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蝸藤專欄:烏克蘭戰爭一週年 這些領袖令人敬佩

黎蝸藤 2023年03月02日 07:00:00
國際正義力量能堅持至今,有幾位領袖是需要重點表揚的。事實證明,在戰爭和危機的非常時期,領袖的作用是極端重要的。(美聯社)

國際正義力量能堅持至今,有幾位領袖是需要重點表揚的。事實證明,在戰爭和危機的非常時期,領袖的作用是極端重要的。(美聯社)

2月24日,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戰爭已經進行了一年。筆者在去年八月出版的專著《帝國解體與自由的堡壘——烏克蘭抗俄戰爭的歷史緣起、地緣政治與正義之辯》已經對這場戰爭的來龍去脈和是非曲直,做出詳盡的分析。

 

俄國發動的侵略戰爭是不義的,違反國際法的,也讓二戰之後好幾代人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進步的國際秩序,跌回到十九世紀的叢林法則之中。普丁發動戰爭的三大藉口:北約擴張「把俄國逼到牆角落」、烏克蘭是俄國歷史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烏克蘭是納粹政權,也都被證明均為虛妄之言。俄國在九月底發動的四州「歸俄公投」,更加完全撕去了國王的新衣,讓世人看清,這些詭辯說辭的背後都是俄國要赤裸裸地侵佔他國土地的口實。

 

「歸俄假公投」之後,侵略戰爭進入一個新階段。烏克蘭人民收復國土的決心不會變,抗俄共同體支持烏克蘭的決心也不會動搖,反倒是俄國自絕了退路。戰爭除了把俄國徹底趕出烏克蘭之外,沒有其他結局的可能。

 

2月23日,聯合國大會針對多國發起的烏克蘭問題決議舉行投票,譴責俄國侵略,要求俄國立即退出侵佔的烏克蘭領土。141個國家贊成,7國反對,32國棄權,大比數通過決議案。這是歐美亞太抗俄共同體在國際關係舞台再一次重大勝利。儘管這個決議沒有法律效力,但依然有強烈的政治意義。

 

一般而言,戰爭時間拖得越長,就越會讓人習慣,讓人疲倦,讓人接受這種「現實」,這種「現狀」,這樣就越會讓一些打著「和平」口號,卻喪失原則地呼籲「停火」的理論流行。更何況,烏克蘭在國際輿論上,面對的對手都是炮製輿論的好手:一個是以製造推銷假消息出名的俄國,一個是以詭辯邏輯排天下第一的中國。

 

很慶幸,這種情況沒有在烏克蘭戰爭中出現。國際社會沒有被這些假消息和詭辯邏輯騙到,依然站在正義的一方。聯合國大會的決議案,可見公理正義,尚在人心。

 

國際正義力量能堅持至今,有幾位領袖是需要重點表揚的。事實證明,在戰爭和危機的非常時期,領袖的作用是極端重要的。

 

首先,無可爭議,烏克蘭戰爭爆發之後,全球第一風雲人物,不是發動戰爭的普丁,而是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

 

平心而論,在戰爭爆發之前,澤倫斯基並不那麼令人看好。喜劇演員出身的他能當上總統,並認為是烏克蘭人「玩太大了」。他上任總統後任人唯親,也屢屢被質疑;當然這細想之下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他是政治素人,和圈內人不熟悉,圈內人也未必把他放在眼裡,不得大量用熟悉的自己人。他的內政也不那麼受歡迎,在戰前支持率跌到三成左右。關鍵是他戰前對戰爭的判斷完全失準,一度還附和普丁的「西方渲染戰爭氣氛」的言論。

 

但是在開戰之後,澤倫斯基完全像換了一個人。身為總統,在俄軍氣勢洶洶地直撲基輔要抓拿他的時刻,他沒有退縮,沒有逃跑,沒有當流亡政府,沒有投降,而是堅守在基輔直播抗戰,鼓舞人心。所謂「一將無能 累死三軍」,相反,澤倫斯基自己頂住了壓力,沒有一擊即潰,烏克蘭合法政權還在抗戰,整個國家也有了主心骨。這完全打破了普丁速戰速決的設想,烏克蘭抗戰至今。

