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江湖撇步」:在美台灣人才「先走先死、慢走慢死、沒走賺死」(12)

黃文局 2022年02月04日 07:00:00
有「店底」,就不怕員工自立門戶搶生意,「店底」就是用來守護關卡的房地產。(維基百科)

有「店底」,就不怕員工自立門戶搶生意,「店底」就是用來守護關卡的房地產。(維基百科)

我採購時間都是利用聖誕節前與過年期間,因為中間會關店休息數日,所以我離開,影響業務不大。至於時差,那裡顧得了?再累,也要拼。

 

因為時常不在,我回家,狗還對我狂吠,以為是外人。

 

有一次最慘,到台灣、香港、韓國、中國,旋風似的採購之後,趕回紐約,時差12小時,日夜顛倒。兩天後,飛到法國巴黎,朋友到機場接我,立即開車到歐洲塑膠中心(蘇黎士旁邊小鎮)採購法國髮夾,回到巴黎,已是半夜一點,隔天早上八點飛機回紐約,回到紐約下午三點多,立刻趕到公司上班,幾乎垮了,因為,由台灣回紐約,時差十二小時,馬上前往巴黎,又有時差七小時,身體調適不過來。

 

分店愈來愈多,不可能一人「專權」統管,必須「授權」分管,但授權不當變「濫權」,這在另章細說。

 

我的公司分布加拿大、南美洲、美國洛杉磯、休士頓、邁阿密、墨西哥邊境,南美洲巴拿馬科隆、加拿大多倫多、蒙特婁、溫哥華(主管車禍去逝,派不出人,關門,賠死)等。銷售、財務、員工(蒙特婁說法語,巴拿馬說西班牙語)當然由當地主管負責,採購則由紐約統籌才發配各地,因為,這樣才有量可以達到殺價效應。後來,分公司反應,好賣的訂太少,不好賣的訂太多(廢話,那個公司,那種貨不是這樣?)。有些東西不符當地需求,這是對的,加拿大人與西班牙人的品味當然不同,即使美國、紐約、洛杉磯、休士頓的喜好也有差異。

 

所以,有的公司就80%產品由總公司集中採購,20%放手給地方主管採購,採購的東西對不對是另外一回事,有採購權就產生回扣的問題。反正,任何制度沒有十全十美的,只能因地、因時制宜。總體衡量,正面大於負面的政策就可以了。否則,因噎廢食,什麼事都不必做了。正如蛋糕要放點防腐劑,拉長存儲時間,但是,防腐劑放太多,這蛋糕還能吃嗎?

 

我把採購權也放手給當地主管,他們就不可以再抱怨,自己買來,自己負責賣出。買的東西品味不合,數量不對,全部是他的責任,不要再怪罪總公司。不過,銷售權、採購權、財務權、人事權,全部放手給當地主管,時間一久,弊病叢生,最常見的是採購回扣問題,這幾乎是每個公司都要面對的頭痛。最嚴重的是,你什麼都交給他了,客戶他比你熟,市場他比你懂,可以在附近開一家店與你競爭,殺你的價錢,搶你的客戶。所以我開店一定先買下房地產,即使經理另開一家,原店總有「店底」(Good Will),至少有一部老客戶會回來,再來,就看新主管的「撇步」了。。

 

有很多大公司靠品牌保護公司的利益,譬如,三星、福特、IBM、迪士尼樂園等,員工離開,總不能盜用公司品牌。

 

有的公司除了「公司品牌」,還創立「產品品牌」或申請專利。

 

珠寶業或雜貨業,很難建立品牌,像潘多拉「Pandora」(丹麥公司),大衛·雅曼  「Davia Yurman」(美國猶太人)、第凡內「Tiffany」(有名的電影第凡內早餐就在紐約第凡內珠寶店總部拍攝,川普總統住家正隔壁)等是異數。因為,珠寶是流行產業,流行如流水,必須一直推陳出新,沒有客戶忠誠度。所以很難註冊專利,如藥品等,即使是藥品,專利權最多也只十七年。

 

能在珠寶業建立品牌的第凡內「Tiffany」屬於業界異數。(維基百科)

 

既然不得不放手授權給地方主管,也無法用專利等方法保護公司利益,唯一能守護關卡的,就是房地產。

 

房地產是我唯一能控制的。生意日日見財,但不一定賺錢,但房地產在你睡覺時也在增值。幾乎所有猶太生意人,最後一定跨足,甚至全部押在房地產,道理在此。一方面可以保護生意營運,一方面,隨著時間增值。

 

房地產每個月要支付貨款利息、房地產稅、保險、維修等費用,沒有固定收入,怎麼支應?日常生意的現金流量(Cash Flow),正好派上用場,二者相輔相成,如果不過度槓桿,這是最穩健的經營模式。依猶太人成功模式,初期租店作小生意,累積足夠資本,就要買下本店房地產。累積了更大資本,甚至縮小生意規模,更大力投入房地產,甚至關掉本業,純粹經營房地產。

 

我在鑽石中心47街隔壁的46街買下一棟樓,因為那裡是巴西人遊蕩的地方,我想方便作他們的生意。當時我的名聲不小,大東山(台灣)及另一台灣人也跟進在我對面及附近買樓,他們的房地產,三十多年來,都已漲價幾倍。我的樓正隔壁,有一猶太大財團想要獨霸鑽石中心,買了好幾棟樓,並打通46與47街,蓋成30幾層的大樓,這樣阻擋了我的陽光與空氣,根據紐約的「空氣法規」(Air Right),必須取得我的同意,猶太建商出價100萬美元,談判幾個月,300萬美元成交。我為了省所得稅,不收那300萬美元,反而給他50萬美元,跟他換了42街他蓋的兩間價值大約450萬美元的高級公寓,公寓可以收租,也會增值。這空氣,換得值!

 

事實上,後來房地產賺的錢反而超過本業。三十多年前,紐約各地,房地產都非常低廉,但我作了一個錯誤的決定,不想經營房地產,我當時以為,台灣有一些因房地產而致富的「田僑仔」,口袋滿滿,但是腦袋空空,他們可以穿著藍白拖去舞廳,呦喝像大爺,這種「天下掉下來的財富」(Wind Fall Fortune),不足羡慕,更不令人欽佩。

 

我原本認為財富必須「智取」,結果大錯特錯!四、五十多年前去美國的台灣人都是一流人才,後來的發展結果是「先走的先死、慢走的慢死、沒走的賺死!」,在美國那些一流學者,過的是安逸穩當的生活,但不可能過像在台灣的奢華浮誇的日子。

 

因為台灣股市,竟然由600多點飄過一萬多點,房地產由一坪幾萬漲到百萬以上,人人麥克麥克。美國台灣人多數是「由手到口」、「Hand to Mouth」,拿到手就用光的「月光族」的薪水階級,付了房貸、車貸等就所剩無幾,如果有兩個小孩同時上大學,那更捉襟見肘。所以美國台灣人回到台灣,大多頭低臉慚,因為,沒跟你比「腦袋」,大家看的是,你的「口袋」!(第12篇完)

 

※本文作者在紐約經商超過40年。2016年結合台灣各界旅外人士在華府創辦「Global Taiwan Institute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TI),是美國以台灣為研究核心、規模最大的智庫,尤其効法猶太人捍衛以色列的精神,從而影響美國外交。本系列則是作者首次分享自己紐約經商有成的「江湖撇步」,尤以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的經商法則,和個人紐約商戰實務作一對照與記錄。

 

關鍵字: 紐約 採購 鑽石 47街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