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評:從蘇貞昌模式到韓國瑜風格

主筆室 2019年05月31日 07:02:00
韓國瑜昨天說,他的愛與包容「不是窩囊」,人事調整勢在必行。(攝影:張哲偉)

韓國瑜昨天說,他的愛與包容「不是窩囊」,人事調整勢在必行。(攝影:張哲偉)

1989年,42歲的蘇貞昌選上屏東縣長,第一次進入公務體系的他,找了一位素昧平生、國民黨籍的公務員王紹卿出任縣府的主任秘書。王紹卿回憶,蘇貞昌上任時,他本來心裡想自己也差不多(要離開)了,結果沒想到蘇竟然到他家敲門,要他接下縣府主秘。當時一臉驚愕的王紹卿告訴蘇貞昌,他是外省人,不會講台灣話;又是國民黨員,還是縣黨部委員,主秘這職位不太適合。但蘇向他說,現在哪裡有外省本省,只要能認真做事,一起為屏東老百姓服務就好。

 

王紹卿後來接了屏東縣府主秘,四年任期內陪著蘇貞昌跑遍屏東四百多個村里,退休後談起蘇貞昌當時苦幹硬幹的精神依舊津津樂道。2010年,蘇貞昌出馬競選當時的台北市長,年過八旬的王紹卿還出來幫蘇貞昌站台、拍競選廣告,主題是他們當初那一段藍綠聯手、本省外省一起合作的「屏東經驗」。

 

民進黨從當年的「黨外」走向體制,有一大段磨合的過程,類似蘇貞昌與王紹卿這種「本省與外省合作」、「民進黨與國民黨聯手」的故事,其實不勝枚舉。2000年後台灣第一次政黨輪替,當年在街頭打天下的民進黨第一次進入中央政府體制,也是首次跨入軍事、國安、檢調與外交這些長期敵對也未曾交流的部門,其中固然有不少勃谿不合的傳聞,但卻也有更多融合交流的案例。雙方從磨合中理解,公務員固有自己的政治理念與意識形態,但政黨輪替終究是民主國家的常態,絶對不可能不合作;至於彼此會形塑出何種樣態,握有最高行政權的民選首長尤為關鍵。

 

韓國瑜昨天說,他的愛與包容「不是窩囊」,若有少數公務員,始終以個人崇拜、政治利益為導向,搞小圈圈,這樣的人事調整勢在必行。此前,他與國民黨議員在議會質詢裡一搭一唱指稱前市府成立的了滅韓、打韓小組,行徑囂張,「非常噁心」;他更懷疑市府技工多次潛入市長室的狀況「不單純」,接著說道:「不希望再看到有政治打手,疑似監聽、監控,或是隨行祕書也被收買,或被下了不正當指令。」

 

在韓國瑜擔任高雄市長之前,原來的高雄市已有長達20年是民進黨執政,舊高雄縣的綠色執政更長達30年,作為一個與高雄素無淵源的新北市人,韓國瑜初掌高雄市政的不安其實不難想像。但進入一個森嚴未知的體系,領導者可以採取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第一個是蘇貞昌模式,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全然授權。蘇貞昌當初任用外省籍且是國民黨縣黨部主委的王紹卿當然存在不小衝突風險,不過,一位外省籍,且是國民黨縣黨部委員,能夠出任民進黨執政縣府的主任秘書,不僅揭示縣長用人不分黨派的領導風格,也具有安定公務員心態的強烈示範作用。這段互動不但成就兩人長達30年的交情,也為蘇貞昌爾後強悍且用人惟才的行政領導風格奠基。

 

第二是現在的韓國瑜風格,他不常在市府走動,上任後三分之一的時間往外跑,以辦人及調整公務員職務來為自己立威。但事實上,一位首長能夠身先士卒、勤政恤民、以身作則,自然不怒而威;設若三心二意、遲到早退、荒殆政務,如何說服基層跟隨?尤其以泛稱的方式指控市府內部有「打韓小組」,市府員工「被收買」、「被下了不正當指令」,那是在內部找敵人,除了用以外部的政治動員,於其市政領導不會有任何助益。

 

退一萬步言,說前市府派人潛入韓國瑜市府辦公室竊聽,證據在哪?說市府內有「打韓小組」,人時地物又在哪裡?說有人下了「不正當指令」、「隨行秘書被收買」,又到底是誰?說「感覺弊案始終存在」,那就把「弊案」全部移送檢調不就一了百了?地方市政是硬碰硬的實績,用懷疑論與陰謀論統御下屬,只會讓公務體系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絕無可能治理好任何一座城市。

 

其實,沒人會把一位89萬票選上的高雄市長當「窩囊」,除非韓國瑜自己小看了自己,覺得自己就「窩囊」。人事權本來就在韓國瑜手上,要怎麼用也存乎他一心,這種民選首長對基層公務員的恫嚇可以休矣。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