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阿拉伯視角:人工智慧烏托邦中 政府干預將是常態

馬宏(Sami Mahroum) 2019年07月19日 07:00:00

 

馬宏

 

杜拜未來基金會主管

 

500多年前,湯瑪斯·摩爾(Thomas More)爵士在安特衛普(Antwerp)街頭散步時獲得了「烏托邦(Kingdom of Utopia)」的靈感。

 

因此,5月份,當我從杜拜(Dubai)來到安特衛普人工智慧時,我不禁想起了《烏托邦》中的人物,那位用更美好世界傳說來熱情款待16世紀英格蘭人的希斯拉德(Raphael Hythloday)。 

 

杜拜出現了全球首個主管人工智慧的政府部長( Minister of AI),以及許多專門研究未來的博物館學會基金會,它正在走上自己的希斯拉德之路(Hythloday-esque voyage)。總體而言,歐洲日益焦慮於科技對就業的威脅,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欣然地接受了人工智慧和自動化節約勞動力的潛力。

 

對此,有現實的考量。

 

波斯灣國家「本國-外國勞動力比率」嚴重不平衡,最高的沙烏地阿拉伯高達67%,而最低的阿聯酋只有11%。此地區的沙漠環境無法支援進一步的人口增長,因此,利用機器代替人力的前景越來越具吸引力。

 

當然,兩個地區間也存在深刻的文化差異,西歐是工業革命和「新教工作倫理(Protestant work ethic)」的誕生地,阿拉伯社會一般不會「生來工作」,而是「為了生活而工作」,更重視閒暇時間的價值。

 

這樣的態度與要求儘量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經濟制度不太相容,但很適合人工智慧和自動化的時代。

 

在工業化的西方,科技力量威脅著一直基於資本、勞動和國家三大支柱的社會契約。幾百年來,資本提供了機器投資,工人操作機器生產商品和服務,而政府收取稅收、提供公共財,並在必要時進行資源再分配。但這一勞動分工所形成的社會制度遠比阿拉伯世界和其他未工業化經濟體更加複雜。

 

阿拉伯國家將自然資源國有化,管理重要行業,進行國際貿易,並將盈餘資源配置給社會。直到最近,人口增長和來自自然資源的收入下降,也開始威脅著阿拉伯國家的社會契約。但科技生產和分配本質上閒暇社會所需要的大部分商品和服務,目前的社會契約其實還能得到強化,而非破壞。

 

回到西方,科技革命似乎擴大了資本所有者和其他一切群體的差距。生產率一直在提高,而勞動占總收入的比例在下降。除了資本所有者,雅痞(yuppies)和繼承人組成的閑暇階級(a leisure class )也佔據了提高生產率的科技所形成的盈餘的大部分。

 

最大的輸家仍是低收入、低教育程度者。

 

但即使在這裡,聚焦於人工智慧對資本和就業的關係的潛在影響也過於短視。畢竟,民粹主義在許多西方國家應運而生,而失業率接近歷史最低點。很有可能,當前的不滿反映了對更好的生活品質而非更多的工作的渴望。

 

法國「黃背心(gilets jaunes)」示威者一開始是因為提高他們通勤成本的政策而走上街頭;投票脫離歐盟的英國人希望,向歐盟繳納的資金可以用於國內公共服務。大部分反全球化和反移民論調誕生於對犯罪、文化變遷和其他生活品質問題的焦慮,而非就業焦慮。

 

問題就在於,在西方社會契約下,渴望更多閒暇可能演變為互不相容的要求。選民想要更少的工作時間以及更高的收入;同時又希望政府繼續獲得足夠的稅收收入來提供醫療、退休金和教育。

 

鑑此,西方政治陷入僵局一點也不足為奇了。

 

幸運的是,人工智慧和資料驅動的創新能夠提供一條前進之路。在可視之為人工智慧烏托邦的情境中,大國小預算的悖論可以協調,因為政府將具備以極小成本擴大公共品和服務的工具。 

 

最大的障礙是文化:早在1948年,德國哲學家派普(Joseph Pieper)就警告人的「無產化(proletarianization)」,號召將閒暇作為文化的基礎,西方人必須放棄他們所沉迷其中的工作倫理,以及根深蒂固的對搭「便車者(free riders)」的憎恨。

 

他們必須開始區分為了過著體面生活必須付出的工作,以及積累財富、贏得地位所需要的工作,若要擇一,大部分時候都不會重視前者的。

 

只要思路對,所有社會都可以構建一個新的人工智慧驅動的社會契約,其中,國家將掌握更大比例的資產彙報,並將人工智慧和自動化所產生的盈餘分配給居民。公有機器生產各種商品和服務,包括非專利藥、食品、服裝和住房,以及基礎研究、安全和交通。

 

部分民眾把這些支出視為沒有依據的市場干預:部分人則擔心政府無法滿足公眾對各種商品和服務的需求。

 

但是,這樣的觀點都是短視的(shortsighted)。

 

從人工智慧和自動化進步的速度看,不間斷作業的國有生產體系幾乎擁有無窮無盡的供給能力,唯一的限制是自然資源,這個約束將繼續推動科技創新,尋求更加永續性的管理。

 

在人工智慧烏托邦中,政府干預將是常態,私人生產才是例外,私人部門將「糾正政府或集體失靈,而不是政府糾正市場失靈(correct for government or collective failures, rather than the government correcting for market failures.)。」

 

想像一下,你穿越時空來到2071年(也是阿聯酋成立100周年),從杜拜來到安特衛普的希斯拉德會聽說下列消息:在我生活的地方,政府擁有並運作機器,機器生產大部分必須性商品和服務,讓人們能夠將時間用於閒暇、創造性和精神領域的追求上。

 

至於攸關就業和稅率的一切擔心都被扔進了歷史,而這也可能是你生活的世界。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How an AI Utopia Would Work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