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台灣「監管法規的不確定性」讓外資怯步

許郁潔 2016年10月03日 07:00:00
台灣的外國直接投資金額連年下降,比越南、菲律賓還不如,幾乎要成了國際投資的孤兒。(路透社)

台灣的外國直接投資金額連年下降,比越南、菲律賓還不如,幾乎要成了國際投資的孤兒。(路透社)

今年4月底,台灣農畜(台畜)在台北敦化南路開設第一間直營門市—ROU。這是經營50年傳統肉品加工業的台畜,首次不透過通路商,跨足肉品展售及餐飲門市,更選在台北仁愛圓環旁的一級戰線。除此之外,台畜更以睽違30年符合國際水準的新建廠房,準備未來外銷日本、新加坡。台畜之所以有讓人耳目一新的突破,關鍵因素就在引進了策略性投資人—卓毅資本。卓毅資本看好未來台畜發展潛力,3年前入股台畜4成,為台畜「調整體質」,準備進軍國際。

 

然而,並非每間老店都能像台畜,成功引進具有戰略意識的投資人而轉型。若一家企業遭遇困境但無法自身推動轉型時,自然是聘請外部專業人士協助;但是,有困難的企業多半資金也缺乏,於是便以使投資人獲得大量股權,以未來公司的增值作報酬。其一作法是被投資公司以私募增資,使投資人佔有大量股權而涉入經營的模式,藉此引入策略性投資人來轉型。當然,投資不以有策略性為必要,但若願意介入企業營運,自然期待會比純財務性高。顯見,投資公司未來是否真能獲益,是考量的關鍵因素;但是否能獲益,有時並非全掌握在投資者的手上。

 

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統計,台灣的外國直接投資(FDI)從2006年的74億美元,跌至2014年的28億美元,只有越南的三分之一、菲律賓的二分之一。而其中私募基金對台投資,根據湯森路透統計,更從2007年33億美元,到2013年只剩不到6千萬美元。台灣成了國際投資的孤兒,外商連看都不看一眼。台灣併購及私募股權協會認為,造成投資金額下降的主因,其一是「監管法規的不確定性」。

 

而監管法規的不確定,可從多個層面觀察。政治上,容易受政治人物或利益團體抗議,就無限上綱造成阻礙。監理上,作業流程及審核標準經常不透明,人脈及政商關係反成為投資標的。法規上,經常不按既有法令或國際慣例,如在食安風暴時,頂新欲出售101股權給國際私募基金,卻遭財政部阻擋;但若為保護食安受害者,既有的假扣押手續即可達成目的。又像是,上市櫃公司辦理私募經3年閉鎖期後,須先經證交所或櫃買中心核准,始可在股票市場公開交易;這造成投資人投資後是否能出脫持股無法在投資時即有所評估。摩根士丹利投資銀行部主管粘傑評就曾對此指出:「投資最重視可預期性,制度要讓人覺得是可持續性的」。

 

除了外資對台因「監管法規的不確定性」而不看好外,國內投資人也為此碰了一鼻子灰。被譽為「二次金改最大冤案」的台新彰銀案,當初2004年,彰銀不良債權多達千億台幣,須儘快打消呆帳才能維持資本適足率8%的國際標準。財政部在GDR發行失敗後,決定改以私募方式,競標溢價發行彰銀22.5%股權,以移轉經營權為保證。於是2005年時,台新便以365億金額得標彰銀經營權。但由於馬政府政策大轉彎,在2014年,發動奪回彰銀經營權。這讓曾因此看好台新的外資,紛紛撤資直呼:「不敢隨便把錢放進台灣市場了」,不敢相信白紙黑字的合約,政府都可不承認。

 

引進策略性投資人,本希望透過資金為企業的組織及業務重整,更想憑藉投資人豐富的產業經驗和管理專長,協助企業轉型。但因政治及金融監理因素,政府寧可忽視法治的重要性,阻撓遵守遊戲規則的投資人,對特定人有利,但卻對台灣整體競爭力有害。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黃日燦曾批評,「政府根本是檯面上有一張紙,檯面下又有一張紙,出事了政府還笑你,你怎麼沒看到檯面下那張紙。」政府若要拯救台灣低迷經濟,成功產業轉型,最基本地,取決於政府創造公平法規、維護法治的決心。

 

※作者為台大國發所學生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