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俗的論文門

賴秉彥 2022年07月13日 07:00:00
國民黨立院黨團12日召開記者會,痛批林智堅碩士論文根本是複製貼上,籲教育部督導中華大學撤銷其學位。(攝影:楊約翰)

國民黨立院黨團12日召開記者會,痛批林智堅碩士論文根本是複製貼上,籲教育部督導中華大學撤銷其學位。(攝影:楊約翰)

近日,民進黨桃園市長參選人林智堅的論文抄襲問題被媒體放大檢視。選舉時,像這樣的題目,其實不難操作,對當事人能造成一定的減分。但有時操作過頭,就會像是打網球時出現的double fault,兩次發球未過,平白的奉送對手分數。

 

由於論文案的性質容易操作,實在很難不讓人見獵心喜,跳進來湊一腳。這當中,難免組成份子會有些複雜,隊型也比較亂。也因為進入門檻低,出現豬隊友的風險其實還蠻高的。

 

豬隊友的技術能力平平(否則就會改用其他的動物稱呼)。一般來講,多半就只會操作陰謀論跟道德制高點這兩套拳法。但是,這兩種套路的下盤空虛,反而容易予對手可趁之機。

 

本月11日,前立委陳學聖邀請台大政治系副教授彭錦鵬一起直播、解剖林智堅的論文。彭錦鵬批評:林智堅的論文是抄襲加拷貝加剽竊,論文都沒有引述,想要偷偷瞞混過關,這是膽大妄為的抄襲!我想,我如果將彭錦鵬這番火力十足的指責,歸類為道德制高點論述,對他而言,應該還算是公平的。

 

在辯論中,道德制高點論述是屬於很初階的本能反應,一般人都會,不需要進到學校裡面去學習。至於,這到底能不能算得上是一門技術或是論述,則尚有討論空間。通常,簡單易使的拳法其反作用力不小。這一切就像耶穌所告誡的:你們當中誰是沒罪的,就可以拿石頭扔她。

 

彭錦鵬曾是台大政治系的副教授,這樣的一個身份,並不是那麼的適合切入論文案的議題。因何呢?大約十年前,台大政治系曾出現過很嚴重的論文假造事件,這事外界知道的並不多。若依我個人淺見,該案例的嚴重程度,算是有到達匪夷所思這個級別了。

 

彭錦鵬所屬的工作單位,是學術論文抄襲案例的一個原爆點。面對家門不幸,台大政治系選擇低調處理,也算是無可厚非的。但若對照當年的遮蔽尺度,他今天跳出來義正辭嚴指責別人的場面,就令人感到相當的違和。彼一時處理內部事件的惦惦,此一時指責外人的道貌岸然,標準竟是天差地別!

 

如果我是路人甲,聽到他在侃侃而談論文抄襲的種種,我心中也許會想:你要不要自己先去檢查一下,看看有沒有確診之類的。畢竟,跟抄襲者同處一個工作單位,總是有許多互動跟合作的機會的。

 

在英美侵權法中,有一條廣泛運用的相鄰原則(The Neighborhood Principle)。大意是說:一個人的作為或不作為,有可能影響到週遭人的安危,即使彼此之間沒有契約關係,仍需依據法律所界定的照護之責(duty of care),對一己的疏失負起責任。其實寫評論也是一樣,下筆之前總得想想自己有什麼樣特殊的專業或是經歷,可以來照護、來破這一道題?各人自有不同的限制,不好談的議題,就該pass掉。

 

1992年上映的紅粉連盟(A League of Their Own),是我很喜愛的一部片。片中,由Tom Hanks主演的棒球教練,對打算放棄棒球的Geena Davis說出這番話:這事情本來就難。如果不難的話,那不就每個人都會?困難…才造就它的偉大。(It’s supposed to be hard.  If it wasn’t hard, everyone would do it.  The hard … is what makes it great.)

 

這幾年來,各種論文門的報導實在占了媒體太多的版面。這當中有很高的比例,是屬於道德與陰謀論述。一般人也就算了,知識份子如果也跳進來耍這樣的棍棒,就看不出寒窗苦讀的差別了。說到底,用道德或陰謀論的觀點來寫評論實在容易。如果難的話,就不會有各方人馬都來湊合、刷存在感。正是因為容易,才鋪陳了它的庸俗。

 

※作者為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教授

 

關鍵字: 林智堅 論文門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