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美國視角:2017年後重回大國競爭戰略 對手換成中國

 奈伊( Joseph S. Nye) 2021年08月06日 07:00:00

 

奈伊

• 哈佛大學教授

• 曾任哈佛甘迺迪政府學院院長、美國國防部助卿

• 提出軟實力(soft power)與巧實力(smart power)論述

 

編按:中國與蘇聯不同,美國制定新的大國競爭戰略對抗中國時,需要意識到中國則正在崛起,而蘇聯日薄西山,而且中國現在比起美國是更多國家的最大交易夥伴。

 

在長達40年的冷戰中,美國制定了一項重點遏制蘇聯力量的宏大戰略。但到了20世紀90年代,隨著蘇聯的解體,美國突然失去了那顆極星。2001年9月11日爆發恐怖襲擊後,美國總統小布希政府曾嘗試利用所謂的「全球反恐戰爭」策略來填補這一真空。但這種策略卻提供了含糊不清的引導,並致使美國主導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等邊遠地區戰爭。自2017年後,美國重又回到「大國競爭」戰略,只不過這一次的對手換成了中國。

 

作為宏大的美國戰略,大國競爭的優勢在於能夠聚焦安全、經濟和價值觀等領域的重大威脅。儘管美國必須認真對待的恐怖主義問題持續存在,但與敵對的大國相比,它所構成的威脅要小一些。恐怖主義就像是柔術,弱小的對手利用強大敵人的能量反制其自身。雖然911襲擊造成2600多名美國人死亡,但美國為應對襲擊而發動的「無休無止的戰爭」卻造成更多人傷亡,以及高達數兆美元的損失。雖然歐巴馬總統政府曾試圖將重心轉向亞洲——那裡是全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部分——但全球反恐戰爭的遺留問題卻導致美國深陷中東泥潭而無法自拔。

 

大國競爭戰略可以幫助美國重新找到戰略方向:但也存在兩個問題。首先,它將類型截然不同的國家團結在一起。俄羅斯是一個日薄西山的大國,而中國則正在崛起。美國必須對俄羅斯所構成的獨特威脅形成清醒的認識。正如世界在1914年第1次世界大戰前夕所可悲地發現的那樣,一個日薄西山的大國(奧匈帝國)有時會成為一場衝突中最願意冒險的人。今天,俄羅斯的經濟和人口都在下降,但依然保留了大量的資源,它可以利用這些資源在從核武控制、網路衝突到中東問題的所有事務中充當破壞者。因此,美國需要制定避免將俄羅斯推入中國懷抱的俄羅斯戰略。

 

第2個問題是,大國競爭的概念導致我們對所面臨的新型威脅未能產生足夠的警覺。自1914和1945年來,國家安全和全球政治議程已經發生了變化,但美國戰略目前卻低估了生態全球化所帶來的嶄新威脅。全球氣候變化將耗資數兆億美元並可能造成戰爭級別的破壞;而2019年新冠疫情殺死的美國人已經超過自1945年來該國所有戰爭的總和。

 

但美國現有戰略導致五角大樓預算超過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預算的100多倍,同時是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25倍之多。前美國財長薩默斯(Lawrence H. Summers)和其他經濟學家最近呼籲設立一個年度金額為100億美元的全球健康威脅基金,即便如此,這與「政府在2019年新冠危機中投入的10萬億美元資金相比可謂微乎其微」。

 

與此同時,美國決策者正在爭論如何面對中國。某些政界和分析人士稱當前局勢為「新冷戰」,但硬將中國擠入這樣一種意識形態架構卻歪曲了美國所面臨的真正戰略難題。美國和蘇聯幾乎沒有雙邊商業或社會交往,而美國及其盟國與中國卻有著頻繁的貿易往來,各國大學也招收了數十萬中國學生。中國主席習近平不是史達林,而且中國的制度也不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而是「市場列寧主義」——這是一種以公共和私營企業混合制為基礎的國家資本主義形式,服從於專制的政黨精英。

 

此外,與美國相比,中國現在是更多國家的最大交易夥伴。美國可以將華為等安全風險與其5G電信網路脫鉤,但試圖限制所有對華貿易的代價美國卻承受不起。即使打破經濟上的相互依存也不可能,我們無法將生態領域的相互依存強行脫鉤,因為它所遵守的是生物和物理、而非政治規律。

 

鑒於美國無法獨自應對氣候變化或流行病,那麼它必須認識到某些形式的權力必須與他國共同行使。解決上述全球問題將需要美國與中國進行合作,同時還要與中國海軍展開競爭,捍衛南海的航行自由權利。如果中國將這些問題混為一談並拒絕合作,它將傷害它自己。

 

恰當的大國競爭戰略需要審慎的淨評估行為。低估會滋生自滿,而高估則會產生恐懼。兩者均可能導致誤判局勢。

 

中國是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其GDP(按市場匯率計算)可能會在2030年代超過美國。但即便如此,中國的人均收入仍不到美國的1/4,而且該國還面臨一系列經濟、人口和政治問題。中國的經濟增長率正在放緩,其勞動力規模在2011年達到高峰值,而且,該國幾乎沒有任何政治盟友。如果美國、日本和歐洲協調政策,它們仍將代表全球經濟的最大部分,並將有能力組織起一種能夠塑造中國行為的國際秩序。該聯盟是管理中國崛起戰略的核心問題。

 

正如前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所說的那樣,與中國進行大國競爭的目標不是要徹底戰勝某種生存威脅,而是要創造一種「有管理的戰略競爭」。而這需要美國及其盟友避免妖魔化中國。相反,它們應以一種「合作對手」的視角來看待兩國關係,需要同時、同等關注上述定義的兩方面內容。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可以成功應對,但前提是我們必須意識到這不是20世紀的大國競爭。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張育軒)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America's New Great-Power Strategy》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