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康熙來了》也「包藏禍心」──小S事件的表與裡

秦胆 2021年08月12日 00:00:00
中國網民對小S群起攻之,代表的不是台灣藝人要在義利之間、在兩岸市場之間選邊站,而是在台灣認同和中國認同之間選邊站。(左圖取自臉書,右圖取自微博)

中國網民對小S群起攻之,代表的不是台灣藝人要在義利之間、在兩岸市場之間選邊站,而是在台灣認同和中國認同之間選邊站。(左圖取自臉書,右圖取自微博)

兩種認同與「國」色一掃

 

上周,一段平凡無奇的請國手吃飯回復,使小S在中國輿論場成爲眾矢之的,大陸網民群起攻之,關聯廠商趕忙割蓆,蔡依林、徐佳瑩等藝人也跟著「被台獨」,有網民則驚覺綜藝《康熙來了》包藏禍心,至今方才露出馬腳。社群媒體裡的兩岸對立彷彿成爲賽場競逐的延長線,羅織文網、廠商切割、連坐獵巫、強迫表態、脫粉回踩,一套標準的反獨網路組合拳徐徐打出。

 

場上旗幟鮮明的競逐,台下團結一致的助威,奧運會等體壇盛事是彰顯身份認同的高光時刻,本國運動員的捷報能有效激發個體對共同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為國手加油、請國手吃飯,小S樸素的表達和自然流露,反映的無非是對台灣的身份認同,是純粹正當和合理的反應,卻被附會和解讀成「蘊含台獨意識」。

 

小S的外省身份以及正藍的政黨立場,使其理應絕緣於台獨藝人之列,爲何還會遭受無妄之災?這是因爲中國網民不僅審查藝人在整體上的統獨宣示,把關大的方向,也檢視社群網路上的隻言片語,對兩岸關係中出現的陌生的說辭採取單向性思維的理解和武斷的認知反應方式,認爲一字喪邦,國手稱謂潛意識裡台灣視作國家,客觀上妨礙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至此就會套用上中國式的經典邏輯:主權議題不容分説沒有迴旋餘地,對於正常表達和大陸市場需要義利權衡選邊站,最後是政治問題法律化(進入中國市場就得遵守《廣告法》《網路安全法》《反國家分裂法》云云),「天下誰人不台獨」的網路風潮在兩岸和美中關係緊張的情勢下就屢屢發生。

 

兩岸關係就是長期緊張和敏感的關係大勢下,網民自覺充當「台獨糾察隊」,以出版品般的嚴苛標準來檢視外資企業和公衆人物網路表達:法律得説成有關規定,總統得説成地區領導人,護照的説成旅行證件,民國紀年止於三十八年,中研院得去掉中央,台大得去掉國立,青白紅旗則禁止出現,「歐威爾式胡言亂語」(Orwellian Nonsense)不可謂不多。

 

這並不是委曲求全、謹言慎行就能夠倖免的,當年周子瑜在韓國節目舉中華民國國旗,被自封「台獨剋星」的黃安指為台獨分子,沒過多久黃安多年前在節目《龍兄虎弟》中手舉中華民國國旗,唱中華民國愛國歌曲「國恩家慶」也被中國為線民挖出進而被批台獨,所以與獨無涉的小S也會捲入暗流遍佈的獨色漩渦也就見怪不怪了。

 

小S事件的表裡

 

幾天前中國官媒《海峽之聲》的降溫文急於甩鍋(撇清責任)切割,認爲大陸網民不加甄別的批判台灣藝人,讓民進黨見縫插針釀成此次網路風波,這和去年中泰網路爭端最後歸咎於民進黨網軍的説辭可謂如出一轍,千迴百轉隔靴搔癢瘙,最關鍵的內容倒是沒有寫出來,一言以蔽之,台灣意識不等於台獨意識。

 

對生於斯長於斯的台灣產生眷戀和歸屬的情感,這種鄉土觀念和地域認同感是一種自然而質樸的正常反應,可以認爲是完全中性、私人化和非政治化的存在,台灣意識本身就是歷史發展中自然形成的結果。

 

台灣主體性的產生則基於台灣特殊的歷史脈絡和時空環境層累沉澱而成。威權時期,國府強推中國化政策以覆蓋日治時期皇民化的前調,台灣本土文化長期處於被壓制的狀態;七〇年代的外交局勢巨變、八〇、九〇年代的民主化轉軌使得長期壓制的本土訴求浮出水面,而後本土主義的深化過程就是台灣主體性的強化的過程,這仍是正常和正當的訴求與權能。

 

