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兵人數恐不足 立院法制局建議回到徵兵制

上報快訊/徐建峰 2022年03月01日 13:19:00
俄烏開戰,我國兵役制度再度受到檢視。立法院法制局警示,未來募兵人數將跌破6萬人。(資料照片/張哲偉攝)

俄烏開戰,我國兵役制度再度受到檢視。立法院法制局警示,未來募兵人數將跌破6萬人。(資料照片/張哲偉攝)

俄烏開戰,讓台灣兵役制度再度受檢視,我國自2018年起採募徵併行制,1994年後出生役男僅須服4個月兵役,同時少子化情形加劇,導致現行國內部分戰鬥部隊人力不足問題,未來年度募兵人數更可能僅剩約6萬人。立法院法制局建議,政府適時回復徵兵制,以因應台海逐漸升溫的軍事挑釁。國防部長邱國正今天(1日)受訪時指出,國防部目前重點在戰力、建軍及備戰。對於役期是否延長,他則表示沒有定見。

 

國際情勢動盪不安,近年兩岸對立局勢也不斷升高,在兵源吃緊的情況下,國內主張恢復徵兵制的聲音漸起,國防部也有針對此事作出部分軍事改革,但卻十分有限,目前也只有延長後備軍人的教召天數至14天。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福山日前在視訊演說指出,台灣過去廢除徵兵制,現在看來是「非常不幸的決定」。

 

對於兵役制度問題,邱國正今天接受訪問時語帶保留地說,徵兵並未廢除,目前是徵募併行,重點放在募兵,任何議題都可以討論,但國防部目前重點在戰力、建軍及備戰。至於徵兵制度以其役期問題他回應,沒有定見,他認為當初從徵兵走到募兵,「一方面是財力問題,一方面則是平日養兵少,戰時用兵多。」

 

邱國正表示,過去徵兵役期是2至3年,現在募兵役期為4年以上,「哪種戰力強就可以看出來」。他認為現在恢復徵兵、延長役期等議題是在炒作,但仍不排斥,一切都可以討論。

 

立法院預算中心去年公布報告指出,2018年、2019年志願役人數雖有成長,但呈逐年遞減,2020年僅增加1.25%,去年前8個月更大幅縮減1781人,減幅為1.09%,總人數落在16萬2282人,其中被視為作戰主力的陸軍特種部隊、砲兵部隊、防空部隊士兵,以及陸軍機步部隊、火箭部隊、防空飛彈部隊士官等戰門部隊,編現比均不及8成。

 

除了志願役短招外,台灣更面臨嚴重少子化問題,內政部統計,我國去年新生兒約15.3萬餘人,出生率創下歷年來最低。法制局以1年出生人口16萬人,且男女各半為例估算,18年後成為役男的男嬰約8萬,為國防人力的主要基礎,扣除先天及後天影響與問題,以70%比例計算,到了2039年後,當年度僅有5萬6000名役男可應徵募,實際情況還可能更差。

 

 

現行相關兵役制度規範,我國自2010年開始廢除徵兵制,2018年起,兵役制度改採募兵為主的募徵並行制,1994年元旦以後出生的役男,改服4個月軍事訓練役,1993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役男,不分軍種兵科均服1年的替代役。

 

法制局建議,因應少子化的趨勢,主管機關應該設立風險控管期程,依《兵役法》第34條,當志願服役者不能滿足兵額時,應回復徵集服常備兵,以因應我國所面臨外力嚴峻的軍事挑釁。此外,《兵役法》第2條雖增列「替代役」,但也規定,各種專長人員應優先滿足國防需求。法制局建議,為確保兵源不缺,主管機關應審慎評估,基於國防軍事需要,停止辦理一部或全部替代役的徵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