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萬欽專欄:季辛吉後繼乏人 世界地緣政治面貌已然不同

戴萬欽 2021年08月08日 07:00:00
世界地緣政治的面貌已經不同了,美國今天和台灣之間的重叠利益,是高於從前的。而台灣和大陸人民的互動,也高於從前。(湯森路透)

世界地緣政治的面貌已經不同了,美國今天和台灣之間的重叠利益,是高於從前的。而台灣和大陸人民的互動,也高於從前。(湯森路透)

高齡98歲的季辛吉,是在50年前遵奉美國總統尼克森的指令,於7月9日秘密進入中國大陸訪問毛澤東和周恩來。其結果改變了世界地緣政治的基本架構,造成了蘇聯瓦解,也促成了中共崛起。

 

而中共在今天更是大致和美國平起平坐,世界算是初步出現G2的現象。

 

在川普2017年就任美國後,逐漸調整對中共交往的政策。美國和中共兩者在經貿、科技和戰略上的摩擦日漸加創。中共的戰狼外交和川普政府的戰略強勢轉型,呈現惡性循環。

 

而在拜登就任總統後,拜登政府並未實質上軟化對中共的強硬姿態。而美國兩大黨在國會中,則是都大扺支持以一連串立法行動,對付中共的戰略崛起。

 

回顧美蘇兩超強在冷戰時代曾經較勁瀕臨核戰邊緣的危機,就是雙方在1962年10月歷時將近兩周的古巴飛彈事件。兩國當時僵持不下的對撞,被形容是「眼球對眼球」(eyeball-to-eyeball)的對峙。

 

今天,美國和中共之間存有的「共同利益」與「重叠利益」,均高於在古巴飛彈危機時期的美蘇兩強。

 

中共在拜登就任美國總統後,確實不覺得拜登政府有意緩和美國先前對中共的不滿和制裁行動。相反地,拜登政府比川普政府更常提中共治理新疆和香港的人權問題。結果,美中兩國的戰略和外交高層,3月中旬在阿拉斯加戲劇性的公開激烈言辭交鋒,的確是震驚了世界。

 

拜登6月17日在瑞士日內瓦,已經和俄羅斯總統普丁進行了兩人首度的高峯會談。全世界的觀察家都注意到,拜登刻意要拉攏普丁。拜登在會談中特別向普丁表示,習近平並不算是他個人有交情的朋友。

 

中共相當關注拜登意圖分化俄羅斯當前和中共接近準聯盟性質的戰略夥伴關係。普丁和俄羅斯拉夫羅夫外長在日內瓦會談後,都安撫中共而強調,兩國密切關係不變。

 

俄羅斯駐美國大使安東諾夫則在奉命重返華府後,立即接待中共大使崔天凱,當面滙報日內瓦會談的經過。

 

現在,全世界都在注目拜登和習近平兩人是否能夠10月間在羅馬進行首度高峯會談,也關心美中兩國在下半年中能否針對雙方未來3年多的關係,商訂出基本原則或是基本方向。

 

而中共高層在阿拉斯加唇槍舌戰的會議之後,大抵是仍然希望目前不和美國決裂,而且尤其希望美國內部依然有一些在輿論上具特殊重要份量的人物,能夠公開主張美國不宜和中共完全「脫鈎」,或是反對兩國進入冷戰。

 

所以,中共在季辛吉密訪中國大陸50周年之際,特意合辦由季辛吉出面在線上演講的研討會。

 

相反地,拜登政府則既未在美國舉辦任何紀念季辛吉密訪的活動,也並未指派任何美國官方代表在中共重視的研討會中發言。拜登政府可能認為,美國官方如果為季辛吉秘密訪問50周年,舉辦紀念活動,會弱化美國眼前在兩國博奕角力中的姿態。

 

本文以下將首先檢視季辛吉50年前密訪北京的經過,接著則舉列主要與會者在中共這回紀念硏討會中的意見。最後,本文也將討論美國副國務卿謝爾曼,日前赴中國大陸磋商後的兩國關係情勢。

 

