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弋丰專欄:最與世獨立的國家 還在進行的獨立戰爭

藍弋丰 2020年10月05日 07:00:00
阿爾察赫這個最遺世獨立的地方,卻牽動了區域一連串國家,高加索再度如歷史上的命運,成為超級強權的夾心餅乾。(阿爾察赫共和國境內Dadivank 修道院/維基百科)

阿爾察赫這個最遺世獨立的地方,卻牽動了區域一連串國家,高加索再度如歷史上的命運,成為超級強權的夾心餅乾。(阿爾察赫共和國境內Dadivank 修道院/維基百科)

台灣雖然獨立意識逐年增強,但是對全球國家獨立的過程很少知悉,許多人以為美國獨立時就已經是如今的廣土眾民,而很少人知道台灣歷史上曾經打過獨立戰爭──荷蘭時代的荷西基隆戰役,就是荷蘭獨立戰爭全球戰役的一部分──就在此時,地球的另一端,也正打著獨立戰爭。這個國家名恐怕絕大多數台灣人這輩子都沒有聽過,在全球也只與三個同樣不被承認的國家同病相憐互相承認。

 

阿爾察赫共和國(Republic of Artsakh),名稱來自亞美尼亞語稱呼歷史上的古行政區,亞美尼亞以外的族群則稱該地為「納哥諾卡拉巴赫」(Nagorno-Karabakh),來自於蘇聯時期的行政區名,「納哥諾」是俄語「高山地帶」之意,「卡拉巴赫」來自過去當地歷史上的地名,一般認為「卡拉」為突厥語「黑」,「巴赫」來自波斯語「庭園」,也就是「黑庭」。

 

歷史上黑庭汗國的領地從高山地帶往東延伸到平原地帶,因此蘇聯就以「高地黑庭」來稱呼僅有高山地帶的部分。在此也就拋棄「納哥諾卡拉巴赫」這種繞口的音譯,採取「高地黑庭」的稱呼。

 

高地黑庭位於小高加索山脈的東南角,正如名稱所示,全境平均海拔上千公尺,最有名的是深山中的古修道院,阿爾察赫共和國可說是全世界最遺世獨立的地方之一,在這樣的地方打著獨立戰爭,本該是最與世獨立的獨立戰爭,但是9月27日以來,該國再度爆發軍事衝突後,卻牽動俄羅斯、土耳其、伊朗三大區域強權紛紛關切,美國總統川普連忙說要解決衝突,歐洲國家包括德國、法國、西班牙,以及教宗都呼籲停火。

 

阿爾察赫所位於的高加索地區,在世界史上本是著名的火藥庫,至今威力不減,2008年俄羅斯入侵喬治亞,1994~1996、1999~2009兩次車臣戰爭,都位於高加索。不過大多數台灣人聽到高加索,恐怕只有印象過時的19世紀人種學把白人稱為高加索人種,對高加索到底在哪裡感到陌生。

 

高加索地區位於裏海與黑海之間,高加索山脈橫亙之處,由於夾在裏海與黑海兩大水域之間,又由大小高加索山脈割裂,不同族群星羅棋布,自古小勢力林立,難以統合,只有亞美尼亞人在曾經統合向外擴張,但高加索所在位置正是上古超級強權的交界,亞美尼亞遭到羅馬與波斯兩大帝國的夾殺,擴張曇花一現,之後不僅多次慘遭雙方入侵蹂躪,變成雙方的附庸,國土也因此在超級強權的勢力變動下屢次被重新分割。

 

阿爾察赫共和國地圖(淺黃色和淺橘色為實際控制區域/維基百科)

 

亞美尼亞在西元300年時立基督教為國教,成為史上第一個基督教國家,不久,羅馬也於313年起,君士坦丁大帝積極推動基督教化,西元387年,拜占庭帝國與薩珊波斯帝國瓜分亞美尼亞,薩珊波斯擔心同樣信奉基督教的亞美尼亞人,會成為羅馬的內應,於是在佔領區強行要求改信拜火教,導致高加索地區受亞美尼亞影響而信奉基督教的各族群起而反抗。

 

西元451年,反抗軍與薩珊波斯在如今伊朗境內的阿瓦拉爾(Avarayr)平原大戰,反抗軍大敗,敗戰後反抗領袖們躲入阿爾察赫的高山地區繼續抵抗,奮戰30年後,適逢波斯王親征嚈噠帝國戰敗陣亡,波斯妥協,與反抗軍簽訂和約,允許亞美尼亞人繼續信奉基督教。

 

