海嘯浮標放置點,距離台灣本島都有兩三百公里,所以如果是台灣近海發生強震引發的海嘯,它是無法發揮預警功能,但若是其他國家發生的大地震,它則可以為台灣發揮示警功效。

 


在2018年底於台灣東南外海340公里處及西南方外海220公里處的「海嘯浮標」位置。(海象測報中心提供)

 

但2019年1月4日,海象測報中心和台大海研所發現,西南外海的海嘯浮標失去聯繫,研判遭到船舶撞擊;氣象局、海巡署及海軍多次協尋皆無功而返,因此決定購置新浮標,重新再投置。

 

中央氣象局海象測報中心表示,目前已跟日本買下3個海嘯浮標,預計5月抵達。因原廠為美國科學應用國際公司(Science Ap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AIC),故抵達後將把浮標再送往原廠調校,校準完預計9月還抵台灣,但因9月起,將會有東北季風海象不佳而不宜置放,所以最快要等到2020上半年才有辦法完整建置遺漏的海嘯浮標。

 

海嘯浮標布放影片。(影片:中央氣象局海象測報中心)

 

既然是美國貨,為何還要跟日本購買?海象測報中心表示,因為日本在311大地震後,已開始建置海纜做為海嘯預警系統,但尚未建置完成前,就利用跟美國購買海嘯浮標來填補這段預警的空窗期。而現日本海纜海嘯預警系統已建置完成,所以將浮標出售給台灣。

 

「中頻率海嘯浮標系統」(簡稱SAIC Tsunami Buoy-Mid Frequency, STB-MF)。(海象測報中心提供)

 

原兩個浮標加一個中控系統就需要8000萬元,這次買下日本「二手貨」是三個的價格約7900萬元。而購入三個海嘯浮標之後,到時還是只會投放兩個浮標(東南外海、西南外海),另外兩個浮標將當做備品,當浮標送回美國校正時,就可以派備品上場。

 

海象測報中心強調,浮標本身很難因自然因素而損壞,妥善率為九成的浮標,基本上比較可能是因為人為破壞。而為避免浮標失聯與誤撞,氣象局曾到全台重要漁港宣導要避開浮標,中央氣象局也擬與菲律賓氣象局合作,共同宣導,守護海嘯浮標的安全。(長榮空服工會罷工投票

 

氣象局為了浮標的安全,以圖片宣導方式呼籲民眾勿破壞。(海象測報中心提供)


 

【延伸閱讀】

●【勞資爭議】長榮罷工局面進逼 董座發公開信:絕不妥協

●【調解破局】工會5月啟動罷工投票 長榮:全力保障旅客權益

●【談判破局】釋疑「禁搭便車條款」 長榮:差別待遇恐釀飛安

關鍵字: 海嘯 浮標 預警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