季辛吉50年前的密訪

 

尼克森和季辛吉兩人,在1969年和1970年,都曾經私下和公開地向中共放出試探性的善意訊號。但是,這些訊號並非連貫進行,而是曲曲折折地釋放。

 

尼克森在1969年中期時,曾經在公開聲明中,批評中共是世界和平「最大的威脅」。

 

而中共在1969年和1970年時,是同時和蘇聯及美國對抗。毛澤東的部屬在內部持續辯論蘇聯和美國是否同樣地威脅著中共。

 

其實在1970年2月時,美國駐波蘭大使史托塞爾,便向中共表示:美國並無意運用在台灣的軍事基地,構成對中共的威脅。而且,美國在越戰結束後,將會削減在台灣的軍事設施。美國這番表白,是故意對中共示好。

 

但是,美軍1970年春季在高棉的軍事行動,又導致中美之間的溝通暫時中斷。

 

而毛澤東一直等到1970年夏末時,才在中共於盧山舉行的幹部會議上,透露和美國曾經有一些秘密連繫,而且他傾向於接受美國派代表訪問北京。

 

到了1970年底,尼克森政府和中共又恢復溝通。接著,中共在1971年春季展開乒乓外交,邀請參加東京世界桌球賽的美國選手代表隊訪問中國大陸。

 

乒乓外交促成尼克森明白向中共表示,他有興趣赴中國大陸訪問。周恩來在1971年4月21日回覆,願意討論尼克森訪問的可行性。

 

尼克森便在5月10日寫下回訊給周恩來,説明他確實有接受中共邀請的意向,並且建議安排季辛吉和周恩來先秘密會商。接著,周恩來在5月29日覆信,同意接待季辛吉訪問。尼克森乃在6月4日,明確向中共表示,他本人確實是期待親自訪問中共。

 

後來,尼克森在6月30日,特別和美國駐中華民國大使馬康衞通了電話。尼克森在電話中透露,他將要一步一步地推動和中共發展正常關係,而且説明「那是因為我們利益的需要,不是因為我們愛他們,只是因為他們就在那裡」。尼克森也向馬康衞表示,他個人和中華民國政府是有交情的。

 

而季辛吉則是在7月1日下午,特別約了中華民國駐美國大使沈劍虹談話。季辛吉向沈劍虹説:美國的政策方向是要聯合中共制約蘇聯,但是不會出賣台灣。

 

稍後,季辛吉和助理羅德共4人,在1971年7月9日經由巴基斯坦秘密到北京拜訪周恩來。他和周恩來一共會談了18個小時。他在7月11日,離開中國大陸。

 

季辛吉1975年訪問中國,與毛澤東會面。(圖片摘自維基百科)

 

季辛吉那一次並未見到毛澤東。但是,根據在季周兩人會談時擔任速記的中共外交官廉保正回憶,毛澤東特別指示中共外交部,他本人在季周兩人會談結束前,就要讀到一字不漏的談話記錄,而且規定連兩人不重要的廢話,也要完整地記錄呈現。

 

周恩來在會談時,大大出乎尼克森和季辛吉事前的預料,對於台灣問題緊追不捨,逼季辛吉明確表態,也批評1954年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季辛吉在無奈下乃向周恩來表示,美國不支持兩個中國,也不支持一中一台的主張。

 

季辛吉返回美國後,尼克森本人和周恩來,都在7月15日對外宣布,他將會訪問中共。後來,尼克森係在1972年2月21日到28日,訪問中共。

 

而蘇聯在季辛吉密訪北京數周後,便突然對尼克森和布里茲涅夫總書記進行高峯會談的時間規畫商議,展現出彈性。蘇聯後來同意,尼克森可以在1972年6月訪問莫斯科。

 

尼克森在打「中共牌」之際,也同時對蘇聯採取緩和緊張的「低盪(detente)政策。

 

紀念季辛吉秘密訪華研討會

 

「紀念季辛吉秘密訪華五十周年」網路研討會,是在7月9日舉行的。會議是由大陸具官方色彩的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和美國民間的「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合辦。

 

