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漣:中國與西方之間的衝突焦點究竟何在?

何清漣 2024年03月10日 07:00:00
西方各大工業國能在多大程度上忍受中國產品如同潮水般地湧入,擠垮本國企業,實於國家利益有關。(本報製圖)

西方各大工業國能在多大程度上忍受中國產品如同潮水般地湧入,擠垮本國企業,實於國家利益有關。(本報製圖)

1990年代開始的全球化,主要成果就是將中國納入世界經濟體系,使中國抓住機會成為「世界工廠」。這一進程中,美歐等國從全球化中有得有失,只有中國卻成了全球化的淨得利者。時至今天,卻演變成「全球化要去中國化」,這究竟是政治制度異質引發的不相容,還是經濟競爭加劇導致的利益衝突?時至2024年,答案已經浮出水面。

 

中國與西方國家之間關係的變化起於何時?

 

中國加入全球化進程的標誌性事件,是1980年5月1日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是謂「001號」合資企業)。這40多年可分為兩個階段,前30年,西方社會對中國持歡迎開放態度,中國得以加入WTO。2010年,中國GDP總量達5.8萬億美元,趕超日本(5.47萬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這一年開始,歐美一些國家認為中國已經不再是發展中國家,紛紛取消了對華援助,希望中國開始坐到前排(發達國家的行列),履行大國責任。而中國這時的表現是:要求權利時,要坐在前排;要履行責任時,則退居到後排(發展中國家)。

 

中美衝突的焦點並非意識形態,但經濟利益的衝突卻日益尖銳,並被美國提升到國家安全層面。(美聯社)

 

這段時期中國與西方產生的摩擦,人們只關注到政治因素:西方希望經濟發展促進中國民主化落空,中國在國際社會採取咄咄逼人的姿態,從表示要融入國際體系變成要成為國際規則制訂的參與者,中國外交官在2009年夏威夷SPEC峰會上表態稱「如果不是中國制訂的規則,中國沒必要遵守」,就是對西方的公開叫板。但另一個更重要的因素卻被忽視,那就是中國與西方之間嚴重的貿易失衡,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貿易順差國家。只是在2000年代,由於中國的GDP規模還不是太大,相比所得,這種失衡還可以忍受。但隨著中國的貿易順差逐漸加大,2019年美國總統川普發動對華貿易戰,公開將解決美國對華貿易逆差當作重要目標之一;時至今日,這已經成為一個公開挑明的問題。

 

西方對中國的不滿內容逐漸明確化

 

前30年,世界對中國成為「世界工廠」持歡迎態度,因為西方各國都認為按照國際分工理論構建的全球化秩序,中國作為一個後發展國家,技術水準極低,土地、人力都極便宜,正好承接西方早已視如雞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這樣一個處於產業鏈技術末端的世界工廠、一個有十幾億人口的商品市場,足夠容納西方的資金與各種商品,對美國充當第一推手的全球化極為有利。尤其是西方2008年陷入金融危機及其餘波之中時,中國政府投入五萬億+數十萬地方資金配套,發展房地產業,從而成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費國與鐵礦石進口國,這種身兼資源需求國與龐大市場的國家,幾乎在全世界都是不二之選。

 

但中國絕對不滿足處於世界產業鏈低端,想要生產高端產品,與西方工業大國一爭雄長。2015年,中國國務院出臺《中國製造2025》,宣稱要加快機械、航空、船舶、汽車、輕工、紡織、食品、電子等行業生產設備的智慧化改造,提高精准製造、敏捷製造能力。這個計畫後來成為美國總統川普對華發動貿易戰的核心理由,認為中國用從美國偷去的技術發展上述產業,讓美國在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是對美國利益的嚴重傷害。他好幾次引用美國智慧財產權被盜問題委員會(Commission on the Theft of American Intellectual Property)一份報告中國資料:中國仿冒、盜版以及盜竊商業機密等與侵犯智慧財產權相關的行動,每年給美國經濟造成的損失在2,250億美元至6,000億美元之間。

 

中國希望成為什麼都能提供的「亞馬遜」

 

