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對台臨界威懾與灰色地帶行動

沈明室 2024年03月24日 01:00:00
中共灰色地帶行動可能來自軍隊,也可能來自非軍隊的民兵或武警。(資料照片/攝影:李景濤)

中共灰色地帶行動可能來自軍隊,也可能來自非軍隊的民兵或武警。(資料照片/攝影:李景濤)

一、兩者定義

 

有學者主張,在總統選舉過後,中共將對新總統賴清德採取臨界威懾的戰略。強調「老共對這點非常熟悉,到今天還沒有越過那條線,在還沒越過那條線之前,中共還會玩很多花樣」。事實上,臨界威懾主要源自於核子反應的專有名詞,是指核子反應爐中消耗的中子數等於分裂產生的中子數,就是一種臨界狀態。如果分裂的中子數大於形成的中子數,表示已跨越進入核爆。因此,臨界指的是瀕臨爆炸之前的狀態,如果跨越臨界值,就進入核爆狀態或戰爭狀態。威懾本來是中共用語,等同於西方的嚇阻。臨界威懾就是極盡各種威懾壓力,以迫使敵方退讓或投降,如果敵人不妥協,只要稍微升高威懾程度,就會進入戰爭狀態,藉此迫使對手屈服。北韓過去常用的核武試爆,也就是利用臨界狀態所進行的「戰爭邊緣策略」。

 

灰色地帶行動範圍比較廣泛,主要是指從靜止的和平狀態到動態戰爭狀態之間的灰色地帶行動。換言之,一個國家為了達成目的,但又不想擴大成為戰爭,對敵方所採取的各種脅迫、騷擾及混亂的行動。灰色行動有時以軍隊執行非戰爭的軍事行動,對目標施壓。如中共飛機船艦進入台灣海峽中線或防空識別區的行為;有時也會以民用資源或是民間人士對敵人進行軍事騷擾行為,讓對手基於國際人道法或接戰規則,不敢使用軍隊或以武力反擊。如中共以偽裝成漁民的海上民兵,阻擋菲律賓對坐灘軍艦馬德雷山號(BRP Sierra Madre)進行運補等。另外,如金融、經濟、病毒、心理、認知作戰、銳實力等擾亂政府與軍隊的行動,也被稱為灰色地帶行動。

 

二、執行方式

 

臨界威懾原本用於核武威懾,如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威脅美國或北約如直接介入俄烏戰爭,將會使用核武反制,就是非常明確的臨界威懾。但其底線與標準常常隨著情勢發展而變化。例如,除了直接介入之外,過去曾警告如果美國及北約支援的武器攻擊俄羅斯本土,俄羅斯也會使用核彈。美國及北約雖然擔心俄烏戰爭從傳統戰爭惡化成為核戰爭的可能性,但可以看的出來,正因為俄羅斯擔憂美國及北約直接介入烏克蘭戰爭,才會不斷強化臨界威懾。簡言之,要執行臨界威懾必須要有可靠及威力強大戰略性武器,才會有臨界的效果。如果敵方無法有效反制這種戰略性武器,臨界威懾的效果越好。

 

其次,臨界威懾的重點在威懾,要避免威懾失控成為相互保證摧毀的核武大戰,除了具備可信軍事能力之外,如何傳達或避免錯誤傳達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有足夠的軍事能力,並有把握可以在衝突中贏得戰爭勝利,臨界威脅可以成為戰爭爆發前的最後警告,在警告不成後,有能力立即發動戰爭,並以勝利結束戰爭。

 

灰色地帶行動因為手段繁多,又可以臨時叫停,恢復正常狀態,常常成為兩國情勢升高後常常使用的工具。執行方式有兩種,主要以行為者身分為標準,區分軍隊與非軍隊的灰色地帶行動。換言之,執行主體可以是軍隊或非軍隊的海警、公安或民兵。由於中共海警已經納歸武警管轄及指揮,武警又接受中央軍委的指揮,在法律上也可以視為軍事行動。軍隊執行灰色地帶行動比較容易成為臨界威懾行動,因為軍隊除了實施非戰爭軍事行動外,也可以視狀況變化,擴大成為戰爭性軍事行動,藉灰色地帶行動,爭取軍事優勢,創造有利戰略態勢,贏得戰爭勝利。

 

非軍隊執行灰色地帶行動主要以任務目標為主,可以搭配軍隊執行,也可分階段實施,先由民間或準軍隊執行,在進入瀕臨狀態時,交給軍隊執行。但如果要從灰色地帶行動轉換成為戰爭軍事行動,需要在統一指揮下,由不同政府部門及軍民單位的整合。另外,這些灰色地帶行動可能早已成為這些準軍隊或民間單位的例行任務,只要機會來臨,無須經過最高上級命令,逕自執行。如果有擴大成為衝突的可能時,也可以不待命令的自主性停止。

 

