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咳嗽又發燒小心「黴漿菌」感染 兒科醫曝:真的不好診斷

上報快訊/潘忻妤 2023年11月28日 17:48:00
中國黴漿菌肺炎、流感、腺病毒等呼吸道疾病盛行,連帶影響台灣感染機率上升。(美聯社)

中國黴漿菌肺炎、流感、腺病毒等呼吸道疾病盛行,連帶影響台灣感染機率上升。(美聯社)

中國黴漿菌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嚴峻,連帶影響國內兒童感染人數上升,導致醫院兒科面臨醫生人力不足窘境。對此,小兒科醫師林智葳今天(28日)發文表示,黴漿菌真的不好診斷,這個不好診斷,是指在臨床和在微生物學上都不是很容易。

 

黴漿菌肺炎可經由人傳人傳播,並藉由咳嗽、打噴嚏產生的飛沫傳播,潛伏期約1至4周,常見症狀包含支氣管炎、喉嚨痛、倦怠、發燒及數週甚至數月的咳嗽,少數病人可能併發嚴重肺炎、氣喘發作、腦炎等嚴重症狀。另外,年輕人及學齡兒童是感染黴漿菌肺炎的高風險族群。

 

小兒科醫師詹前俊指出,今年有名9歲女童染黴漿菌,連續咳嗽5天又開始發燒,轉到大醫院照X光竟看到肺部中整片白掉,抗體檢測也確定染上黴漿菌,讓女童住院5、6天後才痊癒回家。

 

疾管署日前發布「肺炎黴漿菌」相關的訊息。(取自疾病管制署臉書)

 

對此,林智葳也在「醫心葳你Wei醫師~林智葳醫師」粉專發文指出,臨床上,黴漿菌屬較為特別細菌,病人感染上黴漿菌後症狀通常很不具有特異性;超過一個禮拜以上的乾咳,是比較會讓醫師懷疑其診斷的線索。

 

林智葳提及,微生物學證據上,因為黴漿菌長得很慢,所以細菌培養不易;PCR採檢則容易採集到休眠中或細菌死掉的基因片段,容易過度診斷;用間接的抗體濃度上升(IgG四倍上升)也不可靠,且耗費時間太久,兩個禮拜的時間病人通常都已痊癒。

 

林智葳表示,這次是黴漿菌感染,大部份都是用經驗,或其他間接證據判斷,通常沒有像其他流感、腺病毒、新冠這些來的有把握,這是診斷上面的困難處。他也借用兒科醫師祁孝鈞醫師文章,以台灣北部的統計資料來看,顯示黴漿菌感染數未明顯上升,籲大家不要恐慌。

 

 

★黴漿菌小檔案:

黴漿菌肺炎是因為感染黴漿菌所導致,一年四季都可見到,但好發於春夏、秋冬季節轉換之際。

 

 

★感染途徑:

 

透過飛沫傳染,包括唾液、鼻腔分泌物等,潛伏期達1~4周。

 

 

★症狀:

 

常見症狀有嚴重咳嗽、發燒、白色黏痰、嚴重者,甚至會有帶血絲黏痰、發生肋膜積水、肺水腫現象

少數病人會有嚴重肺炎、氣喘發作、腦炎(大腦腫脹)、溶血性貧血、腎功能異常及皮膚疾病等嚴重併發症。

 

 

★高危險群

 

孩童、青少年、年輕族群。在美國主要好發於5歲以上孩童;在台灣發現感染族群有年輕化趨勢,3歲以上孩童感染的比例明顯上升。

 

 

★治療方式:

 

以抗生素治療,常用藥物以巨環類(Macrolide)的抗生素為主,包括傳統一天吃三到四次的紅黴素(Erythromycin)、新一代一天吃一次的日舒(Azithromycin)。當懷疑有抗藥性時,則改用四環黴素類(Tetracycline)的抗生素如Doxycycline、喹諾酮類(Fluoroquinolones)的抗生素如Levofloxacin等。

 

 

★預防方法:

 

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出入擁擠處。

 

 

 

★疫苗預防感染肺炎黴漿菌?

 

目前沒有疫苗可預防。

 

 

★、感染過肺炎黴漿菌後,有無免疫力再復發?

 

感染過肺炎黴漿菌不會產生終生免疫力,未來有可能會再次感染。

 

 

此外,針對中國呼吸道疾病發生率上升,衛福部疾管署25日表示,機場港埠檢疫站全面提高警覺,於機場電子看板及跑馬燈提醒自中國、港澳入境旅客,如有症狀應就醫並告知旅遊史,並於加強呼籲從該地區入境旅客,若有發燒或類似流感症狀,應主動告知航空公司人員及機場港口之檢疫人員,並洽檢疫站及發燒篩檢進行評估。提醒有計畫前往中國之民眾,於出發前儘早接種新冠XBB及流感疫苗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