 

我們對比阿富汗。那個不成器的總統,在塔利班進逼喀布爾的時候,就率先拋下軍隊,拋下人民,帶著美金坐飛機逃亡。於是整個阿富汗民選政權一下子兵敗如山倒,塔利班兵不血刃就佔據了首都,釀造了美國撤兵一團混亂下的喀布爾悲劇。至今,阿富汗人民,尤其是廣大女性,在塔利班統治下被剝奪了教育和工作的權利,二十年的解放和進步的成果化為烏有。澤倫斯基和阿富汗總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澤倫斯基更令人矚目的地方,是有空前強大的交際、表演、演說和社交媒體動員能力。自從開戰之初,他在任何情況下亮相,都一直身穿軍綠色的軍裝背心或軍裝大衣。這不但成為他和整個烏克蘭的鮮明形象,提醒了國際社會烏克蘭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還寓意了烏克蘭抵抗到底的決心。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被侵略的國家的元首應該是一臉可憐兮兮的到處低頭求援的樣子。澤倫斯基完全顛覆了這種刻板形象。他用盡一切方法在各種場合發表演講,義正嚴辭地要求國際社會支援烏克蘭。他成功地把「懇求」,變成了「要求」。其精妙之處,不是主打宣揚烏克蘭人民有多慘(他當然也說這個),而是反覆強調烏克蘭人民不但是為自己作戰,還是為整個歐洲乃至整個自由世界作戰。有人對「西方把澤倫斯基捧為領袖、太上皇」,感到不可理喻。其實,沒有人能把他「捧到」這個位置。而是澤倫斯基能找到這個關鍵的點。

 

澤倫斯基用盡一切方法在各種場合發表演講,義正嚴辭地要求國際社會支援烏克蘭,成功地把「懇求」,變成了「要求」。(美聯社)

 

澤倫斯基的演講能力非常了得。他的母語不是英語,英語說得比較慢,但他在美國國會和英國下議院的發言,都是一開口就能抓住人。至於他的社交動員能力就更不用說了,當喜劇演員出身的,社交傳媒怕過誰?

 

可以說,澤倫斯基在和平時期最多算是一個平庸的總統,但到了烏克蘭戰爭這種生死時刻,他就是烏克蘭人民最好甚至是唯一的選擇。

 

鑑於澤倫斯基對領導烏克蘭抗戰以及捍衛自由的貢獻,筆者認為他完全有資格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事實上,也有很多人發表公開信,支持澤倫斯基獲獎。

 

其次,美國總統拜登。

 

拜登上任以來,政策爭議頗多。在美國現在兩黨鬥爭激化之下,拜登的政策更是處處被挑剔。然而,拜登的政策儘管不是盡善盡美,在國際關係上處理的沈穩和老練,卻不得不令人稱道。

 

拜登上任以來第一次「失敗」就是阿富汗撤軍,但客觀而言,這責任不在他。撤軍的協議是川普簽的,美國退出阿富汗更是朝野大都贊成的事,拜登還把撤軍日期推後了。至於撤軍後阿富汗政府軍如此一潰千里,主要是阿富汗總統和軍隊的問題以及美國情報系統的嚴重錯判。在阿富汗機場危機中,拜登一方面做出了派兵增援堅守機場的決定,一方面又堅持按時撤軍。這是最好的處理方法。

 

到了烏克蘭危機,拜登一邊和普丁周旋,一邊「先聲奪人」,主動放出俄軍將要大舉進攻的情報,這有效地減低了俄軍進攻的突然性。在開戰後,拜登帶領的美國幾乎不計成本地力撐烏克蘭。烏克蘭力量有限,能撐到現在全憑在美國帶領下,歐美亞太抗俄共同體的這股正義力量的全力支持。拜登居功至偉。

 

拜登力撐烏克蘭的同時,還早早意識到這是一場持久戰。當今之世,魔長道消。美國既要支持烏克蘭,又要避免和俄國全面對抗以保護歐洲特別是避免核戰,還要提防其他勢力蠢蠢欲動。任務不可謂不艱鉅。至今,拜登依然很好地走在這個平衡點之上。

 

很多台灣人嘲笑拜登是「老糊塗」、「拜稀宗」、「老人癡呆」,嘲笑拜登騎單車摔倒、口齒不清、上樓梯滑倒…然而,拜登年紀大,活動機能身體機能有所下降並不值得嘲笑,關鍵是,拜登的外交經驗和智慧,完全配得起國際社會對美國總統這個國際領袖的期望。試想,國際正義力量若不是有這麼一位堅決站在正義一方,堅定支持盟友的「大統領」,哪裡能堅持到今天?

