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芙玲
•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媒體專案負責人
2019年,新冠危機再度證明了廣泛搜集清晰、可靠及準確資訊的重要性。在整個疫情期間,世界各國人民都在依賴可靠的新聞來源,協助他們不僅瞭解病毒本身,還有它所帶來的經濟和社會後果。但搜集、確認和傳播上述資訊的人卻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這增加了一種風險,那就是,當下一次危機來臨時,我們將很難找到可靠的新聞來源能夠加以利用。
新聞業並沒有面臨需求下降,這一點與其他在疫情期間遭受打擊的行業不同。相反,據尼爾森估計,居家隔離——比方說在危機期間——可以導致媒體消費增加近六成。而且,事實上,在2020年,美國的媒體消費達到了歷史最高水準;而新聞節目則構成了上述增長的主要部分。
同樣的趨勢正在世界各國上演。一項疫情期間對整個北亞地區媒體消費的研究發現,隨著對2019年新冠疫情擔憂情緒的不斷傳播,日本對數位新聞來源的使用率大幅攀升。而在臺灣和韓國,新聞頻道則是電視收視率增長的主要受益者。
儘管需求激增,但2020年許多地方媒體仍然不得不面臨收入的萎縮。就像自由撰稿人艾哈邁德(Kaamil Ahmed)在去年春天所警告的那樣,損失嚴重到一場「媒體滅絕事件」可能即將發生。雖然他所指的是發展中世界,但即使在美國等發達經濟體,媒體所面臨的風險也同樣嚴重。
就像我和我的同事在一份由康拉德阿登納基金會(Konrad-Adenauer-Stiftung Foundation)委託我們共同撰寫的最新報告中所指出的那樣,好消息是,許多國家正在推進的舉措可能有助於媒體支撐。上述努力分為4個大類:私人資助、公共補貼、全新商業模式和由技術平臺所提供的支撐。所有這些措施都有作用,儘管從長遠來看,事實會證明,其中有些可能比其他措施更具重要性。
在私人資本方面,google news 倡議、普立茲中心和 Internews 等機構已經與政府機構一道,在疫情期間設立了緊急救助基金。但僅靠這些還遠遠不夠,正如申領上述補助的媒體機構數量激增表明。還需要制定範圍更廣、更全面,也更具國際針對性的策略——某種全球新聞馬歇爾計畫可能是更為準確的形容。
有人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並且知名媒體發展專家已開始協調捐助者、擴大捐助規模,並對媒體機構和管道加以支撐。例如,國際媒體援助中心的馬克尼爾森(Mark Nelson)以及英國廣播公司媒體行動計畫的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e)和馬哈塔基(Maha Taki)一直在推動一項10億美元的國際公益媒體基金,該基金負責分配政府發展援助,從而對全球南方國家的新聞業提供支撐。
但鑒於媒體格局的結構性變化,沒有任何一次性舉措——無論其規模有多大——能夠讓地方媒體長期保持鮮活。正如媒體經營者伊馮劉(Yvonne Leow)所指出的那樣,就像科技企業一樣,媒體管道必須建設致力於協助其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更為強大的投資者網路。
正是本著這樣一種精神,「為美國報導」(Report for America)的聯合創始人沃爾德曼(Steve Waldman)已經發起了一項旨在改造美國約6700家私營報紙,並使之轉型為更具社區基礎和財務獨立性的機構的運動。他提議,成立一家非營利性質的再生植入基金,用以鎖定候選刊物並重組公司結構,從而使它們在實現財務獨立的同時更能滿足社區的需求。
直接公共出資同樣可以在支持地方新聞業領域發揮作用。而且,在這方面,人們所提出的建議同樣雄心勃勃。澳洲、挪威和新加坡等國——所有這些國家都有過將新聞業視為公共利益的記錄——在疫情期間已經將補貼提供給了媒體管道和自由職業者。但相對於龐大的需求而言,這些舉措可謂相當溫和。
美國在支援獨立新聞領域記錄相對薄弱。(美國的記者一直對政府介入持審慎態度。)但目前資助地方性新聞媒體和高品質報導的法規正在制定當中。比如,去年7月,國會通過了地方新聞業可持續發展法案,將會推行總額250美元且為期5年的稅收抵免政策,用於補償訂閱地方性報紙的費用。該法案已擁有78位聯合提名者。
此外,自由出版社創始人麥切斯尼( Robert McChesney)一直在起草一項地方性的新聞協定,該協定建議,撥付每人100美元的預算,來支援地方非盈利新聞事業的發展,並由社區居民投票決定哪些媒體將獲得資助。按照這項計畫,政府將通過美國郵政服務來撥付資金——上述資金是由向高利潤率的科技公司所屬廣告收入徵收少量稅收所籌集的。於是,這種方法解決了一個棘手的問題,那就是,政府可以要求大型科技企業以何種方式向遭其破壞的行業提供幫助。
這一領域最具爆炸性的消息是澳洲提出全新框架,以減少媒體管道和科技巨頭之間的權力失衡。以經濟學家西姆斯(Rod Sims)為首的澳大利亞競爭管理局已經著手起草一部法律,如果該法獲得通過,將要求google和臉書支付其所刊載的新聞的費用,而價格則將通過仲裁決定。其他國家政府,從非洲到歐洲和美國,無不在密切關注著這項作法。
現在無疑是新聞行業的絕望時刻,而絕望時刻需要大膽採取行動。但早在疫情爆發前,新聞業就一直在苦苦掙扎。除非各國跨越短期輔助建立並培育適應性更強的地方新聞生態系統,否則我們社會所需的可靠和經過驗證的資訊將越來越難以找到。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張育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