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伊
• 哈佛大學教授
• 曾任哈佛甘迺迪政府學院院長、美國國防部助卿
• 提出軟實力(soft power)與巧實力(smart power)論述
克林姆宮(The Kremlin)目前看來是鴻運當頭:俄羅斯在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治下,不僅取代美國在敘利亞的軍事地位,持續干預烏克蘭東部內戰,10月更在索契(Sochi)召開非洲峰會。
只可惜是眼見未必為憑。
沒錯,俄羅斯核武規模之大與美國不相上下、2008年與2014年分別以武力成功入侵喬治亞與烏克蘭、出兵協助敘利亞保住阿塞德(Bashar al-Assad)政權、透過資訊戰干預美國及其他國家大選。然而,俄羅斯不過是國際上的害群之馬。
種種外交冒險背後隱藏的是一個日益衰敗的國家。
1959年,蘇聯最高領導人赫魯雪夫(Nikita Khrushchev)誇下海口表示,蘇聯在1970年或1980年前定能超越美國。1991年,蘇聯不止沒能成功超車,反倒還瓦解了,剩下一個明顯縮水的俄羅斯:僅有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USSR)3/4面積、1/2人口與經濟、1/3軍事人員。
俄羅斯GDP僅1.7兆美元,相比之下美國達21兆美元。
1989年蘇聯經濟規模是當時中國的2倍,今時今日,俄羅斯GDP僅剩中國的1/7,除此之外,俄羅斯嚴重依賴能源出口,高科技產品僅佔其製造出口總量11%(美國的高科技產品出口佔比達19%)。
雖說語言、歷史與勞工遷徙(labor migration)為俄羅斯在鄰近地區注入不少軟實力,卻鮮少有外國人會觀賞俄羅斯電影,甚至俄羅斯也沒一間躍上全球百大的大學。
俄國國內建立有效市場經濟的政府機關大幅消失,採強盜式資本主義(robber-baron state capitalism)的俄羅斯更因缺乏有效管制規範,無法建立信任機制。公共健康系統不堪一擊,國內男女平均壽命均為72歲,足足少了歐洲平均值5歲。聯合國人口統計預測,截至21世紀中葉,俄羅斯人口將從1.45億減少至1.21億。
未來如何變幻莫測,不過就當前景況而言,單一經濟作物(one-crop economy)的俄羅斯除了內部機關腐敗外,還有人口與健康難題。
前任總統梅德維傑夫(Dmitri Medvedev)過去提出多項解決之道對症下藥,然而國家卻鮮少實行計畫,內部腐敗風氣瀰漫導致落實現代化難上加難。
儘管在重建俄羅斯的國際能見度方面,普京的確是一流的軍師,但面對俄羅斯長期以來的挑戰,普京可就顯得不怎麼有謀略了。
普京最成功的戰術之一便是向中國靠攏。
自俄羅斯攻打烏克蘭引發西方制裁後,普京便宣布中國是「我國的關鍵策略盟友(our key strategic partner)」;中國主席習近平也禮尚往來稱普京是「交往最密切的外國同事,是我最好的知心朋友。」
傳統的「權力平衡政治(balance-of-power politics)」或許能預測到這股直撲美國強權而來的勢力。
1950年代,中國與蘇聯就是抗美盟友。
1972年,尼克森出訪中國,中美攜手抗衡蘇聯勢力直至蘇聯瓦解,1992年,俄羅斯與中國宣告建立「建設性夥伴關係(constructive partnership)」,並於1996年轉為「戰略夥伴(strategic partnership)」,接著在2001年7月,雙方簽署《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
中俄彼此在聯合國安理會密切合作,對於國際管控網路力道採取相似立場,利用諸多外交框架,如金磚5國(BRICS)與上海合作組織(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協調立場。如今,中俄更共享非核武軍事科技並展開聯合軍演活動。
即便如此,中俄間還橫亙著一顆棘手的絆腳石,並非策略協調就能輕易克服,那就是殘存的不信任感(Residual mistrust persists.)。
回顧19世紀,從中國手中拿走最多領土的當屬俄羅斯,就遠東地區人口分佈來說,共有600萬俄羅斯人,中國邊境一側則高達1.2億人,著實造成俄羅斯的隱憂。
國內經濟蕭條促使俄羅斯對中國的崛起轉趨警戒。儘管貿易來往增加,投資額卻停滯,俄羅斯也僅是中國第十大出口市場。
《經濟學人》曾報導,俄羅斯擔心淪為次要夥伴,在依賴關係中成為更急於索求的一方。中國復旦大學馮玉軍教授認為,「對中國來說最重要的關係是美國。我們不想重蹈史達林和毛澤東的覆轍。(the most important relationship for us is the one with America. We don’t want to repeat the mistakes of Stalin and Mao.)」
即使俄羅斯走下坡,美國也別鬆懈而將其視為二流國家。
衰落國家不太在意風險趨避(risk-averse),一如1914年的奧匈帝國(Austria-Hungary),相比崛起強權,強弩之末更是沒什麼好留戀,由於俄羅斯握有足夠的飛彈與核武,因此對美國依舊構成潛在威脅。再者,日趨凋敝更使俄羅斯不願放棄國內的擁核狀態。
儘管俄羅斯江河日下,仍舊擁有不計其數受過教育的人口、學有專精的科學家與工程師,以及大量天然資源。
眼看俄羅斯要再次獲得抗衡美國的資源,如二戰後40年間的蘇聯是不太可能了,不過,僅存的核子實力、石油與天然氣、網路技術專長、與歐洲為鄰的地理位置、與中國結盟的潛力,在在都是俄羅斯打擊美國的籌碼,普京對民粹民族主義的依賴便是動機,沒落國家受到的外交矚目無異於崛起強權。
哪天川普下台後,美國是該認真補足當前匱乏的對俄策略了。
(翻譯:盧思綸,責任編輯:簡嘉宏)
(原標題為《How to Deal with a Declining Russia》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