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IS台海2026戰爭兵推 QA解析作者觀點

王能斌 2023年01月23日 15:04:00
CSIS對台海兵推研究人員,進一步解釋兵推內容,圖為美軍E/A-18G「咆哮者」電戰機,在南海準備起飛執行任務。(取自美國海軍網站)

CSIS對台海兵推研究人員,進一步解釋兵推內容,圖為美軍E/A-18G「咆哮者」電戰機,在南海準備起飛執行任務。(取自美國海軍網站)

美國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日前針對台海若在2026年發生戰爭,進行24種想定下的兵推,最終出現在美、日馳援下,解放軍非但未能達成攻台目標,還使得海軍覆沒,但美、日、台也都蒙受嚴重損失的結局,對此彭博進一步向兵推研究人員,包括CSIS高級顧問馬克‧坎森(Mark Cancian)、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的馬修‧坎森(Matthew Cancian,馬克‧坎森之子),和國際研究中心學者何理凱(Eric Heginbotham)提問,並整理出問答內容,以期更能精準掌握兵推結果。

 

Q1:能否簡述兵推過程?

 

A:我們以數百枚代表美、日、台、中國海空單位的棋子,在大約30平方英尺(約2.79平方公尺)的西太平洋地圖上,進行一系列的兵推,台灣本島的陸地衝突,則在另一張地圖上進行,並有長達70頁的規則輔助;邀請包括具有資深行政經歷、軍事背景與智庫等方面的人士,分為美、日、台,以及中國兩方進行衝突的決策,並由電腦針對結果進行計算。

 

Q2:為什麼是24次兵推?這個數字是否具獨特意涵?基本的想定為何?

 

A:以24次兵推結果進行分析,是基於樣本數量已足夠形成代表性,並確保針對各種可能性進行評估,大部分無論是公開或保密的兵推,事實上都僅進行1次或2次的推演。

 

至於基本想定,包括了美國將使用在日本的海外基地,但日方決定維持中立,直到國土被中國攻擊,另外也設想了日本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堅持中立的情形。

 

Q3:將時間訂於2026年的原因?

 

A:以2026年為衝突爆發的時間,首先是基於多數美方人員的設想與觀點,其次該年也是美國2022年國防授權法案中,以5年為期的「未來年度防禦計畫」(Future Years Defense Program, FYDP)終點,因此能夠基於較完整的美軍計畫與裝備資訊,進行此次兵推。

 

Q4:兵推中,中國解放軍的兩棲作戰手段是基於包括二戰時的諾曼地登陸、以及著名的英國福克蘭群島戰爭進行估算,現代戰場上就算技術大幅進步,有那些因子是仍然不變的?

 

A:自從二戰以來,兩棲作戰的型態並無太大改變,因為牽涉的都並非電腦運算能力,而是最基本的大規模海上運輸,我們能從歷史學到的,就是事態發展往往與計畫大相逕庭,人員與物資的運輸效率,也會因為衝突而降低。

 

Q5:兵推報告中,提及台灣並不適用「烏克蘭模式」?

 

A:在烏俄戰爭中,美國與北約盟邦並未直接向烏克蘭提供人員,而是大量裝備與物資的援助,俄國也並未能攔截陸路運輸;然而在台海,中國可以由海上對台灣進行封鎖數周甚至數個月之久,因此在衝突開始時,台灣就必須備足抵抗所需的任何資源。

 

 

 

Q6:兵推提到中國將會迅速擊潰台灣海、空戰力,華府與台北在裝備與訓練應該做出何種改變?

 

A:台灣70年以來維持陸、海、空軍力的均衡發展,在中國還不具備強大兵力投射能力時,這樣的發展應屬合適,但目前中國各領域能力都有長足進步,因此台灣有必要發展所謂的「豪豬戰略」(porcupine strategy)。

 

Q7:美方3年內在裝備方面恐不會有突破性的發展,五角大廈應聚焦在何處?

 

A:以實用角度而言,有部分的內容可以參考,首先必須增加長程反艦巡弋飛彈的庫存,其次則是強化位於日本、關島的空軍基地,降低受攻擊時的損害程度;另外,必須優先發展潛艦與其它水下平台的能力,藉以突破中國海上防線,對其艦隊造成嚴重打擊,在空中力量方面則應強化可遂行長程打擊的轟炸機戰力,並且避免在衝突初期集結軍力,因為可能在第一擊蒙受嚴重損失。

 

Q8:兵推中提及日本相較於美國其它印太盟邦,具有關鍵地位,目前中間偏左的日本政府屆時是否能夠承受如此重大之打擊?

 

A:我們與許多日本前官員與民間顧問進行廣泛交流,他們對於兵推中,美國使用日本基地的假設並未反對,且日本政府近來也展現出在安全受威脅時,將與中國抗衡之立場。

 

Q9:最近包括知名智庫「蘭德」(Rand)公司、五角大廈的兵推,都顯示出美國與台灣無法成功抵禦中國侵略,能否解釋不同之處?

 

A:事實上多數未公開的兵推,都是為了「刺激現有體制」之目的所進行的,因此大部分都以極度悲觀的角度出發,其中有部分兵推聚焦在衝突開始的幾天之內,因此會出現美軍遭重創的情形,並未展現在增援抵達後的發展情形。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