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100秒視角:末日鐘指標 比以往都更加接近午夜

布倫特蘭(Gro Harlem Brundtland) 2022年01月28日 07:00:00

 

布倫特蘭 

• WHO前總幹事

•挪威前首相

 

2020年1月,我的長者會(Elders)同事羅賓遜(Mary Robinson)和潘基文參加了末日鐘的揭幕儀式。末日鐘是一個全球災難風險指標,由原子能科學家公報(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發佈。2020年,末日鐘指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午夜——距離只有100秒之遙——在2021年仍將如此。

 

2021年我們沒有更加接近午夜,但這並不能讓人舒一口氣。新冠肺炎疫情令人觸目驚心地展示了我們的生活方式的危險性。我們在疫苗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展,美國新政府也帶來了復興多邊合作的希望。但毫無疑問,未來仍將充滿生存威脅:新疫情、氣候危機、核衝突和其他我們不可忽視的風險。

 

疫情後政治領導力將是世界應對這些挑戰的能力的重要檢驗。太多領導人存在不足。新冠病毒已經奪走兩百萬人的生命,給世界經濟造成了災難,大面積部署疫苗給一些人帶來了些許希望,但全世界大部分人將在一段時間內仍然得不到保護。

 

平心而論,美國總統拜登重新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的決定是一個值得歡迎的信號,表明美國重新致力於多邊主義,與此同時,他還簽署了旨在平等分配疫苗的COVAX計畫。但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賽發出警告,除非我們做更多事情確保新冠肺炎疫苗根據全民健康覆蓋的原則生產和分配,否則結果將是災難性的到的失敗。

 

長者會的新報告顯示,克服新冠肺炎並未未來健康緊急情況做好準備需要圍繞三個關鍵重新設計全球公共衛生政策:對未來疫情的準備;確保國家和全球層面的全民健康覆蓋;以及通過全面政策和社會發展促進更健康的社會。

 

所有這三個關鍵都不是什麼革命性變化,也沒有過於複雜以至於無法大規模地迅速實現。一些疫情期間表現出色的國家——包括泰國越南,它們報告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不到100例——已開始實施這一戰略。與往常一樣,挑戰在於言出必踐,以及確保措施得到合理的資金並且不會忽視窮人和邊緣群體的需求。

 

最重要的莫過於接種政策。不到一年之內便迅速開發出多種疫苗,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也是人類智慧、創新與合作的勝利。但如果這些寶貴的疫苗無法平等地分配給全世界,將是不可原諒的。在疫情中,除非確認並運用多邊主義和團結原則,否則就無法充分恢復或修復社會。

 

新冠肺炎危機的最重要的教訓之一是短視和民族主義削弱了全球衛生政策。現在,很顯然,朝向全民健康覆蓋的國家行動必須與各種增強全球公共衛生體系的措施齊頭並進。

 

為了讓全球公共衛生體系能夠應對未來疫情,所有相關利益方都必須將疫情準備和回應作為「全球公共品」,需要採取多邊方針,國家和全球機構集合資源、能力和專業知識。同樣重要的是藥支持(並尊重)世衛組織和其他機構未疫情準備制定的具體工作,包括全球準備工作監督委員會(Global Preparedness Monitoring Board,我是聯合主席)和疫情準備和響應獨立委員會(Independent Panel for Pandemic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從經濟上講,投資於準備工作以加強衛生安全可以帶來巨大的資金價值。在全球準備工作監督委員會的例子中,全球每年支出大約每人5美元就能防止COVID-19災難重現。COVID-19疫情已經給全球經濟造成了11兆美元以上的成本。全民健康覆蓋改革也能帶來類似的高回報率,已有證據表明,這能讓各國迅速獲得所有收入水準的健康、經濟和社會收益。

 

我們必須汲取COVID-19危機的教訓,打造新的創新和創造力的「布雷頓森林時刻」,支持全球治理。從長期看,這是保護我們共同的地球和人民的唯一辦法。

毫無疑問,我們具備解決所面臨的集體挑戰的能力。但目前我們需要拜登和其他全球領導人抓住這一機會,充分致力於持續的多邊合作。和往常一樣,如今,將末日鐘的指標撥離午夜只是一個政治意願的問題。

 

(本篇翻譯為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張育軒)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covid and the doomsday clock》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標籤: 新冠肺炎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