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不一樣的中國——訪中國獨立紀錄片導演聞海

鄭志鵬戴瑜慧邱冠瑜李佳諭 2022年09月17日 07:00:00
中國獨立紀錄片導演聞海接受訪談,暢談他的生涯發展和轉折。(圖片由作者提供)

中國獨立紀錄片導演聞海接受訪談,暢談他的生涯發展和轉折。(圖片由作者提供)

本期《當代中國研究通訊》訪談中國獨立紀錄片導演聞海,暢談他的生涯發展和轉折,從第一個工作在廣告公司畫龍舟賽看板,之後考上北京電影學院,進入正規體制,走遍中國各地,接觸基層人物,參加威尼斯影展獲獎,取道香港到台灣的豐富經歷。他目前正在台灣推動中國紀錄片放映與保存。在全世界歷經新冠病毒肆虐、中國政治再次高度威權化、地緣政治關係急遽變動的今天,聞海與港台的這段互動經驗彌足珍貴。

 

聞海1971年出生於海南島, 1978年文革結束後,他與弟弟開始上學。父母親皆是貧農身份,父親的職業是海南島的軍人,母親是商店售貨員。兩人在1970年相親結婚,因為父親工作的緣故,母親遂從湖南嫁到海南島。約莫在1974年,舉家從海南島回到湖南,老家就在岳陽樓邊上,在這生活了十三年。

 

出身軍人家庭

 

父母很希望小孩能多讀書,因此訂各類雜誌給小孩閱讀,也因為1980年代的中國相對開放,聞海得以接觸霹靂舞、鄧麗君的歌等中國文化以外的事物。當時因為父親的職業是解放軍,聞海在部隊大院中成長,現今回憶,認為在大院的生活會比較感受不到外界的人間疾苦。部隊大院旁邊就是中國生產軍隊裝備的軍工廠,所以教育和娛樂的硬體設施都一應俱全,包含電影院也有,聞海就是在這個契機下開始接觸電影。

 

1980年代後改革開放,當時放映電影院的空間轉租給別人經營,從事放映錄像帶的工作。當時播放的電影,除了中國官方電影外,還包含香港的神鵰俠侶、歐美的007電影系列。1989年後,許多公家單位發不出薪水,公家單位為了創收,開始拷貝轉錄「參考片」賣給許多播放錄像帶的據點,其中包含奧斯卡得獎作品,還有一些獨立的紀錄片(如追憶似水年華、廣島之戀、布拉格的春天、藍風箏…等),這也是聞海開始受到電影薰陶的時期。

 

1989年湖南發生殷正高市長被撤職事件, 更多殷正高:1985年任岳陽副市長,積極推動政治改革也主持「政府講評會」聞名全國。1988年因為違反組織原則,反對腐敗,受到審查二十五個月。事件激起岳陽市上萬名學生、群眾上街抗議遊行。1989年六四事件後,當局撤銷其一切職務,至今未獲平反。(以上註腳內容擷取自《在流放地的影像—聞海電影作品簡介》,p.199)  群眾運動在湖南展開,當時年輕的聞海對這件事情印象深刻,也成為接觸社會運動的起點,影響到後來2006年拍攝相關紀錄片的基礎。

 

聞海大學讀的是湖南當地的理工學院,1993年大學畢業後進入廣告公司工作,主要工作是繪畫龍舟賽的廣告板。因為廣告部常向廠商拉贊助,在過程中能夠和廠商「談贊助」,所以比起其他部門還多賺了點錢。一整年的工作多集中在端午節前後,工作閒暇之餘,和同公司的水上運動部同事做了額外的事業—兩人買了十條鴨子船,以出租鴨子船給遊客當作副業。副業賺得的錢,也成為日後進入北京電影學院的學費。聞海回憶,進入北京電影學院時,同班的同學大多是已經有好幾年經驗的攝影助理,他們希望藉由到學校進修,早點躍升到比較高的職位。在當時的中國,要能夠成為電影的掌鏡導演,通常需要在片場磨練幾十年,對許多電影工作者而言,成為導演,是非常遙遠的夢想。趁著改革開放,市場經濟萌芽,電影業的市場需求擴張,有更多機會參與電影製作,許多人都想趁此機會一展長才。