季辛吉和中共國家副主席王歧山,都是研討會的主題講演者。研討會的議程,分為兩段。

 

第一段討論會,是由季辛吉密訪的歷史見證者發言。發表人是廉正保大使、曾任毛周兩人翻譯的唐聞生以及美國兩位大使級退休外交官羅德和傅利民。

 

第二段討論會,則是由季辛吉密訪的獲益者發言,共有6位中美企業界高階主管發表看法。

 

「紀念季辛吉秘密訪華五十周年」網路研討會。(圖片取自新華社)

 

王歧山在主題演講中表示,中美兩國必須尊重彼此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他敦促兩國擱置歧見,而尋求更多共識。

 

他批評美國將中國視為假想敵,營造出猜忌對立。他強調,美國自己才是華府最大的挑戰。他認為美國對中國的政策,應該要避免出現戰略誤導和戰略誤算的惡性循環。

 

而季辛吉是既有預録的主題演説,也在當天線上作補充發言。他表示:美中兩國關係現在愈來愈困難,需要類似當年尼克森與毛澤東的對話。他回憶往事説:尼克森在訪問北京之後,才更加了解中共對於台灣問題的堅持和主張。

 

他呼籲美中兩國當前的領導人,應當指派親信,以進行幕後的對話。在這項紀念研討會舉行之前,中美兩國政府已經開始談判副國務卿謝爾曼,訪問中國大陸的細節事宜。

 

然而,50年前季辛吉和周恩來的秘密會談,是明顯有蘇聯作為共同的目標敵人。兩人密談達成的原則性協議,則是嚴重傷害了台灣的利益。

 

拉夫羅夫談俄中條約20周年

 

本月適逢中俄睦隣友好合作條約簽定20周年。在拜登有意調整美國對俄羅斯政策之際,俄羅斯和中共都有顯著意願,保持兩者既有的「準聯盟」關係。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7月16日,特地在「俄羅斯日報」發表文章,慶祝俄中睦鄰友好合作條約20周年。

 

拉夫羅夫稱誦這項條約,是普丁總統和中共當時的國家主席江澤民在2001年簽署的。他強調,俄羅斯當前和中共的合作關係,正處於歷來最高峯的狀況。他甚至說,莫斯科和北京目前的合作關係,符合雙方的國家核心利益,其實已經創下世界上兩國友好的新模式。

 

拉夫羅夫強調,俄中兩國的友好合作關係,已經幫助這個世界能夠維持稳定的多極秩序。普丁和中共都迭次表示,無意將兩國現今的合作關係,提升為「軍事聯盟」。

 

副國務卿謝爾曼的天津行

 

「積怨未消」(rancor)是法新社報導副國務卿謝爾曼天津行和王毅及謝鋒會談情況,所下的鮮明標題。

 

各方先前都注意到一度傳聞謝爾曼因為未能安排到和中共首席副外長樂玉成,而有意取消訪問中國大陸的意願。謝爾曼是美國1972年在國務院設置副國務卿職位以來,第一位女性的副國務卿。

 

其實,既然副外長謝鋒主管和美國的問題,和謝鋒在會議桌上多花點時間深入交談,乃是合理的事。

 

而中美官方都各有選擇性地透露王毅及謝鋒兩人和謝爾曼談話的內容,也不突兀。畢竟,彼此都沒有尋求發表聯合聲明。只是中共這回刻意大作內宣動作,在謝爾曼仍待會見外長王毅之前,便先行向媒體強調謝鋒強硬的發言清單部分。

 

謝爾曼的訪問,是讓中共和美國都認真不漏地盤點雙方各自的積怨和不満。雙方的僵持,倒是尚未讓雙方更高層人士不久之後再會談的可能性破滅。

 

美國副國務卿謝爾曼天津行與王毅會談。(湯森路透)

 

上回,國務卿布林肯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兩人,是利用在赫爾辛基北極問題的國際會議的機會,比對雙方之間的不満及期待事項。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形容雙方的對話「坦白、專業及直接」,倒也沒有脫離事實。

 

