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反全球化浪潮下的香港抗中運動

楊宗新 2019年06月24日 00:00:00
在港府讓步卻未能平息抗爭怒火下,可知港民不滿的不僅是《逃犯條例》本身,還有中國的步步進逼。(美聯社)

在港府讓步卻未能平息抗爭怒火下,可知港民不滿的不僅是《逃犯條例》本身,還有中國的步步進逼。(美聯社)

在港府宣布暫緩《逃犯條例》後,香港的「反送中」並未止歇,反映出人民所關心的,已不只是議題的本身,而可能是更深層的對中國統治之反感。

 

平心而論,其實《逃犯條例》在本質上屬於「功能性議題」,其中雖有若干條款可能被解讀為「政治性議題」,但效果畢竟不是直接,隱含侵犯自治權的疑慮也尚屬臆測。之所以引發港人強力不滿,關鍵應在中國對於統合香港操之過急,激化了民眾的危機意識,具體表現則是中國近期力推的「粵港澳大灣區」:該計畫試圖整合廣東、香港、澳門成為單一經濟體,區域內不僅貿易自由,關稅、貨幣也可能逐步趨同。

 

這項計畫,造成了港人高度的疑慮:如果推動大灣區,將迫使港府在關稅、貨幣甚至法規等領域配合採取一致性做為,則當初承諾的「一國兩制50年不變」又算什麼?倘若這項計畫可預見的影響是正向的也就罷了,問題是香港在回歸後的狀況是每況愈下,這使得港人更加惟恐在整合過程中愈遭邊緣化。這樣的擔憂,從近年國際上興起的反全球化浪潮下看,其思惟可說是一脈相承的。

 

這一波反全球化浪潮,約起源於2008年金融危機後,各國意識到自由貿易所帶來的影響並非全然是正面的,乃興起了國家至上、貿易保護的呼聲,約在2015年前後達到高峰。具體反應在各國的極右派勢力當道:美國進行貿易保護主義、法國及義大利主張脫歐的政黨獲得高度支持、英國更成功通過脫歐公投、同時北愛爾蘭、蘇格蘭及西班牙加泰隆尼亞紛紛爆發獨立運動。簡單來說,就是國家想擺脫國際組織的規範、特定地區想掙脫中央政府的束縛。

 

粵港澳大灣區計畫,對內既有強化經濟整合的效果,對外亦可宣傳為「一國兩制」的成功典範,然而中國在國際上充斥著反全球化聲浪、香港本身也面臨經濟疲弱的情況下,未經與港民期前溝通,貿然選擇在此時機點上路,明顯誤判情勢。

 

在港府讓步卻未能平息抗爭怒火下,可知港民不滿的不僅是條例本身,而是中國的步步進逼。為今之計,能解決問題的人,似乎已不是香港特首,只有中南海高層出面,方能釜底抽薪。

 

※作者為公務員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