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邊境正式重開 德、比、盧建議:非必要別去

王能斌 2023年01月08日 10:49:00
中國正式放寬出入境管控,包括德、比、盧等歐洲國家都建議國民暫時不要前往當地,圖為紐約機場內的檢疫櫃檯。(美聯社)

中國正式放寬出入境管控,包括德、比、盧等歐洲國家都建議國民暫時不要前往當地,圖為紐約機場內的檢疫櫃檯。(美聯社)

有鑑於中國在尚未做好萬全準備下,倉促放棄清零政策,繼而造成疫情大規模擴散,且在8日起取消嚴格出入境旅遊限制措施,包括德國、比利時與盧森堡等國外交部,都在7日透過公告,建議國民在非必要情況下,應避免前往中國旅遊,以降低染疫等風險。

 

德國之聲(DW)報導引述德國外交部公告,指出中國確診數「正處於2020年疫情開始以來的最高水準。中國衛生系統不堪重負,緊急醫療情況的適當護理也受到影響」,因此「不鼓勵到中國進行非必要的旅行」,但也強調此訊息並非旅行警告,僅是根據現況提出的建議。

 

此外,德國外交部也將從9日起,將中國列為「受威脅的病毒變異地區」(drohendes Virusvariantengebiet ),從中國(不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入境的旅客必須出示起飛前48小時內的篩檢陰性證明,也將開始對班機的廢水進行檢驗,此措施將持續實施至4月7日。

 

新加坡海峽時報(The Straits Times)報導,緊跟在德國之後,盧森堡、比利時外交部也陸續跟進,向該國民眾提出暫時避免前往中國旅行的建議,歐盟則是在4日的會議後,強烈建議27個會員國對入境人士實施新冠篩檢。

 

 

以下是各國針對由中國入境旅客採取的管制措施:

 

日本:所有從中國入境日本,或入境前7天有中國旅遊史的人士須接受篩檢,若為陽性則須隔離7天。來自中國、香港與澳門的班機只可在東京羽田、成田、大阪關西、名古屋機場降落。

 

南韓:僅開放仁川機場降落,並要求行前48小時進行核酸(PCR)檢測,或在行前24小時進行抗原檢測,確認陰性後才能登機赴韓,在抵達後還須做落地檢測。該規定7日起也適用香港、澳門旅客。

 

北韓暫時禁止中國公民入境,且包括北韓公民在內,所有入境人員都必須接受30天的隔離觀察。

 

泰國:1月9日起,由中國入境的成人必須提供已接種至少2劑疫苗之證明。

 

印度:從中、日、韓、香港、泰國與新加坡入境旅客,元旦起須接受PCR檢測

 

美國: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指中國政府不公開篩檢與染疫病例數,也不與國際分享基因序列資訊,為避免新變種流入美國,自1月5日起,中、港、澳三地入境旅客,須繳驗2日內新冠檢測陰性證明。

 

加拿大:衛生當局宣布1月5日起,中國入境的旅客須出示搭機前2天內的COVID-19陰性檢測證明。

 

義大利:衛生當局12月28日宣布對所有來自中國以及過境的中國旅客實施新冠檢測,並對新變異株檢測進行基因定序。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呼籲其他歐盟國家,對來自中國的所有入境旅客實施強制性採檢。

 

西班牙:中國入境旅客須出示COVID-19採檢結果陰性或疫苗完整接種證明。

 

葡萄牙:自1月8日起,中國入境旅客在登機前皆須提供有效PCR陰性證明,且往返中國的班機,包括機組人員與乘客皆須全程戴口罩。

 

法國:衛生部宣布1月5日開始,所有從中國入境的旅客,皆須出示搭機前48小時內進行的PCR陰性或抗原快篩證明。

 

澳洲:衛生部長巴特勒(Mark Butler)於元旦宣布,由於無法從北京當局「取得疫情和基因體定序的充分資訊」,因此決定1月5日起,自中國入境的旅客須提供48小時內有效的篩檢陰性證明,此規定也適用於香港、澳門地區。

 

卡達:1月3日起,中國旅客必須提供48小時內的PCR陰性報告。

 

摩洛哥:1月3日起,全面拒絕由中國入境(不分國籍)之旅客。

 

以色列:自去年12月30日起,由中國入境旅客必須提供PCR陰性證明,但該規定不適用具有以色列國籍的人士。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