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晶圓製造優勢 重塑台灣經濟發展策略與全球地位

陳勇維 2024年04月10日 07:00:00
半導體產業將會左右AI工業革命的發展,未來AI的發展甚至量子運算將會與半導體產業密不可分。(美聯社)

半導體產業將會左右AI工業革命的發展,未來AI的發展甚至量子運算將會與半導體產業密不可分。(美聯社)

半導體產業從IC設計、IDM、EDA設計工具、IP矽智財、晶圓代工、封測、設備、材料這幾個產業大項中,美國掌握全球40%半導體產業,台灣僅佔18%,其中10%為晶圓代工以及封測,是整個半導體產業中最重要且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2023年台灣晶圓代工佔全球46%,其中台積電在先進製程居於全球領先地位佔全球68%。在今年NVIDIA輝達發表BlackWell晶片後,正式宣告AI將帶來新的工業革命,而半導體產業將會左右AI工業革命的發展,未來AI的發展甚至量子運算將會與半導體產業密不可分。

 

台灣勞動人口結構無法滿足半導體人力需求

 

台灣半導體產業成功的關鍵在於人才的培育,台灣土地狹小,缺乏天然資源,但台灣的優勢就在人才資源,這也是台灣國家競爭力的核心所在。另一個關鍵在於台灣的地理位置,台灣處於西太平洋第一島鏈的中心位置,北銜日、韓兩大經濟強國,再往北更通向北美洲的加拿大與美國,南接東協十國、印度、澳洲等新興國家。因此當晶圓製造成為台灣的主場優勢時,台灣有足夠的環境,運用地理位置,朝向國際人才培育跨國技術合作的規劃,成為印太地區的半導體、AI產業中心的高階人才聚集地。

 

然台灣進入少子化,將會是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隱憂,近五年出生率從2018年約18萬人降到2022年的13萬8千餘人,而過去五年,台積電人力需求從5.1萬人至2022年成長到7.6萬人,整個半導體產業需求人力,也從22萬人成長至30萬人,依據國發會的統計資料顯示25-54歲之間的勞動力將會從2020年的75.3%,到2030年之時將會降為69.9%,以半導體產業這樣的技術密集產業所需的高階技術人才甚多, 5~10年後的台灣勞動人口結構恐將無法滿足半導體產業的人力需求,理工科系畢業生在2012年尚有8.2萬人,但至2020年下滑到6.5萬人,也就因為理工畢業生逐年減少,加上理工學生以男性居多,所以台積電近年直接與全國11所高中女校合作半導體課程,希望更多女性學生就讀理工科系,彌補理工生減少的缺口。所以政府如果要維持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優勢,勢必需要提出政策誘因,吸引外國人才來台就學、就業,彌補台灣少子化而減少的勞動人口。

 

晶圓製造及封測是半導體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尤其是AI時代來臨,唯有製造出精密的AI晶片才能應用在IT產業,換言之,晶圓製造、AI科技、IT產業密不可分,任何有意投入半導體產業的國家,都必須培養本國晶圓製造及封測的技術人員,這就是台灣的優勢地位,台灣可以協助各國培育晶圓製造領域的人才,藉由這樣的人才培育過程,與美、日等國其他半導體領域的大廠技術交流與合作,培養台灣在半導體產業其他領域的人才,甚或共同開發第三類半導體材料、原料及技術。透過雙邊、三邊甚至多國的合作補強台灣在半導體產業的弱勢領域,更可以吸引更多外籍學生及相關人才願意來台就讀或投入相關產業的研發以及就業。當台灣的半導體人才培育不侷限於本土的人才,而是走向國際,台灣就有機會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人才培育中心,並透過這樣的模式達成「台灣培育」、「台灣研發」、「台灣供應」的三大目標,繼而再往全球各地輸出,台灣可以成為最好的練兵場域。

 

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人才培育中心

 

當各家IC、IP、EDA、設備、材料國際半導體大廠,來台灣設立研發中心,進行技術交流與人才培育,因為IT與AI密不可分,IT國際大廠就會擴大原本在台灣的研發中心,所以不僅台灣可以培養更多半導體人才也可以培養出更多的AI人才,壯大台灣在半導體及IT產業的實力,而台灣更能利用這樣的優勢,將AI導入傳統製造業及服務業,成為智慧製造及智慧服務,免除人力短缺的困境,甚至運用在國防工業。而台灣協助各國培養半導體產業人才,這些人才不僅可以彌補台灣在半導體產業的人力缺口,甚至也可能成為台灣下一代的新創企業家,縱使這些人才學成歸國,在其國家發展半導體、IT相關產業,未來也會成為台灣在半導體產業的潛在合作對象,這是一種的台灣產業實力的延伸,也可讓台灣與更多國家進入非正式的全面性實質外交關係。

 

透過這樣的人才培育計畫,也是要培養下一代的張忠謀、林百里、黃仁勳,也透過這樣的方式啟動下一代的新興產業,如儲能、氫能源、新能源、核融合、量子科學等。

 

蔡英文政府為培育半導體人才,由政府與企業共同出資合作辦學,相繼成立了六所半導體學院及重點產業學院,並規劃未來4年內提供1萬名獎學金,給予結業後願意留在台灣工作的外籍生,而國內越來越多大學也跟進增設半導體相關學程,多家高中也開始跟進開辦。

 

半導體儼然成為台灣高等教育的顯學,各大學及高中無不爭相開設相關課程,問題是知名大廠的合作對象通常是以台、清、交、成四大名校為先,這些名校在大廠的挹注下,經費來源不是問題,但其他大學跟高中很難得到這些大廠的青睞,在教育經費有限的情形下,這些大學及高中過度將教育資源集中在半導體領域,會排擠其他教學資源,甚至可能培養出來的學生良莠不齊,形成資源浪費,偏鄉的高中由於資源匱乏會更加邊緣,私立大學的經營更會雪上加霜。

