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竹縣統籌分配人均倒數第一 台灣科技如何與世界競爭?

林超群 2023年09月23日 08:05:00
新竹縣是唯一中央統籌分配人均不到1萬的縣市。(擷取自Google Maps)

新竹縣是唯一中央統籌分配人均不到1萬的縣市。(擷取自Google Maps)

近日媒體報導,新竹市因為竹科園區的關係,2024年中央統籌分配款將獲得較大的成長,人均分配金額達到15544元,超越六都中的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和桃園市。然而所謂的竹科園區,根據政府公告,是包含新竹市東區、新竹縣寶山鄉與竹北市、桃園市龍潭區與平鎮區、苗栗縣銅鑼鄉及宜蘭縣宜蘭市,除去宜蘭市,其他地區連結起來,就是現在大家所說的「桃竹竹苗科技廊道」,而在這個科技廊道當中,新竹縣不但是居於中間的樞紐位置,更是竹科人主要生活、居住與子女就學的區域,結果新竹縣2024年中央統籌分配款人均分配金額竟然是全國最低,是唯一不到1萬的縣市,這種分配的邏輯實在讓人無法接受,論人口、論稅收、論科技產業發展的重要性,新竹縣就算不如新竹市,難道還比不上苗栗縣?受到這種待遇,新竹縣民絕對無法接受!

 

2022年新竹縣稅收總計超過1077億元,是宜蘭縣的6.5倍,苗栗縣的2.75倍,但統籌分配款卻與宜蘭縣相仿,甚至只有苗栗縣的77%,無論從人口、土地面積、稅收、產業發展的需求性,新竹縣統籌分配款都不該比這兩個縣市少,可見當前中央統籌分配款的分配是極其不公平的。

 

根據財政部《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分配辦法》規定,統籌分配款來源主要是全台所得稅總收入的10%,營業稅總收入扣除統一發票獎金後的40%,貨物稅總收入的10%,而在分配時,所得稅部分,61.76%分配直轄市、24%分配一般縣市、8.24%分配鄉鎮市,營業稅部分則全數分配給一般縣市。而在計算公式當中,主要以轄區內各類營利事業營業額平均值、轄區人口數、土地面積、財政能力平均值等,依加權比率來計算。依照這樣的計算公式,新竹縣分配的金額怎麼也不該比苗栗縣、宜蘭縣少,但答案偏偏是如此傷人,以至於在PTT上就有人貼文發出抗議,這分明是欺負新竹人的善良。

 

中央統籌分配款是中央政府透過財政手段,提供地方建設發展經費,支持地方發展的一種方式,所要考慮的,是國家與地方建設的策略與目標,更要兼顧原則性的公平,以保障每個合法納稅公民的平等權益。過去幾年來,新竹縣依靠科技廊道的地位優勢,不但吸引大量竹科優秀人才定居,衍生出竹北生醫園區和以及配套的相關建設,創造出全台最發展最迅猛、收入與消費能力最高的縣市政績,甚至竹北市民福利權益都超過了台北市民,但台北市民卻能享有人均24060元統籌分配款,新竹縣民僅僅只有9491元,全國倒數第一!

 

中央統籌分配款雖然有分配辦法,但處處顯露黨派與顏色參雜其中的不公平現象,台灣自詡AI智慧科技島,新竹如此重要的科技大縣,卻被中央棄如敝屣,分配經費如此不公,這不但對楊文科縣長與團隊不公平,對新竹縣民不公平,更無法與美日韓等世界科技強國競爭!

 

期盼能盡速修訂黑幕重重的財政劃分方式,讓稅收能真正促進台灣地方的產業發展,也讓國民的權益得到公平的保障。

 

(作者提供)

 

※作者為新竹縣民

關鍵字: 新竹縣 統籌分配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