去除台灣認同符碼極易導致台灣民意的反彈,這就涉及到中共一中進程和統戰策略的兩難。(湯森路透)

 

台灣主體性的再次彰顯和深化則落在太陽花運動的節點上,是針對兩岸經貿交流加深,台灣經濟對大陸依賴性增強,產生的一種維持自主性的防範意識,這種防禦性的社會意識依然屬於正當訴求範疇,但兩岸談判破局、天然獨世代興起、國民黨潰敗、民進黨再度執政等事例與態勢,使得台灣主體性這一概念在中國官方眼中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台獨烙印;中國民間更進一步把台灣意識、台灣主體性和台獨意識三者等量齊觀,將三者均視作意圖和大陸分庭抗禮、完全與中國意識對抗或平行的負面存在。

 

中國官方則以二分法區別對待三者,認為台灣意識是自下而上形成的,台灣主體性的則是政客自上而下操弄的結果,認為這種操弄使得台灣意識也隨之嬗變,參雜了強調與中國意識的不同與差異的內涵,更可能成為正名、國家正常化等台獨意識的鋪墊。

 

與民間完全將三者畫上等號不同,中國官方認為台灣意識不必然導致台獨意識,承認台灣意識愛鄉愛土的正常、正當的一面,也認為可能會被蔡英文「利用」轉化為台獨意識,具有兩面性和動搖性,所以傾向於以經濟槓杆促成向台灣意識大陸方向的轉化,即設法將台灣意識與中國意識相連接,將台灣意識包含在中國意識之中,用對台民心工程推動統一進程。

 

而中國線民對小S群起攻之,代表的不是台灣藝人要在義利之間、在兩岸市場之間選邊站,而是在台灣認同和中國認同之間選邊站,中國網民的這種話語建構策略進一步收窄了官方對台的統戰空間,中國官方長期指責台獨勢力將台灣民衆對台灣的認同與對中國的認同對立起來,宣揚愛中國就是賣台的偏狹邏輯,目前抱持零和思維的中國網民卻又主動做了異曲同工的事,認爲本土認同和以台灣為主體的國家認同,相較於中國意識和中國認同就是排他和對立的存在。

 

中共統戰策略的兩難

 

本次中國官媒急忙救火切割,不代表放棄了在鞏固一中名實,消解台灣主體性的進程。只是不同意民間簡單粗暴地將台灣意識納進台獨意識的範疇之內幫倒忙,不想讓橫衝直撞、不講章法的民間獲得議題設定的權能,妨礙官方統戰部署。官方對於民意既利用又防範,希望按照既定軌道充分動員民衆,又不希望民衆主動主導對內對外議題參與政治。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為小S風波降溫,官方仍然竭力弭平兩岸分庭抗禮的語彙習慣,唯恐觀念慣性和話語習慣固化為現實態勢,國名、國旗、國歌、國徽等一系列指涉中華民國台灣的象徵性符號一以貫之地在禁止之列。

 

中國將香江民變歸結爲主權回歸了人心未回歸,於是香港國安法生效以來,強化國家認同上的的單向建構;汲取香港經驗教訓,中國希望解決台灣議題則要與之相反,先人心後主權,認爲經濟軍事實力不斷增強使得「時」與「勢」站在中國一方,通過「惠台讓利」和「去國家化」兩手策略扭轉甚至形塑成中國想要的台灣意識。

 

「去國家化」是對衝和借勢台灣本土化進程,變台灣主體性的「中心」為單一制帝國的「邊陲」,先行去除支撐中華民國台灣的一系列政治符號與稱謂,抹去中華民國台灣在台灣以外的存在印跡,消磨兩岸區隔的台灣主體性的客觀依憑,弭平台灣民眾的國家意識。此前中國民航局要求外國航空公司修正網站和廣告中對台稱呼,施壓在大陸經商的外資企業、施壓台灣參與國際文藝活動的主辦單位等手段就是這一進程的具體表現,但也強調計劃的策劃與執行只能操之在官,不能操之在民。

 

當然,兩手策略事與願違的結果幾乎是必然的,因爲無法區分因應政府和人民,主觀上遏制蔡政府,客觀效果上確是影響台灣整體,去除認同符碼也極易導致台灣民意的反彈,這就涉及到一中進程和統戰策略的兩難;更重要的是,台灣意識和台灣認同是大勢所趨,並非特定政客操弄的結果,是回不去的單向箭頭,單憑讓利加壓縮(中華民國台灣的國際空間和能見度)讓台灣人重鑄認同實屬緣木求魚。

 

※作者為自由撰稿人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