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遊戲《潛水員戴夫》原型的來龍去脈,雖是烏龍卻是美麗誤會

魚子壽司 2023年07月22日 17:43:00

Steam的夏季特賣在7月14日結束,除了玩家收藏庫多了一堆遊戲,還有一款遊戲在這一段時間嶄露頭角,成為大熱,那就是被譽為「精神時光屋」的海洋冒險遊戲《潛水員戴夫》。

 

遊戲講述主人公戴夫原本是一個已退休的潛水員,受老朋友柯布拉邀請來到一座小島,在他當地開辦的壽司店吃好吃壽司,來到當地卻遇到超大地震,整個壽司店毀於一旦,於是戴夫壽司沒吃到,反而要幫忙還債,重建店舖,早上潛水捕海鮮,晚上開辦壽司店。

 

(來源:潛水員戴夫)

 

遊戲混合了多種遊玩要素,除了早上的捕漁和晚上的經營遊戲,還有養殖、農場、賽馬等元素,有不少支線劇情,主線劇情也有各種幽默有趣的過場動畫,內容豐富之餘價格亦相當低廉,因此大獲好評。截至2023年7月20日,《潛水員戴夫》在Steam裡有38563篇評價,其中97%是好評,整體評價為「壓倒性好評」。

 

隨著遊戲大熱,遊戲的劇情也引起廣泛討論,其中有玩家推測《潛水員戴夫》的原型是現實中為了運回潛水罹難者遺體而遭難的潛水員「Dave Shaw」,其事跡有一部分與《潛水員戴夫》的故事吻合,可信度頗高。

 

網絡上有不少對《潛水員戴夫》原型的解釋(來源:巴哈姆特)

 

Dave Shaw(戴夫·肖爾)是一名機師,雖然他45歲才開始他的深潛之路,卻在五年間突破了4項潛水世界紀錄,是實力高強的深潛者。

 

2004年,戴夫與多次合作深潛,一同打破紀錄的好友唐·謝利來到世界第三深,深度有282.6米的洞穴「布須曼洞穴」下潛,嘗試打破洞穴深潛的世界紀錄。

 

而他們的確在270米創下壯舉,同時意外發現某潛水員的遺體深陷淤泥,嘗試過帶他回來卻失敗告終,於是用引導繩定位屍體後上浮,上岸後知悉他就是失蹤十年的業餘潛水員「迪翁·德雷爾」。

 

戴夫後來聯繫到德雷爾的父母,他承諾會把德雷爾帶回來,不過下潛到270米然後還要使勁把一名成年男性的遺體帶回來是一件極為困難和危險的事,所以他與和包括唐在內的潛水員,也有其他方面的專家商討、制定周詳計劃,務求把風險減到最低,然後完成任務。

 

戴夫等人的義舉為震驚潛水界的大事,所以當時有媒體跟隨戴夫等人見證整個計劃的進展(來源:Sunday-time)

 

經過幾個月的籌備、多次的模擬訓練,戴夫等人終於要實行計劃。在一段270米的路途中,直到220米為止都有支援潛水員協助,但是在最後的50米,戴夫必須要獨力完成,抵達遺體的所在,並把他帶回來 — 雖然最後的打撈工作預計只需5分鐘,整個計劃卻需要在水底進行12個小時,是一項充滿變數的艱巨任務。

 

任務在最後階段之前都還算順利,直到留守在220米的唐發現已經下潛的戴夫沒有照約定時間與他會合,他決定下潛尋找戴夫,看到的卻只有戴夫身上動也不動的燈光。

 

他嘗試靠近好友,潛水裝備卻發生故障,只好放棄營救上浮。上浮期間,其他潛水員與其用寫字板溝通,而唐寫了一句「戴夫回不來了」(Shaw not coming back)。

 

(來源:Shaw not coming back)

 

由於唐不顧一切下潛嘗試拯救戴夫,他身處水底的時間過長,身體無法承受巨大的水壓,所以當時不顧患上減壓症的風險全速上浮。由於減壓速度太快,血液中溶解的氣體開始釋放,在血液裡形成大量氣泡,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雖然唐已經被人儘快送到減壓艙救治,但最後還是耳朵半規管受傷,平衡終身受影響。

 

結果他們付出了戴夫的性命和唐的身體永久受損,這一場打撈行動依然以失敗告終。

 

三天之後,戴夫的隊友在洞底回收設備,在水深一百米為浮標充氣,充氣後卻發現20米處有一條引導繩,引導繩綁著某個物體。隊友前往查看才發現,這是戴夫的遺體,而他身旁還有一個袋子,裝著的正正是德雷爾的遺體。最終,戴夫以生命實踐了他的承諾。

 

(來源:Shaw not coming back)

 

事後隊友回收戴夫身上的攝錄機,發現他當時順利來到德雷爾旁邊,並成功把他挖出,然而遺體原來尚未完全變成骨骼,被戴夫一拉就開始漂浮。戴夫連忙把遺體拉住放進袋子,雖然成功卻因為緊張而耗了不少氧氣。

 

雖然把遺體放進了袋子,但戴夫查看電腦錶後發現自己的停留時限即將來到,原本決定放棄打撈,先上浮再說,卻發現在把遺體拉住放進袋子期間,自己已被引導繩纏上。他嘗試用小刀切斷繩子,呼吸越來越急促,繩子依然未斷,最後不省人事。

 

戴夫在最後一刻依然嘗試切斷繩子,可惜事與願違(來源:David Shaw's Last Scuba Dive)

 

戴夫的故事被認為是《潛水員戴夫》的原型,除了名字一樣,身材類似,遊戲裡如果主角在深潛期間氧氣耗盡,就可以把在這一次旅程的其中一個物品帶回來,因此被認為這設定是致敬戴夫用生命帶回遺體,實踐承諾的義舉。

 

遊戲與其人物故事有吻合的地方,不過遊戲開發者在Discord表示「最初設計角色時並不知道這個故事,但後來得知這個事件經過,覺得遊戲名字可以稍微對他致敬、紀念。雖然遊戲故事與該事件並無密切關聯,但很高興這款遊戲讓更多人能記得他。」

 

(來源:Discord)

 

儘管這是烏龍,但讓更多人認識這位用生命來實踐承諾的英雄,不失為一場美麗的誤會。

 

延伸閱讀:

 

支援中文!知名黃遊續作《冬日狂想曲》將在 Steam 平台推出

 

人氣未減!《孤獨搖滾!》與日本可口可樂瓶裝水「ILOHAS」釋出合作宣傳影片

 

打牌打出兩星期十萬套的黃遊 —《帶我去地下城吧!!》遊玩心得

 

入境者都是色色的玩具 — 黃遊《The Imperial Gatekeeper》遊玩心得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