經過30年來以阿爾察赫為亞美尼亞基督信仰反抗根據地,種下根深蒂固的淵源,這個高山地帶從此成為亞美尼亞基督信仰的堅固堡壘。當阿爾察赫周遭受到外界世界的劇烈變動影響,信仰改變了,居住的族群也改變了,阿爾察赫依然由亞美尼亞人為主,至今仍然繼續信奉基督教,也持續著頑強抵抗的民族性。

 

阿爾察赫周圍卻有了很大的改變,先是波斯帝國衰敗,遭伊斯蘭帝國滅亡取代,周遭的信仰從拜火教改為伊斯蘭,在伊斯蘭帝國末期衰敗的過程中,塞爾柱土耳其崛起,一度稱霸中東中亞,塞爾柱人大量移居高加索地區,如今亞塞拜然人中,有大多數都是塞爾柱土耳其人後代。於是阿爾察赫成為一個環繞在塞爾柱土耳其後裔中的亞美尼亞孤島。

 

塞爾柱土耳其帝國到12世紀瓦解,高加索經過陸續不同帝國統治後,歷史重演,又淪為超級強權之間的夾心餅乾,先是鄂圖曼土耳其與薩非波斯之間,俄羅斯崛起後,成為三方夾心,俄國國力逐漸壓過土耳其、波斯老舊兩強,最終於19世紀初在兩次俄波戰爭後併吞了大半高加索地區。

 

此後,亞美尼亞、亞塞拜然,以及阿爾察赫的命運,就與俄國歷史息息相關,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土耳其加入德國陣營,與英法俄協約國交戰,當時處於鄂圖曼土耳其控制下的亞美尼亞首先倒大楣,原本亞美尼亞人不只居住在如今的亞美尼亞,還包括整個如今土耳其的東半部,在鄂圖曼末年,已經發生多起針對亞美尼亞人的屠殺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打後,土軍對上俄軍大敗,遷怒亞美尼亞人,認為是他們當內應才導致戰敗,於是全國性的大規模計劃性屠殺亞美尼亞人,可能有百萬人遭屠殺,導致如今的土國境內已罕有亞美尼亞人。

 

一次世界大戰也導致帝俄於1917年爆發革命而瓦解,高加索各國趁機獨立,但是在帝俄時代各族群逐漸混居,於是各獨立國家為了爭執領土劃分問題,立即陷入大混戰,先是喬治亞與亞美尼亞開戰,接著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開戰,當列強計畫以色佛爾條約瓜分土耳其引發土耳其建國戰爭,土耳其革命軍入侵列強劃分的亞美尼亞,一路推進至如今的國界線。這一場大混戰直到1920年底,紅軍征服高加索,全數納入蘇聯,才一切平息。

 

亞美尼亞在西元300年時立基督教為國教,成為史上第一個基督教國家。(湯森路透)

 

蘇聯在1923年策略性地在亞塞拜然境內建立高地黑庭自治區,94%人口都是亞美尼亞人,卻被完全包圍在亞塞拜然之中,另一方面卻把遭土耳其屠殺,使得亞塞拜然人多於亞美尼亞人的納希切萬(Nakhchivan),劃為亞塞拜然的飛地,使得亞塞拜然與納希切萬中間被亞美尼亞隔斷,創造出如今離奇的國界線,蘇聯如此胡亂劃界,是要對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進行「分而治之」的策略,讓兩國互扯後腿而無力對抗蘇聯,也種下日後衝突的根源。

 

亞塞拜然對國境內有「外族」地區相當感冒,用盡各種打壓方式要消滅高地黑庭亞美尼亞人的語言、認同,並試圖降低人口比例,1987年時,亞美尼亞人已經降至三分之二,引起強烈反彈情緒,1963年起,高地黑庭亞美尼亞人開始不斷請願,要求改隸屬於亞美尼亞,當戈巴契夫上台進行政治改革,放鬆對蘇聯人民的控制,狀況就逐漸不可收拾,1988年高地黑庭利用戈巴契夫政治改革下新取得的民權投票決議要併入亞美尼亞,亞美尼亞人與亞塞拜然人都起而示威,趕走非我族類鄰居,雙方衝突越演越烈。

 

1991年,蘇聯步入瓦解,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都積極備戰,準備在沒有蘇聯中央調停的新時代大打出手,雙方各建立了約4萬人部隊,1992年戰爭全面爆發,土耳其站在亞塞拜然土耳其同胞的一方,與亞塞拜然一起聯手封鎖亞美尼亞,與土耳其有地緣矛盾的俄羅斯、伊朗,則較站在支持亞美尼亞的一方,俄羅斯出售價值10億美元的武器給亞美尼亞,伊朗則供電供油緩解遭封鎖的困境。

