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12起死亡案例亮警訊:「廣設快篩站」可能反壓垮醫療量能

呂秉原 2021年05月25日 00:02:00
作者提醒,面對大規模的防疫作戰,務必謹慎思考有限資源要如何配置,避免錯誤的策略導致人命喪失。(攝影:陳愷巨)

作者提醒,面對大規模的防疫作戰,務必謹慎思考有限資源要如何配置,避免錯誤的策略導致人命喪失。(攝影:陳愷巨)

對台灣來說,疫苗仍遠如天邊彩虹。尤其連續兩天各發佈六起死亡病例的此時,台灣防疫單位必須嚴肅思考最根本的「防疫邏輯」課題。

 

世界上許多國家過去一年多的慘痛經驗已經證明,廣設篩檢站很容易,但配套措施沒有搭上來,苦果就是這些篩檢站把資源吸乾,把人員累垮,結果真正應該好好照顧的老人、慢性病患等高危險群沒人理,COVID死亡病例就一個一個報出來。

 

我做為一個負責任的公共衛生工作者,想要在此提醒大家,「廣設篩檢站」看似理所當然之事,但公共衛生畢竟不是只靠「想當然爾」的直覺就能做好的工作;尤其面對大規模的防疫作戰,務必謹慎思考有限資源要如何配置,避免錯誤的策略導致人命喪失。

 

過去一年多的多國經驗也顯示,社區篩檢挖出大量輕症和無症狀感染者之後,疫調和追蹤接觸者的難度大增,讓防疫單位陷入「無法清楚解釋確診數字」的窘境,引來社會的質疑,或引發民眾的恐慌。

 

所以,某些縣市設置所謂的「快篩站」,這雖然是呼應民眾急於想要檢測的需求,但我呼籲這類快篩站的設置「適可而止」就好,因為過去一年多許多國家的經驗顯示,即使這個國家人力、物力、財力多巨大,過多篩檢站都會把資源吸乾,導致衛生單位反而疏漏了真正應有的防疫作為和醫療準備,陷入抗疫防線節節潰敗的惡性循環。

 

世界各地一年多的疫情狀況,再加上COVID疫苗問世至今近半年的施打結果,應已足以啓發防疫領導者去思考——這COVID「雖然不是流感」,但它的傳播模式、以及疫苗在防疫上所能扮演的角色(接種者一旦還是遭到感染,疫苗能降低他發生重症和不幸死亡的風險,疫苗也能幫助他壓低病毒量,減低他再傳染給別人的機率,可是疫苗並不保證接種者不會受到COVID病毒的感染),實在都跟流感太類似了。因此,以既有的流感監測體系和流感防治作業為基礎,去發展出一套能夠應付社區中大量COVID感染者的防疫戰法,恐怕才是真正具體可行的策略。

 

與其設立更多快篩站,不如輔導感染管控能力比較強的醫療院所即刻設立「COVID特別門診」,讓出現疑似症狀的民眾就醫。經醫師診察和檢驗確認之後,若有醫療處置需要就留院治療,若「無」醫療處置需要就由公衛人員接手,依個案情況商定返家隔離、或送指定機構暫居。

 

因此,我希望台灣社會大眾要清楚了解,老人、肥胖者、以及慢性病患,是感染COVID之後容易併發重症、甚至病重致死的高危險群;如果你是高危險群的一員,請務必避開人多擁擠又通風不良的地方,出入公共場所務必戴好口罩,並且做好個人衛生,在洗淨雙手之前,絶不用手碰觸自己的眼、口、鼻,而且在疫情期間必須特別遵從醫囑,盡力控制好自己的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疾病,以免自己受苦,家人也受累。

 

我也期待,台灣公衛及醫療機構密切合作,在獲知篩檢結果之後,把重點放在上述高危險群的感染者身上,優先了解其是否發病及病情嚴重程度,據此給予適當的安排,以減少死亡悲劇的發生。

 

※作者為美國 HSVG公益行動公共衛生計畫處處長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