 

因為IT與AI密不可分,IT國際大廠就會擴大原本在台灣的研發中心,所以不僅台灣可以培養更多半導體人才也可以培養出更多的AI人才,壯大台灣在半導體及IT產業的實力。(圖片摘自總統府網站)

 

建議賴清德政府上任後應令教育部、經濟部與國內半導體、IT相關大廠研討一套人才培育計畫,國內半導體大廠不是只有台積電,還有聯電、力積電、聯發科、廣達、英業達、緯創等,如何整合教育資源,將半導體、AI、IT視為下一代學習的重要課程,以及如何將AI導入產業的應用層面,普及到高中、大學成為基礎課程。除了獲得大廠青睞的台、清、交、成四大名校外,協調這些半導體的設備或材料廠商、IT產業與其他國、私立大學進行教學合作,讓有意開辦半導體課程的大學與半導體、IT相關產業有一定合作關係,培養相關領域人才如化學工程、應用材料、AI語言開發與運用以及AI機器人,而不是一窩蜂擠向半導體領域。教育部也要規劃整合資源分配至各高中及大學,相關師資如何補足、師生的語言能力問題、教學設備、教育經費等。

 

教育部、經濟部也應與半導體、IT產業討論規劃外國人才來台如何培育,並由教育部、經濟部與有意發展半導體產業的國家,以政府對政府簽署人才交流、培育備忘錄或協議、協定,透過這樣國與國之間的高等教育合作,從高中到研究所,透過人才培育及技術合作模式,形成第二軌外交。

 

讓台灣成為國際高端人才聚集地

 

蔡英文政府目前規劃提供獎學金給予就讀半導體學院且願意留台的外籍生四年僅1萬名,接下來的賴清德政府是否增加名額到2萬名甚至3萬名?這樣培育計畫可以高中及大學開始。而且不僅獎學金,是否仿效日本,願意給予留台工作的外籍生其家人也可一併擁有居留證。甚至在半導體、ICT大廠擔保下,其所聘用之外籍專業人士,直接給予居留證。所以必須思考台灣的人口與外籍移民政策是否調整,目前台灣的白領外籍約在5萬,5年後能否翻倍至10萬人?10年後是否能增加至20萬人?最終真正形成國際高端人才聚集地。

 

台灣透過人才培育,不僅幫本國及外國培育人才,更可能透過這樣的合作模式換取外國的資源,例如澳洲的天然資源、美國及日本的技術、印度的新興市場。更重要的是透過這樣的模式,可使台灣與合作的國家建立起更深厚的外交關係。

 

近年台積電積極培養本土供應鏈,目前已培養上百家本土半導體供應商,意圖在2030年達成在地採購比例是原物料50%、零配件68%、後段設備38%。2022年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占台積電成本及資本支出比率僅10%,預估2033年比例提升至49%,屆時台灣會有80%半導體供應鏈營收與台積電相關。

 

政府應當把握台積電積極培養本土供應鏈,協助更多廠商加入台積電的供應鏈,以台積電的化學品供應商長春石化為例,由於台積電前進美國設廠,長春石化及多家本土供應鏈也跟著進軍美國。未來當台積電全球佈局,這些本土供應鏈廠商也會隨台積電到全球各地開疆闢土,形成台灣國力的延伸。

 

因此,政府也應當思考,傳產業有沒有機會間接地切入半導體產業,成為台積電或其他半導體企業設備廠或材料廠的支援廠商?當台灣的傳產業可切入半導體供應鏈的支援廠商時,表示台灣的傳產業技術升級可以隨著台積電一起走向全球市場。

 

自成一格的半導體生態系產業鏈

 

台灣少有國際品牌的企業,但台灣卻可因台積電領頭下成為無論是半導體設備或材料、電子與機械零組件、化學原料、應用材料等全球製造強國且是不可或缺的生產基地,讓全球各大廠,無論是美國、日本、韓國、印太地區國家及歐洲各國,甚至中國,都必須跟台灣採購零組件、材料、原料。

 

台積電等半導體產業就像是大樹壯闊的樹幹,埋在地底盤根錯節綿延不絕的根系就是供應鏈及其支援廠商,從土壤吸收養分供應整顆大樹,樹幹延伸出龐大的樹冠就是應用AI科技的IT產業,樹冠的枝葉將其所行光合作用的養分再回饋到樹幹及樹根。而其他傳產業、服務業就像巨木樹冠上的附生植物,隨著大樹壯大,這些附生植物也跟著茁壯,甚至衍生出新創產業的附生植物,整根大樹衍生成自成一格的半導體生態系產業鏈,最終成為半導體產業界中根強枝狀的巨大神木。

 

台灣少有國際品牌的企業,卻可因台積電領頭下成為無論是半導體設備或材料、電子與機械零組件、化學原料、應用材料等全球製造強國且是不可或缺的生產基地。(美聯社)

 

半導體產業在未來10年仍會是台灣經濟發展的主軸,也因此賴清德政府必須重視半導體產業。半導體產業不僅攸關台灣經濟命脈,更重要的是半導體產業外交,將成為未來我國的外交最重要的第二軌,因此教育部跟經濟部應視同第二外交部,教育部跟經濟部首長不僅要懂半導體也必須要有相當的國際觀,而外交部首長也必須要有半導體、IT產業的相關知識。

 

目前蔡政府的國安會諮詢委員及行政院政務委員並未有熟稔半導體產業領域的人士,因此建議賴清德國安團隊及政務委員必須要有相關領域人士,建立一套半導體、AI、IT等產業的經濟戰略,這樣才能讓半導體成為真正的矽盾。

 

※作者為自由工作者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