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柏君:透過運動和性別平等 可以讓世界看見台灣

劉柏君 2021年07月23日 07:00:00
奧林匹克主義是一種人生哲學,它將身體、心靈和精神的各種品質均衡地結合起來,並使之得到提高和發展。(湯森路透)

奧林匹克主義是一種人生哲學,它將身體、心靈和精神的各種品質均衡地結合起來,並使之得到提高和發展。(湯森路透)

四年一度的奧運盛會登場,這是全球矚目的盛事,儘管今年的東京奧運在疫情中充滿著各種變數與挑戰,這過程如同實踐運動精神一般:「不畏艱難,堅持到底。」就如同1991年奧林匹克憲章中對條文「奧林匹克主義」的正式定義:「奧林匹克主義是一種人生哲學,它將身體、心靈和精神的各種品質均衡地結合起來,並使之得到提高和發展;它將體育運動、文化和教育融為一體。奧林匹克主義所宣揚的人生道路,除以基本倫理原則為基礎外,還建基於從奮鬥中所體驗的樂趣和自我存在價值,及以優秀運動員為榜樣的教育價值。」因此每次奧運會除了榮耀的獎牌之外,許多被流傳讚揚的故事,是運動員不懈的精神感動與激勵大家。

 

國際奧會將性平列入改革方向

 

 近年來奧運會受到過度商業化與耗費鉅資的批評,國際奧會主席巴赫(Thomas Bach)自就任以來便致力於改革,2014年通過了「2020 奧林匹克改革議程(Agenda 2020)」,其中有40項議案皆全票通過,其中重要的方向之一便是性別平等,將男女選手比率各佔50%列為重要目標,2012年倫敦奧運女子選手約佔44%,2016年里約奧運則佔45%,今年的東京奧運則到了49%。比起前一屆里約奧運增加了9個男女混合項目,將男女混合項目的總數提升到18個。且開幕入場儀式派遣男、女旗手各一位,也是首次奧運會中,每個代表團都至少有一位男性和女性運動選手。

 

今年的東京奧運的女性選手來到了49%。比起前一屆里約奧運增加了9個男女混合項目,將男女混合項目的總數提升到18個。(湯森路透)

 

主席巴赫並表示:「國際奧委會致力於在所有領域實現性別平等,從賽場內外的運動員到運動管理部門的人員角色」、「透過提高女性的參與及在 IOC 下轄委員會中擔任主席之席次,IOC 使越來越多女性的聲音被聽到,並確保利用體育運動這個大平台,賦權女性,促進性別平等。」這樣的宣示與行動大大提高了女性在運動組織的參與,女性參與國際奧會委員會的比例已由 2013 年的 20% 提升至37.5%。台灣所熱愛的棒球就在此吃了悶虧,缺乏女子賽事讓棒球重返奧運項目困難重重,也因此這幾年國際棒壘球總會(WBSC)近年來也大力推動女子棒球,並且提高女性擔任賽事工作人員,如同主席巴赫在主動推動奧運改革所示:「如果我們不解決面臨的問題,很快我們就會被問題所困。我們不改變自己,別人就會來改變我們。」掌握國際趨勢並做好準備,是我們當有的覺知。

 

體育署說法牽強

 

教育部體育署對本屆奧運代表團出發前的新聞稿「2020東京奧運代表團,以最完整後勤支援與高規格防疫,支持國手爭取佳績」為題,包機後勤等非本文主題不與贅述,但文中提到「本屆奧運將於 7 月 23 日至 8 月 8 日在日本東京舉 行,臺灣共有 18 個運動種類、66 名選手取得參賽資格,男、女選手各為 33 名, 符合國際奧會性別平等精神。」筆者認為此成績掛在體育署上顯得牽強,試問有體育署有多少措施與經費是幫助提升女性選手參與奧運?倘若棒球運動打進了奧運,那麼「國際奧會性別平等精神」就可以撇開了?

 

在國際奧會的支持下,國際女性與運動工作小組(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 on Women and Sport、簡稱IWG)於1994年在英國布萊頓召開的第1屆國際女性與運動年會中,發表「布萊頓宣言」,倡議引領國際社會共同持續提升女性運動參與之平權活動,其後2014年國際年會更新為「2014年布萊頓暨赫爾辛基女性與運動宣言,在2005年行政院體位會曾簽署布萊頓宣言,2013年的體育署亦將此納入施政重點,並於2017年發布「推廣女性參與體育運動白皮書」,四年的時光就要過去了,就像是四年一次奧運會能吸引民眾的目光、發出改革聲浪,體育署應對此白皮書的執行做出報告與檢討,對於「符合國際奧會性別平等精神」做出實際的規劃。

 

運動不只是比賽  比賽不只是拿金牌

 

台灣在國際間處境相當艱難,國人都對此皆有所體會,然而在疫情當中,我們也看見台灣的實力,與國際社會中「德不孤、必有鄰」的精神,我們沒有那麼差、路也未必被堵死絕望。2019年承蒙國際棒壘球總會(WBSC)提名,讓筆者獲得國際奧會暨聯合國婦女署女性與運動世界獎,我做夢也不會想到一個業餘棒球裁判,能踏入聯合國紐約總部的大樓獲得表揚。原來運動不只是金牌、運動可以超越政治,每一位參與其中的人並符合奧運精神的人,都值得被表彰。獲得此項殊榮後,在國際奧會與AIT的鼓勵下,我與夥伴們共同成立了「社團法人台灣運動好事協會」與「台灣女子運動體育協會」,國際奧委會認為,奧林匹克運動的目標是:「通過不受任何歧視的體育運動及和奧林匹克精神來教育青年,讓他們為建設一個和平、臻善的世界做貢獻。」非歧視原則是奧林匹克主義的核心,包括了基於種族、膚色、性別、性取向、語言、宗教、政治或政見、國籍或社會出身、財產、血統或其他社會地位等要素的歧視。而民主自由的台灣,不管在非歧視與樂於幫助的表現,都值得我們驕傲:「我們的好值得被世界看見」,透過運動,我們可以讓世界看見台灣。

 

越來越多人對「運動只是比賽、比賽要拿金牌」有不同的看法,奧運的精神就更能彰顯各種正向價值。(湯森路透)

 

台灣對運動選手已經漸漸擺脫過去「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錯誤印象,近幾年健身、路跑等運動風氣的盛行,各種國際和職業賽事的轉播,也對「運動只是比賽、比賽要拿金牌」有不同的看法,奧運的精神彰顯各種正向價值,我們也相信透過運動可以讓世界變得更好,如同我在聯合國的頒獎台的感謝演說最後所說的:「讓我們一起努力讓這個世界更好,即使只是接近我們理想世界的一小步也要盡力去做,這就是運動、這就是奧林匹克精神!」一起來關心奧運、關心台灣的體育,你我都是重要的一份子。祝福東京奧運圓滿成功,願我們一起變得更好!

 

※作者伊斯蘭教名:索非亞Sophiyah Liu。為台灣首位女性國際棒球裁判,也是首位在台灣全國性賽事執法的女性主審,長期以來積極推動台灣女子棒球。2018年獲得富比士體壇最具影響力女性第19名、2019年獲得國際奧會暨聯合國婦女署女性與運動獎世界獎、2020年獲台北市推動運動性別平等獎。2020年成立社團法人台灣運動好事協會擔任執行長,以及台灣女子運動體育協會擔任理事長,致力於推動弱勢兒少運動員培力、國際運動外交及運動領域中的性別平等。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