 

看見不一樣的中國

 

學院的課程要求學生每星期看兩部西方片、兩部國產片,聞海回憶,在那段時期還沒有DVD光碟那麼方便的硬體。學院學生們除了原本學校的館藏外,也會去各國大使館和其他學校觀賞國外的電影,因為改革開放,北京匯聚了全世界的文化,擁有相當豐富的文化資源。除了外國文化的衝擊,對聞海而言更重要的是看到了「不一樣的中國」。當時北京電影資料館的研究室存有許多中國獨立紀錄片的電影,談文革、天安門等被官方隱藏的歷史事件。學生們在課外時間還會請獨立電影導演到電影學院上課,戴錦華便是其中之一。 更多戴錦華,1959年生於北京。 1978-1982年就讀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專業。 1982年任教於北京電影學院電影文學系。 1987年參與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電影史論專業。 1992年被北京電影學院聘任為副教授。(以上資訊擷取自https://chinese.pku.edu.cn/rwfc/1224495.htm)。另外,因為課程也必須秘密進行,老師的車馬費,就由學生們湊合幾塊錢來支付。

 

聞海紀錄片《凶年之畔》劇照。(圖片由作者提供)

 

聞海說道,在北電認識最重要的人,是電影學院的老師周傳基。周老師累積了相當多國內外經典的片子,所以給了學生相當多認識各國電影的機會。周老師也不斷鼓勵年輕一輩導演積極拍攝影片,提醒同學因為中國的政治環境特殊,要不斷儲存(拷貝)片子避免文化的流失。這也是為什麼聞海離開中國到了香港、台灣後,都會攜帶許多電影拷貝同行。

 

1996年,聞海和他的同學辦攝影展,遇到一位拍攝獨立電影的導演丁建成。 更多 丁建城,1962年生於揚州。先後就讀於揚州市職大,解放軍藝術學院,北京電影學院。獨立製片人、導演。任電影《頭髮亂了》美工,《巫山雲雨》攝影師。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欄目攝影、《生活空間》欄目編導、攝影。(以上資訊擷取自https://fanhall.com/im11374.html)他看到聞海的作品,便邀約他做隨行助理,聞海自此踏上了以電影為志業的旅程。他們在揚州展開電影製作,電影的主題是「紙」——關於紙紮老人的故事——聞海當時擔任副導。當時團隊其實只有丁和聞海兩人。聞海回憶道,帶著測光表、穿著電影公司的工作服、拿著拍攝相關器材,在那段期間開始意識到自己已是個「電影人」。

 

過了兩個月後,因為資金不足,紀錄片計畫中止。聞海於是回到北京,找了一份在中央電視台的工作。這段時期,他開始接觸到較好的硬體設備,也把在電影學院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在實際的工作現場。對聞海而言,這份工作是很好的磨練,但略顯枯燥乏味。一陣子後,電視台的生活讓聞海覺得平淡無奇,剛好,北電的同學邀他到新疆拍片。

 

省思黨國教育

 

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新疆和西藏只有中國人可以進入,同學是新疆人。他們使用電視台的機器設備,將當地人文風景製作成影像素材,賣給國外公司。聞海回憶道,西藏對他而言是「想像的遠方」,塔克拉瑪干大漠的景色,異族的文化衝擊,正可以讓聞海逃脫北京日復一日的生活。結束新疆、西藏的拍攝後,聞海回到電視台。

 

央視的節目探討社會議題,聞海因此有機會到中國各省份,接觸、採訪、調研各式各樣的人事物。當時,一年飛各省不下三十次,「(這個經驗)讓我對整個國家的方方面面,各個階層有基本認識」,聞海這麼說。福建打假揭發的假菸事件、安徽遇到的下崗造船工人等,這些都成為未來思考電影主題的好材料。同時也讓聞海反省,中國一切以利益為導向的目標,到底是好是壞?做為一個旁觀者,除了曝光社會現象,也應該理解身為人,是怎麼受到更大層次的社會力量所影響。

 

