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改善小組再出招! 高市長:加速改善「中華路四段至六段」30處路口安全設計

呂中英 2023年05月20日 14:40:00
交通改善小組再出招! 高市長:加速改善「中華路四段至六段」30處路口安全設計。(新竹市政府提供)

交通改善小組再出招! 高市長:加速改善「中華路四段至六段」30處路口安全設計。(新竹市政府提供)

交通改善馬不停蹄!市長高虹安18日召開交通改善小組第4次會議,會中責成工務處今(112)年度優先改善「中華路四段(中山路口)至中華路六段(內湖路口)」30處路口交通安全設計,盼透過工程改善,紓解交通瓶頸、提升行人用路安全。

市長高虹安表示,為加快交通建設進度、有效改善交通狀況,在上任後立即成立交通改善小組並親自擔任召集人,除推動園區交通改善之外,也重視道路行車與行人安全,積極爭取中央補助改善易肇事路口、通學步道等;由於中華路是竹市重要的聯絡道路,車速較快、車流量大,因此納入優先改善,交通改善小組委員也全力支持本計畫,與市府攜手打造友善安全的優質用路環境。

工務處長曾嘉文表示,本次中華路四段至六段改善範圍全長8.6公里、30處路口,改善項目包括號誌纜線下地、行人穿越線退縮、設置庇護島、增設偏心左轉車道、取消機慢車道、檢討車道配置等工程,期透過工程改善,紓解交通瓶頸、提升行人安全。目前已完成相關規劃設計,待內政部營建署審查通過,即辦理工程發包,預計113年年底完工。



交通處長倪茂榮表示,市府每年皆依據交通部道安資訊平台統計易肇事路口,包括事故態樣、肇事型態及劃設碰撞構圖,並爭取中央補助辦理工程改善。本次配合工務處辦理中華路四段至六段路口改善工程,交通處也針對計畫範圍逐一檢視事故類型及碰撞構圖提出改善方案,包含縮小路口、增加偏心左轉車道、分隔島延伸、增加槽化線、行車導引線及改善機車待轉區等,希望透過交通工程手段,消除動線衝突與交織,提升路口安全、降低事故發生。



倪處長指出,中華路四段至六段中共有15處分隔島缺口,其中8處為私人進出使用、6處為巷道、1處為消防分隊,本計畫範圍路段多為雙向各3車道,常有車輛橫跨3車道迴轉、迴轉未注意對向來車或未預期有車輛迴轉來不及煞車而發生事故。



「不是事故發生後,才進行原因檢討。」高市長指示,請交通處優先檢視本計畫15處分隔島缺口安全性,更要評估縮小路口、劃設槽化線或封閉缺口等作法,同時規劃替代道路向居民宣導,並請警察局評估導入科技執法可能性,避免憾事再度發生。



交通小組委員表示,「迴轉或超速」為中華路四段至六段事故主要發生原因,而委員們皆全力支持此計畫,全面檢視分隔島缺口合理性並逐步改善,維護行車安全。



倪處長提到,本次交通改善小組會議中也一併呈現「5月16日起試辦西大路地下道汽車禁止左、右轉林森路」執行現況,經交通處派員觀察3日,西大路地下道車流紓解情形良好、周邊道路順暢,雖有少部分民眾不熟悉新措施違規左、右轉,員警也積極協助疏導及說明,未來將持續觀察車流情形,適時調整號誌秒數。



高市長感謝交通改善小組委員們提供許多實務經驗及寶貴建議,集思廣益改善西大路與林森路交通瓶頸,目前已請交通處試辦1個月後,蒐集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再提至交通改善小組專案報告,作為後續執行參考。

關鍵字: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