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材價格混亂是美麗的錯誤

翁達瑞 2020年06月16日 00:01:00
作者認為,各醫院的醫材價格混亂,其實是個「美麗」的錯誤,可以解決診療費用與市場供需脫節的結構性問題,一舉讓醫院、病患、與健保署脫困。圖為衛福部健保署的「自費醫材比價網」。(取自健保署)

作者認為,各醫院的醫材價格混亂,其實是個「美麗」的錯誤,可以解決診療費用與市場供需脫節的結構性問題,一舉讓醫院、病患、與健保署脫困。圖為衛福部健保署的「自費醫材比價網」。(取自健保署)

健保署研議修正「醫材管理辦法」,針對病患自付差額的醫材訂定價格上限。方案公開後引起外界強烈的反彈,沒幾天就喊卡。健保署研議訂定上限的理由,就是醫材的價格「混亂」。在不同醫院,相同醫材的售價竟有數十倍的差距。

 

完全一樣的醫材,醫院間不應有價差。如果出現懸殊的價差,表示有些醫院賺很大。事實上,醫院兼賣醫材賺錢,本身就是個錯誤,更不用說漫天喊價。但是在台灣的健保制度下,醫材價格混亂卻是一個「美麗」的錯誤!

 

醫院是診療機構,不是販賣醫材的商店。醫生的職責是救人,不是銷售醫材。然而在診療的過程中,醫生要替病患選擇醫材。如果醫院同時兼賣醫材,醫生可能會選擇「高利潤、低療效」的醫材,病人只能言聽計從。為了增加利潤,醫院還可漫天叫價,病患也無從討價還價。

 

醫院兼賣醫材有明顯的利益衝突,因為醫生可藉診療之名行醫材推銷之實。禁止醫院販賣醫材可消除這個利益衝突,杜絕醫生推薦「高利潤、低療效」的醫材。諷刺的是,健保署允許醫院兼賣醫材,卻又為了防止醫院漫天叫價,研議訂定價格上限。這是典型的「頭痛醫腳」。

 

台灣的醫院兼賣醫材行之有年,只要醫院間的差價沒有太離譜,病患沒有太多抱怨。這表示台灣的健保制度有結構性的瑕疵,醫材價格混亂剛好負負得正,解除健保制度的缺失。健保署研議訂定價格上限,反而暴露健保制度的缺失,造成外界一片反彈。

 

全民健保的結構性缺失,就是醫療價格與市場供需完全脫節。市場上的商品,包括醫療服務,價格應由供需決定。醫術與設備俱佳的醫院,對病患較具吸引力,因此醫療價格也要比較高。反之亦然。此外,醫院間的醫療品質也有差異(醫活或醫死),價格必須反應品質。問題是,台灣的醫療服務定價缺乏市場機制,因為醫療服務的使用者(病患),並不是醫療費用的支付者(健保署)。

 

台灣的全民健保只有單一付費者,也就是官方的健保署。在這個「獨買」的市場,健保署可片面決定診療費用,醫院沒有相對的議價能力,只能任憑宰割,因為沒有其他買家。除了壓低診療費用,健保署的價格也會流於齊頭式的平等,未能反應不同醫院的品質差異。 在不須自己付費的情況下,病患也會選擇醫術與設備俱佳的醫院。這樣的消費選擇必然導致供需失衡。不論病情輕重,大醫院人滿為患,小診所乏人問津。由於醫院無法提高診療費用,只能靠病患人數的增加來提高收入。這是「血汗」醫院的由來。

 

各醫院的醫材價格混亂,其實是個「美麗」的錯誤,可以解決診療費用與市場供需脫節的結構性問題,一舉讓醫院、病患、與健保署脫困。 醫材價格混亂可平衡醫院人潮。病患自付醫材的價格自由化,表示服務等級不同的醫院,可根據市場供需調整醫材價格。調高價格會產生「以價制量」的效果,讓大醫院不再人滿為患。調低價格可增強小診所的競爭力,不再門可羅雀。

 

醫材價格混亂也可約束病患的消費選擇。由於醫材的價差,病患選擇大醫院必須付出代價。願意支付昂貴醫材的病患,可獲得品質較佳的醫療服務費。財力不足的病患可選擇醫材價格較低的醫院,甚至使用健保署全額給付的醫材。透過醫材價格的差異,醫療服務也有不同的價位,供不同財力的病患選擇。

 

醫材價格混亂甚至可減輕調高保費的壓力。若醫院可自主決定醫材的售價,銷售醫材的額外利潤可彌補健保給付的不足。健保局要繼續壓低診療費用,比較不會遭到醫院抗拒。只要診療費給付可以壓低,健保署就不會有調高保費的壓力。換句話說,高收入病患支付的額外醫材價格,等同對健保的補貼,讓低收入病患也跟著獲利。

 

全民健保其實就是醫療產業國有化,而國有化的缺陷就是市場力量的消失。醫材價格混亂等同給國有化的醫療產業注入市場力量。表面上,醫材價格混亂是個錯誤。細究之後,我們發現這是個美麗的錯誤。矯正這個「美麗」的錯誤,只會暴露健保制度的「醜陋」。健保署不可不慎!

 

※作者為美國大學教授

關鍵字: 健保 醫材 混亂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