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控資本主義時代】谷歌知道你要甚麼 「追蹤軟體無所不在」

監控資本主義時代來臨,細看哈佛榮譽教授的10年淬鍊。(湯森路透)

監控資本主義時代來臨,細看哈佛榮譽教授的10年淬鍊。(湯森路透)

因為我們知道你要什麼,並且能及時滿足需求

 

「我們的終極野心,是轉化所有谷歌體驗,讓所有體驗變得流暢簡約,因為我們知道你要什麼,並且能及時滿足需求」佩吉表示(Larry Page,Google創始人之一、Google搜尋排名算法PageRank的發明者)。為了達成這般野心在監控資本主義的引導之下,全球的電腦中介行為,都是行為剩餘的來源。大規模徵收人類經驗、轉化成數據,並依照意願使用這些數據,已經重新塑造成抽取結構(extraction architecture)了。

 

 

如果谷歌是家搜尋引擎公司,為何又要投資智慧居家設備、穿戴式裝置以及無人車呢?假如臉書是社群媒體平臺,為什麼會開發無人飛機與擴增實境等技術?事實上,這些投資計畫都懷抱相同目的:捕捉行為剩餘。這些只是餘興節目,谷歌真正的目標是持續擴大抽取結構,藉以餵養需求量極大的生產過程,讓預測產品留住更多顧客。2008年,被問到谷歌為何推出150種「產品」時,執行長史密特(Eric Schmidt)回應:

你們應該把谷歌想像成單一產品,那就是顧客滿意度。

 

他所指的顧客其實是全球廣告商,以及那些付錢購買預測產品的客人。Android系統或Gmail等服務會更新、擴充及制度化。成功的供應路徑會拿來當作廣告投放平臺,擴大他們在行為未來市場中的占有率,這些平臺與使用者的互動方式,也會帶來更多行為剩餘。資訊抽取指令使剩餘供給操作成為關鍵手段,目的都是壟斷所有原物料的供給來源。才能永不懈怠地守護這股強權。谷歌及臉書不僅確立策略可行性,更盡情享受隨之而來的回饋,不斷綁架人類經驗、壟斷剩餘供給,並在新的行為未來市場上一決死戰。

 

雪球經驗值只會越滾越大

 

「行為剩餘」在2001年間被挖掘出來,如今,谷歌每年收到的搜尋指令都以「兆」為單位來計算,讓谷歌的供給操作擁有穩健的基石。在20世紀的管制架構中,這些操作會被定義成「獨占」。在此新背景脈絡之下,服務與商品僅是為了達成監控目的而開拓的供給路徑。使用者不會被收取費用,只是有可能被公司當成數據抽取的對象罷了。谷歌主要目的並不是隨意制定價格,而是保護最重要的供給路徑。

 

「行為剩餘累積之動力」監控資本主義的目標,是確保預測結果與真實生活中的行為相符。資訊抽取行動始於網路世界,不過預測指令提升動力,迫使抽取行為進入現實世界中開發新來源。(時報出版提供)

 

有了手機就擁有全世界

 

從谷歌的Android行動作業系統來看,就能發現行為剩餘的捕捉與守護有多關鍵。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愈來愈普及之後,Android系統迅速成為谷歌的第二大行為剩餘供給路徑。和iPhone的差異在於,Android平臺屬於「開放式來源」,後來谷歌又將這個極具價值的新宇宙,與Google Play商店互相結合。希望預先在行動裝置上安裝Google Play的手機製造商,必須同意讓谷歌的行動服務成為手機上唯一或預設的功能。

 

2016年,谷歌的Android操作被歐盟的反壟斷調查行動盯上。政府針對谷歌獨占行動的反彈,重點還是擺在傳統的競爭傷害上,完全忽略了監控資本主義帶來的新傷害。2013年4月,史密特表示:

「有了這臺手機,你就能獲取全世界的資訊」,Android平臺的價值在於數據供給而非手機銷售量。

 

 

「谷歌正在追蹤你」

 

Disconnect, Inc.於2011年成立,創辦人是兩名前谷歌工程師和一名隱私權辯護律師。他們開發的電腦與行動裝置應用程式,Disconnect特別將封鎖的目標,瞄準那些「隱形、自發性,而且通常是未公開的網路連結」。一旦使用者造訪某網站或開啟行動應用程式,第三方網站或服務就會立刻建立連結。不幸的是,Disconnect想遏止的這種連結方式,對谷歌和其他監控資本家而言,已經是相當重要的供給路徑。多份研究都對谷歌的抽取結構規模進行解析,普林斯頓大學兩位研究者指出:

谷歌、臉書和推特,是唯三出現在超過10%的網站中的第三方實體。

 

法國非營利組織「離境隱私」(Exodus Privacy)和耶魯隱私實驗室(Yale Privacy Lab)在2017年研究追蹤軟體數量暴增的現象,發現在谷歌的Android平臺上,300多個應用程式中就有44個追蹤程式。這些應用程式下載的數量總計數十億次。這份研究提出兩大現象:追蹤軟體無所不在,而且狀況愈來愈激烈

 

 

這些供給操作如此基進、不留餘地,也難怪Disconnect軟體被踢出Google Play商店、遭谷歌封鎖。Disconnect創辦人與谷歌協商失敗後,在歐盟對谷歌提出申訴,加速推動針對Android系統的反壟斷調查。Disconnect表示:

谷歌承受來自金融圈的巨大壓力,不得不持續提升追蹤技術的「效度」,進而提升收益與利潤。由此觀之,如果封鎖問題網站建立的隱形連結,讓使用者有掌控私人資訊的權利,就會對谷歌構成生存威脅。

 

身為前谷歌員工的Disconnect創辦人,以為自己對敵人瞭若指掌,但他們低估了監控資本主義制度化的程度,也忽略了谷歌在保護供給路徑、殲滅「生存威脅」的時候,是有多麼窮凶惡極。

 

 

作者簡介

 

肖莎娜.祖博夫(Shoshana Zuboff)

哈佛大學商學院榮譽退休教授,也是該校第一位獲得終身職的女性學者。一直投入於研究數位社會的崛起,包括它對個人、組織與社會的影響,以及它與資本主義的過去與未來的關係。此外,還建立並主持高階管理計畫「奧狄賽:下半場人生學校」。另著有《The Age of the Smart Machine and The Support Economy》

 

譯者簡介

 

溫澤元

專職英德譯者,師大翻譯研究所畢,現於德國進修。譯有《收入不平等》、《倒帶人生》、《漫遊十七世紀古英國》、《我必須獨自赴約》等書。

 

林怡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畢業,譯有《拯救嬰兒?新生兒基因篩檢的影響》、《疾病與民主:工業化國家如何面對愛滋病》、《單身年代》、《當身體說不的時候》。

 

陳思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畢業,曾任出版社編輯,譯有《機艙機密》、《永遠待在你身邊》、《快樂就是》及其他小說繪本十餘部。

 

※本文節錄自《監控資本主義時代》上冊第五章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