 

開戰後軍力在人數上佔劣勢的亞美尼亞卻在戰鬥力上佔優勢,亞塞拜然進攻高地黑庭往往遭遇堅守,亞美尼亞則順利從亞美尼亞打通連接高地黑庭,1993年亞美尼亞對亞塞拜然區域發動反攻,亞塞拜然部隊士氣低落,大量逃亡,幾乎全面崩潰,幾個月內高地黑庭周遭五區淪陷,亞塞拜然在1994年總動員反攻,徵召到16歲青年,毫無訓練就派上戰場,用人浪戰術試圖消耗亞美尼亞軍,亞美尼亞則動員到45歲以下,並以優勢火力造成人浪大量傷亡,死傷達數千人之多。

 

對高地黑庭的亞美尼亞人來說,戰敗意味著將遭到種族清洗,是為了生存而絕境奮戰,對於亞塞拜然部隊來說,卻只是為了領導人的野心幻夢白白送命,這導致戰鬥意志上的根本差異,西方記者發現高地黑庭的每個能戰鬥的人全都從軍奮戰,而亞塞拜然則有大量兵役年齡男性逃兵躲在咖啡廳裡聊天,1994年亞塞拜然雖然奪回一些要地,但已經油盡燈枯,於是1994年,亞美尼亞、高地黑庭、亞塞拜然,在俄羅斯代表見證下,於吉爾吉斯共和國首都比斯凱克簽訂停火協定,高地黑庭損失過去蘇聯時代的北端與東端突出部,但取得周圍大量亞塞拜然領土,與亞美尼亞完全連接,但高地黑庭也並不與亞美尼亞合併,而是成為實質獨立國家阿爾察赫共和國,只是不受世界承認。

 

此後,阿爾察赫已經不再是被包圍在亞塞拜然之中,戰爭也冷卻為「冷戰」,僅有2008年發生小衝突,以及2016年「4日戰爭」亞塞拜然進攻奪回小部分領土。俄羅斯、亞美尼亞、阿爾察赫、伊朗隱性結盟,而土耳其、亞塞拜然、喬治亞則團結對抗,並以美國為後盾,於是阿爾察赫這個最遺世獨立的地方,卻牽動了區域一連串國家,高加索再度如歷史上的命運,成為超級強權的夾心餅乾。

 

歐巴馬時代美國與俄國關係緊張,於是美國、土耳其、喬治亞、亞塞拜然這條連線相當穩固,川普時代回歸大包圍中國,採取聯俄制中,但仍然與伊朗敵對,美國與土耳其的關係也變得微妙,土耳其獨裁者艾爾段在區域到處掀起風波,讓川普稱之為世界「四大棋手」之一,在這樣的國際情勢轉變下,高加索的兩個連線就混亂了,此次戰事再起,除了土耳其基於土耳其人幫助土耳其人,堅定力挺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基於血濃於水,力挺阿爾察赫,美國、俄國與伊朗對該地再度發生衝突,都顯得相當被動。

 

當然,這樣的國際形勢背景,也是亞塞拜然此次發起進攻的盤算基礎,若是還在美俄夾心狀態,主動發起戰爭只會自討苦吃,但當大國心有旁騖,就有了投機的機會,雖然不可能奪回1994年比斯凱克協定的全數失土,但是如2016年般打回一丁點領土,也可以對內吹噓。然而,儘管亞塞拜然領導人有這樣的野心,卻沒有積極整軍經武,亞塞拜然部隊戰力低落,逃兵率高達2成,雖然從石油收入投資大量資金購買武器,部隊卻沒有相對應的訓練,其結果,恐怕是重演2016年的往事,討不了太大便宜。

 

阿爾察赫經過1988至1994年的6年血戰,全體能作戰的成人都上了戰場,才取得實質獨立地位,但不被世界承認,國際上遭打壓情況遠甚於台灣,可說不只是地理上與世獨立,外交上也真的是遺世獨立。我們或許不需要去一一聯繫世界上這樣遺世獨立、同病相憐的國家,畢竟現實上國際強權才是國際秩序主導者,但是需要去一一認識它們,了解它們的成敗因素,作為自己的模範與警惕,正如俾斯麥名言:「愚昧的人才從自己的經驗學習教訓,我喜歡從別人的經驗學習,從一開始就避免自己犯下錯誤。」

 

※作者台大醫學系畢業後,轉行出版、產業分析、業餘歷史研究,著有《橡皮推翻了滿清》、《明騎西行記》等書,譯作有《紙牌屋》等。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