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可續性視角:從海洋到餐桌 建設一條透明的海產品供應鏈

伊絮

• 華頓家族基金會環保計畫主管

 

奧斯特布倫

• 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教授

 

麥當勞(McDonald’s)、希爾頓(Hilton)、宜家(IKEA),上述每個企業巨頭均擁有龐大的客戶群。

 

但多數客戶可能並沒有意識到,上述企業均為海洋管理領域的領導者:它們都銷售可續性經營的海鮮產品。

 

這個範例非常重要,但需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

 

可續性的概念

 

說到漁獲和海鮮銷售,「可續性(sustainable)」絕不僅僅是一個空洞的標籤而已。它體現了整條產業鏈中的問責制度,始於魚離開水的那一刻,以確保漁業(及海洋生態系統)能夠實現持續繁榮。

 

可續性海鮮運動發展迅速。就在20年前,可續性發展還僅僅停留在海鮮行業的一個細分概念之中,行業中幾乎都很少有人談論這件事,多數企業均未能意識到過度捕撈所帶來的長期商業後果,更不用說將保護作為重中之重。 

 

當時,宣導可續性海鮮生產的環保團體仍遭到質疑,甚至是完完全全不被接受。一份1997年海鮮商業雜誌的封面宣稱,海鮮企業不應「打著綠色產品的幌子偷偷經營(crawl under the covers with greenies)」。

 

但過去20年來發生了很大變化。

 

世界各地的消費者越來越希望他們從雜貨店或五星級餐館所購買的海鮮具有可續性。海事管理委員會的標誌性藍色產品標籤現在已經可以在近100個國家找到,這體現出消費者對可續性採購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

 

行業領袖態度

 

人們越來越熱衷於食物選擇,而他們的習慣也在不斷進步,我們希望與孩子們分享的食物既安全又營養豐富;我們也越來越希望生產我們產品的企業不會進一步加劇正給海洋帶來壓力的過度捕撈、海水變暖和污染所造成的惡果。

 

我們表達願望的途徑就是花錢。

 

但同樣重要的是,行業領袖的態度也正在發生轉變。許多人現在正與海洋保護團體合作,探討如何才能幫助遭遇過度捕撈的魚類恢復並確保健康的種群持續繁榮。

 

儘管需求變化和品牌忠誠度的削弱對企業不利,但最糟糕的莫過於供應枯竭了,企業現已認識到,如果魚都被捕撈殆盡,那麼繼續賣魚就是不可能的。

 

但需要有幾家公司帶頭才能做出改變。

 

全世界數以百萬的人可能都在食用海鮮,但海鮮交易卻僅限於在幾個公司間進行,因此,少數幾家機構相對較小的改革卻會對保護整個行業的未來產生很大的幫助。

 

招募同行努力

 

當主要參與者合作解決海鮮供應鏈問題時,所產生的影響就更加複雜了。在推動可續性發展的進程方面,行業領導者間的合作努力,如海洋管理海鮮業務(SeaBOS)倡議,已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直到不久前,國際海鮮企業可能已經與負責保護的非政府組織建立了一對一的合作;但它們之間卻並未相互合作,海洋管理海鮮業務倡議已經改變了這種狀況。

 

作為一項以科學為基礎的行動計畫,海洋管理海鮮業務倡議已經接洽了10大海鮮公司的執行長,目的是促進可續性海鮮生產,從而打造一個健康的海洋環境。

 

但可續性海鮮運動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如果我們真想保護魚類的未來,那麼就必須有更多的海鮮企業加入到可續性發展的隊伍當中,對那些已經加入的企業而言,當務之急是,從日本、中國再到智利的世界各地招募同行加入這項努力當中。

 

從海洋到餐桌

 

此外,值此海洋壓力驟升之際,宣導團體與科學家必須與依賴他們的小型漁業企業及社區開展平等合作,以確保能夠管理推廣可續性慣例所帶來的挑戰。

 

更多消費者必須更堅決地要求建設一條透明的海產品供應鏈,並支援每一次海鮮採購的可續性發展,透過選擇購買來源符合規範的太平洋鱈魚,而非某種來歷不明的神秘魚類,消費者才能推動真正的變革。

 

透過推動資料收集和海洋管理,技術可支援此一新興的國際可續性承諾,不久後,人工智慧就可以告訴漁民到哪裡能夠捕獲大小合適的魚,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對生態系統所產生的不利影響。

 

也許更快,消費者只需用手機掃描二維條碼(a QR code),就可以看到魚從海上到當地雜貨店所經歷的整個過程。

 

追求最大利益

 

我們的終極希望是「可續性」標籤變得普遍並具合法性,以至有一天它們的缺失會比存在更令消費者感到驚訝。無論是海鮮生產企業、漁業管理部門、保護團體和消費者,各方心中所默認的預期是所有海鮮產品都可持續收穫。

 

對可續性迅速成為常態充滿希望,實現上述目標則可能只需幾年,而非幾十年的漫長時光。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Rising Tide of Sustainable Seafood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