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芳專欄:全球經濟下個課題──中國供給過剩

蔡明芳 2024年02月29日 07:00:00
歐盟認為中國廉價電動車「泛濫」歐洲市場,已對歐洲電動車行業構成威脅。(美聯社)

歐盟認為中國廉價電動車「泛濫」歐洲市場,已對歐洲電動車行業構成威脅。(美聯社)

近年來,在國際供應鏈重組趨勢下,中國的外人直接投資已大幅減少,加上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的債務危機,中國的受雇勞工一方面面對就業市場的需求降低,二方面面臨房地產開發商無法履約交屋的問題,中國經濟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已出現通貨緊縮的問題。根據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在今年2月18日發布的數據指出,去年中國國際收支的直接投資負債(direct investment liabilities)增加330億美元,較2022年大減82%,中國新增外國投資降至1993年以來最低。中國今年在反映通貨緊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為-0.8%,較去年12月的-0.3%,通貨緊縮的問題更為嚴重。

 

在中國經濟面臨外人直接投資大幅減少,需求不足所產生的通貨緊縮更為嚴重下,中國國內廠商目前正面臨供給過剩的情況。在中國部分科技產業面臨美國科技出口管制的當下,部分未受到管制的產業可能吸引許多廠商爭相進入(例如,電動車市場或電池市場)此時,若這些廠商的技術能力都接近,則該市場的競爭程度將變得非常激烈。若國內市場需求不足,則該產業即可能面對供給過剩的問題。在供給過剩情況不嚴重或市場需求會逐漸增加時,則供給過剩應可以隨著時間拉長而逐漸減少。然而,若國內市場的需求持續降低或無法預測其需求能否增加,則供給過剩將可能使得廠商的資金流入不足,導致廠商的營運資金流動性短缺或倒閉。在中國經濟持續衰退與發生通貨緊縮的情況,中國廠商面對供給過剩的情況將更為嚴重。

 

一旦中國產業面臨供給過剩且存貨去化時間不確定時,這些廠商就可能採取「低價」策略將產品出口至其他國家。雖然中國廠商傾銷產品至全球市場極為常見,但是,與過去不同的是,中國近期的消費、投資與就業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尚未看到復甦的可能。換句話說,中國傾銷產品的規模應會更大。當全球市場需求已因通貨膨脹而下滑,高利率政策使得廠商籌資成本增加,多數廠商面臨的營收下滑是相當明顯的。若中國廠商因供給過剩而傾銷產品至他國市場,則被傾銷國廠商的營收將因價格競爭激烈而進一步降低,甚至導致廠商倒閉與失業增加。

 

以電動車為例,歐盟認為中國廉價電動車「泛濫」歐洲市場,對歐洲電動車行業構成威脅。歐盟已於去年10月宣佈正式開展對對中國進口純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以決定是否開徵反傾銷關稅。一直以來,中國透過補貼的非市場經濟做法持續令美國關注。尤其中國廠商供給過剩問題可能因中國經濟衰退,而更為嚴重。為此,美國財政部副部長艾迪耶摩(Wally Adeyemo)在近期也指出,中國電動車、太陽能板、鋼鐵和鋁等產業,均有生產過剩問題。今年二月的美中經濟工作小組會議中,美國也特別正視生產過剩對其產業的影響。

 

最後,雖然歐盟與美國已開始注意中國部分產業供給過剩的問題,但是,在中國經濟持續衰退的當下,中國政府一方面要持續補助廠商生產以維持就業市場的穩定,二方面又有國內通貨緊縮的衝擊,美國與歐盟要藉由貿易政策來反制中國傾銷所需花費的成本會較過去更大。即使美國與歐盟可以降低中國產品傾銷對其經濟的傷害,但是,中國產品傾銷至世界其他國家的比例也會提高,對各國的產業與就業市場的衝擊將會擴大。

 

若要降低中國產品供給過剩對全球經濟的衝擊,則跨國合作的必要性將會提高。這應是美國財政部長葉倫要在巴西舉行的G20財長會議中,與各國合作夥伴討論中國產能過剩問題的主因。

 

※作者為淡江大學產業經濟與經濟學系合聘教授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