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功勝出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 經濟疲軟與房市困境是最大挑戰

劉孜芹 2023年07月26日 12:38:00
潘功勝被任命為中國人民銀行新任行長。(取自中國人民銀行網站)

潘功勝被任命為中國人民銀行新任行長。(取自中國人民銀行網站)

中國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25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會議經表決,決定免去易綱中國人民銀行行長的職務,任命潘功勝為新任央行行長。

 

潘功勝接任行長早在本月初就已見端倪。法新社報導,中國人民銀行7月1日召開領導幹部會議,中央組織部宣布潘功勝出任人行黨委書記,免去郭樹清的人行黨委書記、以及易綱的黨委副書記職務。當時就有消息傳出,潘功勝將接任央行行長。因為自2018年起出任行長的易綱,已屆65歲的退休年齡。

 

他的任命標誌著自2018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的兩個最高職位,行長和黨委書記首次由同一人擔任,這可能會簡化最高層的決策。

 

潘功勝的首要任務將是引導經濟過度當前的低迷時期,自6月份降息以來,投資人一直呼籲人行推出更多貨幣刺激措施,而經濟復甦的關鍵是房地產市場反彈,中共中央政治局24日暗示可能調政策,放寬房產限購政策。但潘功勝在房地產監管方面被認為是鷹派,更注重風險。

 

 

 

香港01報導,潘功勝的職業生涯開始於銀行業。1993年,潘功勝獲得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後,加入工行。他先後參與工行、農行這兩家國有大行的股改上市工作;其中,曾在工行股改時出任股份制改革辦公室主任,帶領工行上市。

 

2008年,潘功勝出任農行副行長,負責農行的上市工作。因此,他被市場視為農行順利完成股改上市的重要功臣,當時被譽為「少壯派」銀行家。2012年6月,潘功勝空降央行,出任副行長,曾先後分管辦公廳、金融市場司、金融穩定局等部門,並於2016年1月開始兼任外匯管理局局長。

 

有分析認為,潘功勝是「金融技術官員」,主管銀行財會業務的經歷讓他對財務指標如數家珍;而在劍橋大學和哈佛大學的研究經歷也讓他兼具國際視野。

 

 

如今,潘功勝順利出任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央行行長,正逢中國面臨經濟放緩,還有青年人失業率等嚴重問題之際。在6月的陸家嘴論壇上,針對中國國內經濟環境,潘功勝指出,人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在6月28日召開例會時,定調「國內經濟運行整體回升向好,市場需求穩步恢復,生產供給持續增加,但內生動力還不強,需求驅動仍不足。」

 

中國自2022年底取消疫情封鎖以來,經濟復甦乏力。2023年4月至6月期間,由於消費低迷、房地產行業陷入危機還有通貨緊縮等問題,第二季經濟成長率只比第一季小增0.8%。如何行使央行行長的職責,在穩定增長與防範風險之間取得平衡,將是潘功勝的新課題。

 

不過,華府智庫「亞洲協會」的中國問題專家托馬斯(Neil Thomas)認為,潘功勝只是技術官僚,並非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嫡系。潘功勝將擁有多少、多大的決策權,仍然「有待觀察」。雖然任命潘功勝也顯示,習近平可能比之前「更關心經濟狀況一點」。

 

 

潘功勝簡歷

 

潘功勝,男,1963年生,經濟學博士,研究員

 

1980年9月至1987年7月,浙江冶金經濟專科學校會計系學生,經濟系教師

 

1987年9月至1993年7月,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碩士研究生,經濟學系博士研究生

 

1993年8月至2008年4月,任中國工商銀行房地產信貸部副處長,計畫財務部處長,人力資源部副總經理(組織部副部長),計畫財務部副總經理,深圳分行副行長,計畫財務部總經理,股份制改革辦公室主任,戰略管理與投資者關係部總經理,董事會秘書(1997年至1998年在英國劍橋大學學習)

 

2008年4月至2012年6月,任中國農業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執行董事(其間兼任香港農銀國際董事長,中國農業銀行〔英國〕董事長,2009年上半年及2011年上半年分別在中央黨校、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管理學院學習)

 

2012年6月,任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

 

2015年12月,任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黨組書記

 

2016年1月,任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

 

2023年,任人行黨委書記、中國人民銀行行長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