綜觀聞海的成長過程,他是「被保護的」小孩,接受的教育是「國家的、共產黨的」。不過,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重視,讓聞海有機會可以接觸更多元的文化刺激。到了電影學院進修後,透過電影的視角,領悟了呈現社會多元面向的方法。而在電視台的工作,讓他實際接觸到面貌豐富的中國,並開始反省自己看待人生、看待自己生長土地的視角。最後,拿起攝影機,用鏡頭記錄真實的中國。

 

作品在國際得獎卻被公安請喝茶

 

聞海從家鄉岳陽北漂到北京,再到成為獨立紀錄片導演的過程,朋友的提問給他很深刻的反省:「如果你來到北京是為了進入體制,那為何不留在岳陽就好」。回想自己的心路歷程:父母的照顧、大院文化、央視記者,這些都是體制內的事情,是他成長的一部份。央視的工作,讓他看見了中國社會的真實面。沉潛過後,他決定走到體制外,成為一位獨立導演,凝視著體制內形形色色的人。拍攝紀錄片的那幾年,讓聞海意識到自己正在成為「邊緣人」。

 

2008年是聞海踏上國際舞台的一年,《我們》參加威尼斯影展, 更多《我們》描述了當下中國知識分子的思考和寫作,但他們的行動也僅僅只於思考和寫作。聞海關注了他們在這個過程中的焦灼狀態。(以上註腳內容擷取自《在流放地的影像—聞海電影作品簡介》,p.199)並且獲得了「地平線單元」評委會特別獎。但是人在北京的他,卻常常被官方「找去泡茶」,漸漸地自己的內心出現了懷疑,電影本該是解放內心的想法,怎麼會變得越來越審查自己呢?這樣的心理轉變,緊張的環境,讓他萌生離開北京的想法。聞海先和朋友到雲南拍電影,出於警覺與擔心,他只負責拍攝,而不參與電影的企畫製作。因為只負責掌鏡,不涉電影的題材,比較不會被公安盯上。

 

但中國的大環境持續緊縮,隨著香港推出人才計畫,聞海就把生活重心從中國轉到香港。在香港那段日子獲得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的資助。在2013到2014年,應邀在香港大學新聞與傳媒研究中心撰寫《放逐的凝視──見證中國獨立記錄片》,並且幫忙香港中文大學的中國研究中心收藏中國的獨立紀錄片。另外,香港城市大學提供的剪輯空間,也讓他能安心創作。在香港七年,完成了四部電影、三本書,更認識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與他們共同成立了非政府組織「中國獨立紀錄片研究會」,策劃許多展覽與電影節,邀請中國的導演到香港分享相關的創作經歷。

 

聞海回憶道,自從2008年得獎後,並沒有大量製作新片。因為在北京經歷過的官方干預,消磨掉創造力,時時刻刻擔心敏感內容會被盯上。他認識到,拍攝多年的影片,必須重新吸取養分。在香港期間,活動給了聞海認識新朋友的機會,從這些人身上,聞海找到了新想法,讓他成長很多,拍攝題材也變得多元。聞海一群人把過去中國蒐集的素材移轉到香港重新處理、製作成新的電影,也協助其他導演進行電影攝影工作。在香港這段期間,聞海的身分從電影製作者,轉變成一個「中介者」,把中國相關的獨立電影和導演介紹到國外。

 

聞海紀錄片《在流放地》劇照。(圖片由作者提供)

 

2020年6月30日,中共在香港施行國安法,十二月香港中文大學的中國研究服務中心被劃歸圖書館,館藏四百多部中國獨立紀錄片被封存(編按:香港實施國安法後,原本扮演國際學術交流功能的中國研究服務中心遭到改組。研究中國法律制度的知名學者孔傑榮 (Jerome Cohen) 說該中心「不僅是一個研究中心,還是中國獨立學者與香港本地人和外國學者見面交流思想的地方。」 更多斯影,「港中大中國研究服務中心面臨『重組』,學者憂『中國研究的麥加』將不復存在,BBC中文網,2020年12月25日,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5441519)。作為主要推薦者的聞海,為此心痛不已。香港整體環境的惡化,促使聞海走向台灣。目前他跟台灣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合作,已典藏了五十多部中國獨立紀錄片。