兩國高層不久前在阿拉斯加會議的對撞,就已經等同宣告兩者進入戰略競爭時代。如今彼此都將對方視為「假想敵」或是「競爭對手」,其實是不必否認的。

 

中共這回在接待謝爾曼時,確實擁有放話方便的主場優勢。但是,雙方倒是並未在電視轉播鏡頭前出現情緒發飆的情況。

 

謝爾曼仍然依照原規畫,在會談時陳述,希望雙方對於衝突要有「負責任的管理」,也再度表示雙方應該要尋求為彼此關係設置「護欄」(guardrails)。

 

但是,美國白宮發言人莎奇認為,天津會談並未出現美國所預期的兩國交往機會。拜登、國務卿布林肯和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不久即會檢視國務院的詳細報告,拿捏在對中共政策上的下一步動作。

 

中美兩方在各自檢討後,是否都會多釋放一些善意,目前倒不能夠排除可能性。中共新任駐美國大使秦剛,已經抵達美國了。

 

對拜登而言,和習近平舉行高峰會談的風險,高於和普丁在日內瓦的會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其實先前説過,既可以嘗試準備拜習兩人藉著10月份出席G20羅馬高峯會議進行會談,也可以將兩人會談日期延後一些,或者就只是再進行一次兩人的電話會談。

 

拜登在就職後,曾經於2月11日,即中國農曆的除夕上午,和習近平用電話進行一次會談,歷時兩個鐘頭。

 

結語

 

被尼克森羅致而出仕的季辛吉,年近百歲,仍然在美國內部就美中之間持續以談判處理對抗態勢,扮演「穏定者」(stabilizer)的角色。

 

他的份量及對中共的一份特殊記憶和意願,大概在美國是後繼乏人了。

 

當年的毛澤東和周恩來,如果在接待季辛吉時拿出來的姿態,是中共今天接待薛爾曼的態度,那麼大概是不會有後來1972年的上海公報。當然,季辛吉當年的確曾放軟姿態,而且在台灣問題上作出原則性的讓步。

 

季辛吉年近百歲,仍然在美國內部就美中之間持續以談判處理對抗態勢,扮演「穏定者」(stabilizer)的角色。(湯森路透)

 

其實,俄羅斯普丁如何看待美中關係的態度和意向,也在中共今天針對美國的戰略算計中,起了若干作用。普丁政府在日內瓦高峯會談後,仍然維持對2001年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執行熱力,應該讓中共多了一份立場強硬的自信。

 

謝爾曼在天津再度提出的「護欄」目標,仍然是中美雙方都會琢磨的。雙方都會再度審視估算自己的「有形」(tangible)和「無形」(intangible)利益以及中程的利益。

 

拜登和習近平基本上應該都不排斥繼續磋商兩人的高峰會議。兩人如果堅持拒絕嘗試緩和兩國之間激烈的對撞,有可能早晚在各自內部,都會遭到一些批評。兩位領導人,也可能已經多少都有點感受到時間上的壓力。

 

但是,拜登政府目前不會修改對中政策得有「合作、競爭和對抗」三項成份。只是美國國家安全會議印太事務總監坎伯,在7月6日表明拜登政府不支持台灣獨立的立場,並未在天津會議上看出中共領情。中共應該是在期待美國未來會有更高階人士出面表態。

 

中共對在天津和謝爾曼談判的定位,似乎有點接近堅持尋求最大的可能利益。

 

季辛吉1971年的秘密訪問,曾經讓台灣朝野陷於杌隉難安中。而50年後的今天,大多數台灣人,倒是不擔心拜登在未來的拜習高峯會上,會出賣台灣的大利益。世界地緣政治的面貌已經不同了,美國今天和台灣之間的重叠利益,是高於從前的。而台灣和大陸人民的互動,也高於從前。

 

季辛吉本月最近的強調就是:秘密外交,自古即有之,而如今放在中美關係上,依然可以有其作用。而拜登和習近平,現在應該不會排斥進行幕後,或者是枱面下的討價還價。

 

※作者曾任淡江大學國際研究學院院長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