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IDS原型艦中心艙船段今安龍 正式邁進「大難關」拚後年下水

朱明 2021年11月16日 22:01:00
潛艦國造原型艦16日舉行安龍儀式,象徵建造艦體(壓力殼)工程正式啟動,緊接著才是難度的開始。圖為國軍現有劍龍級潛艦。(資料照片/李景濤攝)

潛艦國造原型艦16日舉行安龍儀式,象徵建造艦體(壓力殼)工程正式啟動,緊接著才是難度的開始。圖為國軍現有劍龍級潛艦。(資料照片/李景濤攝)

潛艦國造IDS原型艦16日在台船潛艦專用廠房,由海軍司令劉志斌與台船董事長鄭文隆舉行「安放龍骨(安龍)」儀式,據指出,潛艦所謂的安放龍骨儀式是指將潛艦中間正圓型的中心艙段,吊放在工作台上,代表建造潛艦艦體(壓力殼)工程正式啟動的時間節點,只是一個象徵性的意義;接下來才是建造原型艦艦體工程難度的開始,每個工程團隊都須按照施工圖與技協指導步步為營,進行6個潛艦壓力殼船段建造,並安裝內部設備並通過測試後,才會開始進行各船段對接組合焊接最後工程,建造要一切順利,才能依計畫期程在2023年真正下水進行實測。

 

 

挑戰才開始!電控系統須整合 雙殼設計複雜度高

 

據了解,潛艦安放龍骨(安龍)儀式,就是把鋼板彎板成型後焊接完成正圓型的中心艙段,放在工作台上的儀式,中心艙段簡單的形容就是一個中空大圓筒柱段,裡面還沒有作任何分艙打洞與管線的安置,只是象徵代表船段依計畫期程啟動開工施作。

 

IDS原型艦艦體(壓力殼)的設計是深度參考海軍劍龍級潛艦,潛艦採用淚滴型單雙殼設計,潛艦分6個船段,只有在中心艙段這個部分是屬於正圓型採單殼艦體設計,這個船段內區分為3層,最上層的指揮區、中層為設備區與下層電池區,在安放中心艙段放在工作台後,就依施工圖進行這3分層的各項安裝管線與預置設備空間打造,據指出,原型艦的推進、電力與控制系統的設備已陸續到位,內部所需設備與各項系統進行在裝入之前,都要先進行測試與系統的整合外,更要再次的進行重量配置的精算。

 

台船前年試研製潛艦壓力殼(圖中為圓筒殼)船段進行水下爆震測試,海軍外籍顧問與海發中心、潛修大隊等前往檢視。

 

據指出,除了中心艙為正圓單殼外,其他5個船段都採雙殼設計,因採淚滴型每個船段外型流體幅度都不同,光是在雙殼的外殻與內殼之間穿孔接點,以及兩殼之間要安放的艙間,建造的複雜度頗高,所以安龍儀式後,各個船段陸續開動後,才是潛艦建造工程進入「高度警戒」時期,同時也是考驗建造團隊技術的的開始。

 

 

施工圖滾動精修 採逾10種鋼材須克服彎板斷裂

 

知情人士指出,建造潛艦就是一個複雜工藝,從設計到將細部設計轉換為施工圖,都要不斷計算與修正,需要經過國外技術顧問的認證簽字,才會定案成為施工圖,但建造過程中還是會碰上無法預期的狀況,這部分會採滾動式的修正,讓建造工程順利進行。

 

另外,IDS原型艦從設計到建造,除要先克服從各國採購各項所需設備來源外,建造中更是要各個團隊群策群力來共同來完成,例如艦體(壓力殼)部分,外界所知道要用的HSLA-80合金鋼材,是由中鋼特別為潛艦打造,但是整個艦體內外會用到的鋼材就多達10多種,潛艦前端圓錐形的特殊鋼材就與其他船段不同,要另外購置,要將不同鋼材彎成不同船段艦體,這個特殊彎板技術除了機器設備外,技術指導更是重要,如果不知其中門道,經常會在彎板過程中發生鋼板斷裂情況,彎板技術過關才能把不同鋼材彎成各船段所需的艦體,這才能進入低溫自動焊接設備與技術施作,將各船段焊接出來。

 

潛艦國造籌建案依約進行,海軍司令劉志斌上將(左)及台船董事長鄭文隆(右)16日共同主持安龍典禮。由於今年未提供畫面,圖為去年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安龍典禮。(資料照片/台船提供)

 

 

未來1年重頭戲 拚6壓力殼船段對焊+按時下水實測

 

該名人士指出,就因為潛艦建造每個部分與技術都重要,需要每個團隊與技術人員的通力合作,才能關關難過,關關過的來完成建造。在建造每個船段艦體的同時,先依施工圖進行機具、管線進行安裝後,並進行各項測試達到規格標準後,各船段內部包括推進系統、電力系統、控制系統先經岸測站系統測試與調校過關後,再依各船段的位置進行安裝。

 

在此同時,潛艦的戰鬥系統裝備包括通訊、桅桿、控制等系統陸續到位進行整合,所有裝備系統在陸上完成測試後,才會將進入各船段,再進行各系統之間的測試,再通過各項測試,才是將這6個壓力殼船段依序對接焊接完成,還再要經過全艦的壓力測試,最後達成需求標準後才能下水進行實測,因此未來的一年是IDS原型艦建造真正重要的一年,若一切順利才能有2023年底下水的實測。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