美國採取的一系列行動,逼迫北京在2019年放棄了《中國製造2025》,但中國很快不事聲張地成立了規模為210億美元的「國家製造業轉型升級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對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和電力裝備這三個領域進行投資,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增加中國的出口產品庫,電動汽車只是其中一項。這個早在五年前就開始啟動的再實業化過程,我概括為「中國經濟脫虛向實」,曾寫過兩篇文章《中國行業整頓的即期目標:脫虛向實》(大紀元, 2021-08-13)、《中美先後想明白:實體經濟不能丟》(RFA,2023.07.11)。這個過程,西方人大概到了2023年末才算看明白。

 

現階段,中國經濟再平衡處於調整的陣痛時期,政府不允許銀行再注資房地產,被要求大規模地支持工業生產。就在《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這些美國主流媒體還在樂此不疲地批評習近平放棄拯救房地產經濟之時,一些敏銳的記者已經看到危險正在逼近,隨著房地產投資的崩潰削弱經濟增長,執政的中共更加倚重製造業(儘管這些製造業企業已經不盈利),多篇分析都談到中國將與世界在製造業產品方面發生激烈競爭:

 

1月8日,彭博社發表《中國力爭成為世界「亞馬遜經濟」》,其中提到一件事情非常值得注意:美國智庫馬可波羅(Macropolo)的聯合創辦人達米恩·馬(Damien Ma)去年在北京與一位中國高級別的政策制定者會面,後者表示:「中國希望成為各國的亞馬遜——亞馬遜是萬能商店,中國希望成為‘萬能製造’國家」 ,「我們的願景是將完整的供應鏈引入中國。」中國人民銀行前副行長朱民在去年11月的一次講話中用一個簡單的公式總結了新方法:「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正在從『投資+住房+出口』驅動轉變為『內需+製造業+碳中和驅動』」,並稱「這是一個長期的結構轉型。」

 

中國想成為世界的「亞馬遜」,就意味著必然擠佔西方國家現有市場份額。(美聯社)

 

持這種看法的並不只有美國。法廣2024年1月23日的文章《中國加速工業投資:全球宏觀經濟平衡的重大風險》引述法國《世界報》評論員斯蒂芬·勞爾(Stéphane Lauer)一篇專欄文章的觀點,其實就是關於中國加速工業投資是全球宏觀經濟平衡的重大風險。他表示,由於中國未能轉向更注重國內消費的經濟模式,北京將賭注押在製造業產品的出口上。生產過剩危機可能會導致國際緊張局勢的加劇。

 

西方的忍耐力是有限的

 

中美衝突的焦點並非意識形態,美國也多次表明,不再試圖改變中國的政治制度,但經濟利益的衝突卻日益尖銳,並被美國提升到國家安全層面。

 

中國無法改變資源與市場兩頭在外的經濟屬性。以前中國發展房地產業,成為世界最大的資源、能源進口國與奢侈品最大消費國,西方是這一模式的最大受益者。但現在中國房地產業已經陷入不可逆的衰落之中,中國改變投資模式,資本投資占GDP的42%以上,是美國的兩倍,而中國的消費只占GDP的37%左右,是美國的一半。中國國內專家推算,未來十年,中國在全球製造業中占比的增長速度將是其GDP在全球占比增速的兩倍,是其消費在全球占比增速的三到四倍。據彭博社文章分析,中國製成品幾乎一半需要出口,其順差占世界GDP的2%,歷史上只有美國在二戰結束時達到過這樣的水準。

 

中國想成為世界的「亞馬遜」,就意味著必然擠佔西方國家現有市場份額,由於中國人力成本遠低於西方,面對中國相對低廉的產品競爭,西方各國為了保護本國廠商與市場,正在高築貿易壁壘。中國歐盟商會名譽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在接受《華爾街日報》(2月9日)採訪時表示,「2024年將是產能過剩之年。……在風力渦輪機和太陽能電池板領域,所有企業都在虧錢。在汽車領域,一家公司賺錢,其他100家公司賠錢。」與2001年中國加入WTO之後的十年相比,形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西方各大工業國能在多大程度上忍受中國產品如同潮水般地湧入,擠垮本國企業,實於國家利益有關。(本文經作者授權刊出,原出處

 

※作者為中國湖南邵陽人、作家、中國經濟社會學者。現今流亡美國,曾任職於湖南財經學院、暨南大學和《深圳法制報》報社。長期從事中國當代經濟社會問題研究。著有《中國:潰而不崩》、《中國的陷阱》、《霧鎖中國:中國大陸控制媒體大揭密》等書。

 

關鍵字: 全球化 去中國化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