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伯格
●丹麥哥本哈根商學院客座教授
●丹麥哥本哈根共識研究中心主管
全球不論是富國、窮國的人們都依靠充足能源才能帶來福祉,包括光、新鮮食物和清潔飲水的豐富能源不僅能豐富生活,還推動科技研發,讓人類有能力控制溫度。
充足的能源可以讓人們擁有少去百名僕人完成的勞動力。若沒有冰箱,我們需要每天得尋找新鮮食物、儲物架會呈現半空狀態,而許多食物在我們食用前就會變質——這也是1930年胃癌是美國最主要癌症的一個原因。若沒有幾乎由石化燃料為原料的合成肥料,全世界一半糧食消費將會消失。
沒有現代化的爐具、加熱設備,人們就需要自己尋找柴火,有可能在自己家裡因為嚴重的空氣污染而中毒。如果沒有燃油卡車、船舶和機械,幾乎所有的艱苦勞動都要由人類自己來完成。
石化燃料產出全球三分之二的電力,核能、水力則產出另外27%的電力。國際能源署(IEA)統計資料顯示,太陽能、風能、波能、生物能僅占OECD國家電力總產量的9.8%,即便如此,這還僅是因為光2018年有超過1600億美元的巨額補助緣故。極具環保意識的德國超過一半的電力生產仍然依靠石化燃料。
但是,西方國家卻興起了一項令人不安的運動,西方國家試圖告訴仍然享受不到電力帶來的無數好處的11億人,他們應當安於現狀。一種令人類似的說法,是貧困國家不應使用骯髒煤炭發電,相反的,應當直接「躍升到」離網太陽能技術(off-grid solar technology)等更加乾淨的能源。頗具影響力的捐助者,如世界銀行(World Bank)也支援這種觀點,甚至不再為煤炭能源專案提供資金。
其中的潛在動機可以理解:決策者必須應對全球變暖。最終擺脫石化燃料至關重要,但要使綠色能源更加廉價、可靠得需要創新。而這種做法向全球窮人傳遞的資訊虛偽,而又危險。雖然石化燃料會造成全球暖化,但也能帶來增長、福祉和繁榮。
能源和貧困間存在很強的關聯,前者越多,後者就越少。孟加拉的一項研究指出,網路電氣化對家庭收入、支出和教育已經產生了顯著的積極影響。電氣化家庭每年收入成長高達21%,反觀貧困家庭數,每年收入卻減少1.5%。
人們對煤炭依賴不會很快結束。雖然我們並不希望如此,但煤炭仍然在所有能源中最廉價、也最可靠:國際能源機構估計即使徵收巨額碳稅,但到2040年,煤炭的平均價格仍然比太陽能和風能更廉價。
過去16年來,幾乎有電用的人都是因為連結電網取得電力,石化燃料是發電的主要原料。但捐助者卻表示,無電可用的11億人應當試用太陽能電池。
相較於昂貴電網建設,提供離網太陽能電池非常廉價。但對於接受方而言,這一替代選項卻非常糟糕。它只能提供足夠的電力來讓燈泡發光和為手機充電,這確實比什麼都沒有好,但卻好處卻十分渺小。
國際能源署預計,使用離網太陽能的1.95億人每人每年僅能獲得170 kWh(每小時170千瓦)電量,這相當於美國一台平板電視半年的耗電量。這並不令人驚訝,關於太陽能電池板對貧困人口生活影響的首次嚴格測試發現,儘管窮人多獲得了一點電力,但卻並未對他們的生活造成平衡影響:他們沒有增加儲蓄或開支,沒有承接更多工作或開展更多業務,其子女的學習時間也沒有增加。
難怪情況會是這樣。170 kWh是絕大多數人認知的真正用電量。這種級別離網能源永遠無法支撐一座工廠或農場,因此也無法減少貧困或創造工作。同樣的,也無法對抗室內空氣污染,點燃木材、紙板和糞便所引發的室內空氣污染每年造成380萬人死亡,這可是全球最大的環境殺手。
這在富裕國家根本就不是問題,因為爐具等加熱設備都是連上電網的家電。太陽能供電量太弱無法為爐具和烤箱提供電力,離網太陽能電池的用戶將繼續遭受痛苦。
2016年,奈及利亞財政部長呼籲西方國家停止試圖阻止非洲利用煤炭解決能源短缺問題的「虛偽行動」。她說:「在污染環境長達數百年後,現在非洲想要使用煤炭,但他們卻不准許。」
哥本哈根共識研究顯示,未來15年內,孟加拉若建設新燃煤電廠將造成全球氣候破壞,最終造成約5.92億美元經濟損失。但透過電氣化提升經濟成長利益幾乎達到損失金額的500倍,也就是2580億美元,相當於該國整整1年的GDP。到2030年,孟加拉人的平均生活水準將提高16%。
以抗擊全球暖化之名否定孟加拉能源利益,這代表要求孟加拉人為避免23美分的全球氣候損失,而放棄100美元發展好處,而孟加拉能源短缺所致GDP損失約0.5%,約有2100萬人每天僅靠不到1.25美元生活。
人類沒有選擇:我們必須應對能源貧困、氣候變化。但這需要大幅增加綠色能源研發,讓清潔能源最終能夠取代石化燃料。這代表這個世界上永遠會認為,僅靠少量能源生活的富人,要求世界最貧困人口減少能源使用是偽善的。
(原標題為《Let There Be More Than Light 》,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