 

強生是大國領袖最早訪問烏克蘭的一位,還兩度到訪。(美聯社)

 

第三,英國的首相,無論是之前的強生還是現在的蘇納克,都一直站在支持烏克蘭的第一線,展現了大國的擔當,令人刮目相看。

 

強生是大國領袖最早訪問烏克蘭的一個,還兩度到訪。英國的到訪給烏克蘭人民以極大的鼓舞。強生也成為與澤倫斯基私人關係最好的大國領袖。

 

強生之後的蘇納克,在當時與特拉斯競爭首相之際,被人們認為是「外交軟弱」的一方。然而,他上任之後表現令人刮目相看。英國不但邀請澤倫斯基訪問倫敦,還不懼俄國的威脅,率先承諾給烏克蘭支援主戰坦克。

 

英國此舉意義重大。此前,無論美國還是歐洲,都還對是否供應烏克蘭重型「進攻性」武器態度猶豫。蘇納克的承諾為支援重型進攻性武器打開了缺口。此例一開,各國支援主戰坦克的承諾陸續有來。更重要的是,現在就連支援長程導彈和戰鬥機,都已經提上議程,再也不是禁忌。

 

第四,北約秘書長史托藤伯格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美國雖然是抗俄共同體的「帶頭大哥」,但很多工作,美國出面做並不得心應手。英國儘管已退歐盟,但作為歐州一部分還可以用歐洲國家的身份積極推動。這樣才能有力地擔當美國無法勝任的角色。

 

然而,要論這種角色,北約秘書長史托藤伯格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起到的作用更大。兩人作為跨國組織的負責人,也同為歐洲人,對歐洲影響更大。而他們也一直為說服和協調盟國更好地支持烏克蘭奔走。史托藤伯格在協調北約國家如何在武器上支援烏克蘭貢獻良多,也積極推動瑞典和芬蘭加入北約。他更高瞻遠矚,積極推動北約和亞太抗俄共同體之間的聯繫。馮德萊恩則在政治層面努力協調盟國。在統一歐洲對能源應對、推出對俄羅斯的制裁方案、安置烏克蘭難民、以及支援烏克蘭民生等方面勞心勞力。很難想像有誰能比他們做得更出色。

 

北約秘書長史托藤伯格(左)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右)都堅決站在支持烏克蘭的陣營,成為國際抗俄共同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聯社)

 

第五,遠東的兩位領袖,日本的岸田文雄、韓國的尹錫悅的作用也不可忽視。

 

作為遠東國家,日韓兩國本來和烏克蘭關係並不太密切,大可袖手旁觀。然而,這次兩國都堅決站在支持烏克蘭的陣營,成為國際抗俄共同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兩國的加入,大大拓展了支持烏克蘭陣營的多樣性和代表性。這樣,支持烏克蘭的國家不再局限於「白人國家」或「西方國家」。

 

日韓兩國支持烏克蘭不是沒有風險的。眾所週知,金正恩統治下的朝鮮,正是國際社會上臭名昭著的「挺俄四醜」之一。朝鮮不但在聯合國投票都投反對票,向俄國「雇傭軍」瓦格納集團供應武器,據傳還派出成建制的志願軍到烏克蘭參戰。而在遠東,朝鮮更對日韓連番恐嚇,不斷試射導彈,和排出「皇妹」金與正連番說狠話。日韓兩國毫不退縮,實在難能可貴。

 

烏克蘭抗戰之路既艱苦,又漫長,但相信,正義終將戰勝歸來。而且,烏克蘭的勝利,也將會是俄國人民的勝利。我們也期待,俄國人民也能迎來轉型正義的那天。

 

※作者為旅美學者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