 

在香港和台灣引介中國獨立電影

 

香港時期,聞海參與了獨立中文筆會。 更多獨立中文筆會 (Independent Chinese PEN Center),簡稱獨立筆會(ICPC),是全世界用中文寫作、編輯、翻譯、研究和出版文學作品之人士自由結合的非政府、非營利、非政黨的跨國界組織。獨立中文筆會由一批流亡中文作家和中國國內自由作家共同創立於2001年,同年在倫敦舉行的第67屆國際筆會代表大會上獲高票接納為國際筆會下屬分會。(引用自獨立中文筆會官網:https://www.chinesepen.org/)2014年香港爆發雨傘運動。隔年,台北舉辦「台北國際作家週」,獨立中文筆會作為協辦者之一,決定在台灣舉辦當年度的常年會議。筆會會長貝嶺邀請聞海來台,並在系列活動中放映聞海的作品《我們》。聞海回憶起第一次到台灣的感覺,台灣人的普通話讓他覺得親切;期間還遇見流亡海外的中國民運人士(王丹、吾爾開希等人)。2016年,聞海入選台北寶藏巖駐村藝術家項目,在台北創作三個月,在台灣許多大學舉辦獨立紀錄片放映和講座。2020年10月來到台灣後,因為疫情停留至今。

 

聞海目前住在師大附近一間朋友提供的平房,生活簡單,騎車去附近傳統市場買菜,逛二手書店,到河堤邊運動。閒暇之餘,時常和他稱之為「老師」的朋友學習新奇知識和瑜珈。這段時間,他深切感受到台灣文化的特殊性,一種包含美國、日本、東南亞、台灣、中國的各種揉雜特色。他期待在台灣的這段日子可以持續地學習和吸收這些養分。

 

聞海接受鄭志鵬、戴瑜慧訪談。(圖片由作者提供)

 

最後,聞海分享他自身對中國的期望:他認為中國很大,雖然統治者想將中國獨立於世界之外,但是現實上,中國大到沒辦法與世界脫節,許多國際事務不可能置身事外,而現今的中國(編按:指中國與西方國家發生矛盾,尤其是跟美國的對抗)仍與全世界有許多往來。聞海期望像他一樣,因為留學、工作、移民等原因流浪在海外的中國人們,可以持續努力透過影片、文字、或是各種活動,讓世界看見中國真實的樣子,同時也讓中國人可以看到世界的真正面貌,而非中國官方所餵養的片面資訊。

 

聞海導演體認到,中國的政治改革不可能一蹴可幾,需要透過每代人的持續努力。當越來越多中國人體會到自由的滋味,不管他們最後選擇爭取自由,或是其他生活方式,這些思想都能為中國人提供更寬廣的視野,以及對未來的不同想像,改變的力量也會越來越強壯。

 

聞海簡歷:

 

聞海本名黃文海,電影導演、策展人、獨立中文筆會會員。1996年起開始創作獨立電影,作品有《軍訓營記事》、《喧譁的塵土》、《夢遊》、《我們》、《殼》、《西方此去不遠》、《凶年之畔》、《喊叫與耳語》、《在流放地》等,多次獲得國際電影節獎項。出版《放逐的凝視:見證中國獨立紀錄片》(2016)。

 

2014年—在香港創辦「中國獨立紀錄片研究會」。

 

2016年—出版《放逐的凝視:見證中國獨立紀錄片》。

 

2017-2018年—在香港策畫「決絕:1997年以來的中國獨立紀錄片影展」。

 

2020年來台,與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合作,將典藏其收藏的五十多部中國獨立紀錄片。

 

2022年秋季,在社區大學開課:「從獨立紀錄片中了解中國」,網址:https://napcu.neticrm.tw/civicrm/event/info?reset=1&id=87.

 

※ 鄭志鵬是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戴瑜慧是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副教授,邱冠瑜(紀錄)和李佳諭(校稿)是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生。本訪談由國立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企劃,將刊登於《當代中國研究通訊》第33期。當代中國研究中心網址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