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胎內記憶」理應是台灣情愫 怎會是中國情懷

蔡嘉凌 2023年04月03日 07:00:00
馬英九出生在香港,成長在台灣,他的原鄉是提供養分讓他長大的台灣,但他的「胎內記憶」卻是中國情懷。(馬英九辦公室提供)

馬英九出生在香港,成長在台灣,他的原鄉是提供養分讓他長大的台灣,但他的「胎內記憶」卻是中國情懷。(馬英九辦公室提供)

3月27日,72歲的馬英九終於第一次雙腳踩在他思思念念的中國土地上。「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受訪時表示,此行對馬英九確實意義重大,彷彿想回到母親子宮般的鄉愁,那感覺每個人都有,但馬英九似乎更強烈。

 

的確,子宮是每個人的原鄉,然而,馬英九是1950年7月13日出生在香港,成長在台灣,前者,當時還沒歸還中國,後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沒管過一天半日,所以,他的原鄉是提供養分讓他長大的台灣。如此,馬英九的「胎內記憶」(fetal memory)理應是台灣情愫,怎會是中國情懷?

 

根據研究「強迫移民」的「倫敦大學亞非學院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的「移民與離散研究中心」(Centre for Migrant and Diaspora Studies)副所長塔妮雅.凱撒(‪Tania Kaiser)受訪時的說明,這種情懷是種「傳承的記憶」。

 

凱撒博士說,她在烏干達西北部的一個難民營做研究時,與逃離南蘇丹內戰的家庭交談之過程中,發現他們談論祖國是那麼地充滿熱情和愛,敘說著一個又一個家鄉土地如何肥沃、山林資源如何豐富的故事,不是他們當下落腳的地方所能比擬,儘管他們被迫離開家鄉的原因是祖國的情況極其可怕。

 

忽然間,凱撒博士也意識到,說故事的一些人根本不可能記得他們所描述之流亡前的生活與經歷,因為當時他們的年紀還非常地小。她聽到的,不是他們的回憶,而是從他們父母和長輩那聽到的故事和觀點,這些回憶,已成為一種「傳承的記憶」。他們之中,有五分之一,已流離失所20多年,五分之四的人也至少超過5年,隨著時間的過去,在難民營中,產生了一種思鄉的文化和語言。凱撒博士說,她最後理解到,他們的故事敘述比客觀事實還來得重要。鄉愁,已成為他們的文化,塑造了那些故事。簡言之,那些故事就是他們的鄉愁。

 

場景換到亞洲;因中國內戰,迫遷至台灣者,中國當然就是他們的鄉愁,他們對中國的記憶與感情,不只馬英九們,連所有住在台灣的人都一起在歷史、文學、戲劇、音樂等方方面面上,承接中國記憶。但,別人的記憶,絕對敵不過自己親身的生活經歷與真實的感情,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本來就與中國毫無瓜葛的原住民,或者家族早已在台灣落地生根好幾世代的人,甚至連不少隨著中華民國移居至台灣的人和其後代,都自自然然地,與中國鄉愁分道揚鑣,中國是原鄉的故事,逐漸只留在馬英九們和他們部分的後代。而這,應讓馬英九感到焦慮,最後,走上了「溯源+交流」之路,把過去對中國的批判、追悼六四,都放在一旁,而「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也換上「和平奮鬥,振興中華」。

 

這新的故事,新的鄉愁,不只不迷人,還遠不如舊鄉愁動人,但馬英九仍必須述說,因為,台灣人豈止走自己的路而已,還有了自己的鄉愁,中國只是他國,連夢土都不是,所以,中國是原鄉的故事必須再創造(溯源),而且最好建立起可以永續述說新故事的條件(交流),帶著30位台灣年輕學子踏上中國,就是馬英九的力挽狂瀾,欲創造更多中國鄉愁的序幕。

 

只是,儘管台灣人心胸再開放,有多願意認識或接納外來的文化,但對於反人權、不自由之共產中國的故事,怎可能接受或欣賞,就算避談這些,轉移焦點至文化、經濟、科技來掩飾或忽視中共的暴行,但共產中國的真面貌早已深植人心,更別說,中國的「強」,也其實空洞空虛,說服力弱,所以中國故事一直在台灣沒有太大的市場。怪的是,馬英九們似乎都不這麼認為,近來甚至還更積極美化或配合中共的謊言。終究,馬英九一馬當先,在3月30日拍手稱讚「中國防疫有成,是對整個人類的貢獻」,成了為中國背書與美化的教主。

 

這就是將「身分認同」放在「是非」之上的悲哀與悲傷,才會在惡魔面前自願交出靈魂,卻把它當成鄉愁。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現居紐約。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