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老街探古蹟 跟著台灣文博會細品舊時光

樂活地方 2022年08月06日 14:35:00
武德殿。(高市府提供)

武德殿。(高市府提供)

過去是高雄最繁華興榮的哈瑪星,曾是日治時期的政經中心,人文遺跡、歷史建築林立,部分街屋仍保有日治時期的市街風貌,是一處別具溫度、又充滿故事性的老城區;而隔海相望便是旗津,高雄燈塔園區預定2022年9月重新開放,再現高雄港篳路藍縷的開發歷程;台灣文博會正在高雄熱鬧展開中,歡迎跟著文博遶境踏尋高雄,逛街町、瘋歷史,坐上時光機懷想百年舊時光。


哈瑪星與旗津都具有豐厚的人文歷史痕跡,位於哈瑪星的市定古蹟武德殿(振武館)為武德會於高雄支部之首,興建於1924 年,為高雄最早設立之州廳級振武館,和洋折衷的紅磚建築、牆面的箭靶浮雕造型、入口的破風屋頂,令人驚豔,作為日治時期武學場所,建築也流露出濃厚的日式東洋風情。過去體現尚武精神的基地,隨著時代的更替,修復後重新活化的武德殿不再只是振興武德,而是台日文化交流的新基地,值得一逛。
 
而相隔不遠的登山街60巷,則是一處「古道與水道交會的歷史場域」,地形高低起伏,經由6層樓高、長79公尺的超長高空滾軸滑梯,短短40秒時間創造時空長廊,在空中俯瞰英國駐打狗第一任領事史溫侯、清領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日本裕仁皇太子都曾造訪的歷史遺跡,在咾咕石駁坎、碉堡機槍堡、防空壕中,品味探尋過往的城市記憶,新鮮又有趣。
 
海港另一端的旗津,見證了高雄港開發歷程,被文博遶境列為推薦遊程之一,搭上渡輪便能輕鬆抵達,等待2年多的修繕整理,高雄燈塔(旗後燈塔)園區預定於2022年9月重新開園,1883年由英籍工程師所建的方形紅磚建築已不復見,現有燈塔在1918年完成,塔高15.2公尺,雪白耀眼之姿雄踞旗後山頂,儘管在二次大戰曾遭受砲火掃射,仍無間斷照耀往來船隻、守護航行安全。

 

旗後燈塔。(高市府提供)


如今的旗後燈塔是國內唯一白色八角形磚造燈塔,1985年指定為古蹟,見證高雄港篳路藍縷的百年開發過程;燈塔位處旗津最高點,將台灣海峽及市區絕佳景致盡收眼底,能居高臨下俯瞰海岸大船入港景象,日落時分可見燦爛黃金夕照灑落海面,重新擁抱高雄港灣之美。跟著文博,回顧旗後燈塔、砲台等要塞遺跡,再大啖一頓大港料理,滿載而歸。

 

旗後燈塔景致。(高市府提供)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