從2022年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中共所舉行的大規模演習可以看出,中共對台灣政府機關的網路入侵、便利商店電視螢幕的惡性攻訐、海警船隻的騷擾、中共媒體及網路社群的假新聞,都在搭配中共對台軍事演習的行動。就程度上而言,在認知戰行動之後,中共火箭軍對台灣周邊目標區的發射,就是升高軍事壓力的最好例子。因為中共目的仍在警告美國及脅迫台灣,沒有使用核武及更精密的戰術飛彈,仍不算是臨界威懾。因為稍有疏失可能就會跨過臨界值,成為美中之間的衝突。台灣對此非常謹慎,除了嚴密監控之外,沒有輕率的以武力反制;中共本身也非常克制,到警告目的後即停止。避免失控後,成為美中之間的軍事衝突。

 

三、對我影響

 

(一)打擊民心士氣

 

臨界威懾是在藉威脅使用戰略性武器,迫使對手妥協退讓,如果面對臨界威懾,毫無反制作為,造成全國民心士氣低落,軍隊缺乏抵抗意志,將使敵人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輕易達成作戰目標。

 

(二)造成軍隊疲乏及戰力耗損

 

中共慣用灰色地帶行動,進入海峽中線及防空識別區,使國軍必須嚴密監控,或派機艦尾隨監控。長此以往,不僅作戰人員承受很大的壓力,萌生離退想法,國軍飛機船艦在料件及補保維修耗費許多資源,縮短武器系統的壽期。這也是中共執行灰色地帶行動的目的,即使中共也會面臨裝備耗損及後勤問題,未達政治目的仍會持續類似行動。

 

(三)發展反制常規武力與不對稱作戰的兩難

 

面對中共軍力,在資源有限下,台灣不宜只偏重發展對稱性兵力,反制中共的大型船艦及核武。可以思考透過創新與不對稱的武力,有效嚇阻中共入侵,或贏得海上及灘岸的作戰行動。但面對中共核武臨界威懾,台灣已宣布不發展核武,缺乏有效戰略性武器,只能憑藉傳統武力。在傳統戰爭方面,面對中共在灰色地帶行動騷擾,台灣又必須擁有先進大型武器平台,才能反制中共來自空中及海上的騷擾與脅迫。如果沒有新一代戰機及大型船艦,可能無法有效嚇阻或驅逐中共機艦的強勢進逼。同樣在預算有限情況下,很難同時發展傳統武器及不對稱戰力,必須針對軍事威脅取得平衡。

 

在資源有限下,台灣不宜只偏重發展對稱性兵力。(資料照片/軍聞社提供)

 

四、因應作為

 

(一)強化軍隊與人民對臨界威懾與灰色地帶行動的抗壓性

 

不管是臨界威懾或是灰色地帶行動,都企圖以低強度衝突的方式,震懾對手人民士氣與抵抗意志,取得軍事作戰之前的政治心理優勢。中共的統戰或是三戰也是基於類似的目的發展而成。一般人民會注重個人生命財產的安全,但未必會去思考國防安全與個人安全的因果關係。應該教育人民國家或軍隊對於最壞狀況,如果已經做了最好的準備,並適時展現相關能力與資源,必然會得到人民支持。在具備足夠軍事能力,而且軍民團結一致對外下,可以強化軍隊與人民對臨界威懾的抗壓性。

 

(二)整合軍民面對灰色地帶的資源及反應

 

中共灰色地帶行動可能來自軍隊,也可能來自非軍隊的民兵或武警。基於國際法與資源限制,國軍無法全數以軍隊能力加以反制及因應,必須結合軍民資源與功能,在既有指導綱領或標準作業程序下,共同處理中共灰色地帶行動。例如,在台海M503航線偏移事件中,民間航管單位、國軍戰管單位、海空運業者的整合非常重要。在近期金門非法漁船沉沒案中,金門守軍、海巡、航運單位、陸委會、海基會等單位,必須在既有的機制中,很快思考法律依據、相關情報、潛在威脅及反制能力,整合出有效因應作為。

 

(三)以戰略清晰及偵察嚇阻降低灰色模糊的效應

 

因為模糊及灰色企圖造成威懾效果,讓如何掌握敵人明確行動與實際意圖非常重要。如果能夠透過偵察方式,了解對手相關行動的臨界值,可以沉著的掌握最後決策時機點,使對手露出不想超越臨界值,因而爆發戰爭。同樣在灰色地帶行動方面,如果其目的只是在騷擾或測試,只要嚴密監控及適時驅離即可。如果對手想要升高規格,從其後續部署及運用就可看的出來。因此,如何表達戰略意圖,並且表明最後底線,可讓對手得知測試的臨界值,藉此避免衝突。若能透過衛星、空偵、國際分享的方式,了解中共行動部署,可降低對手藉模糊創造恐嚇與威懾的效應。

 

※作者為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本文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本評析內容及建議,屬作者意見,不代表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立場)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