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宏專欄:不忍再唱衰朱立倫

陳嘉宏 2022年06月17日 07:02:00
朱立倫這趟訪美行表達國民黨「親美反共」的立場之後,國民黨內反應冷淡。(圖片摘自朱立倫臉書)

朱立倫這趟訪美行表達國民黨「親美反共」的立場之後,國民黨內反應冷淡。(圖片摘自朱立倫臉書)

朱立倫在美國表達國民黨「親美反共」的立場之後,光是來自於國民黨內部的評論都很多元。除了曾與朱同台競選黨主席的張亞中斥他「說謊、講錯話」,黨內更多是反應冷淡,甚至指稱國民黨未來要如何,已經不是朱說了算。但也有曾經是朱立倫的幕僚學者說,朱立倫承受來自光譜兩端的砲火,顯示他正踏出「有戰略影響力的步伐」。

 

在國民黨內部,這種要「親美」或「親中」,或者要不要繼續接受「九二共識」的辯論已經經年累月,無論怎麼談,似乎都談不出結果。既然如此,或許暫時擱下這種價值性的辯論,從政黨選舉成敗的角度,引用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小笠原欣幸對台灣政治變遷提出的分析架構,對此刻的國民黨會可能更具啟發性。

 

小笠原總結台灣過去7次總統大選,將台灣的選民結構分為三大塊。其一是早年國民黨威權獨大時期宣揚的「中國民族主義」,其二是基於對前者的反動,主張應該建立一個與中國毫無關係的「台灣民族主義」。其三是所謂的「台灣認同」,雖然它也重視台灣的主體性,但在國家的選擇上,不同於前兩者,「台灣認同」支持的是歷經民主化與台灣化的中華民國的國家性,是一種對台灣的民主政治及對台灣的強烈歸屬意識:一般而言,它代表著對台灣的愛、台灣的主體性或台灣人的自我認知。

 

在小笠原的定義裡,「台灣認同」與「台灣民族主義」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兩者的共通點是對台灣的愛,差異點則是「台灣民族主義」要求瓦解中華民國,但「台灣認同」接納了「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現狀與國家性。在統獨立場上,「台灣認同」是維持現狀;而從自我認同的角度,「台灣認同」則包含認同自己是「台灣人」以及認同自己「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

 

從這樣的分析架構出發,小笠原解釋了台灣7次總統大選的結果。九六年李登輝勝選,是因為他成功極大化了「台灣認同」的這群人,順勢以「台灣民族主義」及「中國民族主義」,邊緣化民進黨的彭謝組合及新黨支持的林郝組合。2000年之後的6次總統大選,就是藍綠對「台灣認同」選民的爭奪,阿扁的勝選與連任,靠的是自己的「新中間路線」與民進黨用「台灣前途決議文」擱置「台獨黨綱」。馬英九的兩次勝選也是因為他走台灣化路線,成功拉攏了「台灣認同」支持群。

 

藍綠板塊一直到2016年再度出現逆轉,原因是蔡英文提出非常明確的「維持現狀」路線,以「台灣認同」的支持群眾為目標;但國民黨的洪秀柱卻企圖以「一中同表」為主軸,自動挪開國民黨在「台灣認同」的高位。這情況在2020年的選舉依舊延續,韓國瑜在追求中國民族主義的韓粉熱情支持下,遠離「台灣認同」,雖然凝聚反民進黨鐵票,終究還是慘敗給蔡英文。

 

若從美中台關係來看,「台灣民族主義」認定中國是敵人,採親美立場。「台灣認同」雖不能等於「台灣民族主義」,但在樂見美國支持、警惕中國的路線上,兩者是相同的。至於「中國民族主義」者,在昔日的國民黨主導下,原本是親美而不是反美,但從2005年國共開始合作後,逐漸向北京靠攏;如今美中對立,「中國民族主義者」與部分還支持國民黨的「台灣認同」者變得非常為難。

 

根據小笠原的理論,不管藍綠任何一方,只要是在總統大選裡採取強烈的「台灣民族主義」或「中國民族主義」,最後都將導致失敗;過去30年總統大選的爭奪,基本上就是一場場「台灣認同」的爭奪,能贏得絕大多數「台灣認同」者的支持,才能贏得最後的執政權。

 

從選舉爭勝的角度來看,朱立倫想透過「親美」,貼近「台灣認同」的用心令人不忍唱衰。但朱立倫歷經公投與補選的失敗,其實已無政治能量將國民黨定於一尊。另一方面,包括馬英九、洪秀柱、韓國瑜與地方派系等等國民黨的權力山頭,每個人對於兩岸關係與台灣未來都各有不同的解讀與想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朝廷」,彼此貌合神離,心思各異。

 

國民黨不是個正常的民主政黨,它既不知自己從何而來,也不暸解自己可以往哪裏去;既想留住「法統」,卻又想擁抱「民意」。如此精神分裂的政黨,已非個人的意志與政治能量能夠改變;最後,只好繼續把頭埋在沙堆裏。

 

※作者為《上報》總主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