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友宜反的是什麼「獨」?

施文儀 2023年09月27日 00:00:00
侯友宜強調他的九二共識不是一國兩制,而是基於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他堅決反對一國兩制及台獨。(圖片摘自侯友宜臉書)

侯友宜強調他的九二共識不是一國兩制,而是基於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他堅決反對一國兩制及台獨。(圖片摘自侯友宜臉書)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訪美期間,在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發表演說時提出「3D戰略」並堅持中華民國主權獨立與自由民主制度,也強調他的九二共識不是一國兩制,而是基於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他堅決反對一國兩制及台獨。

 

我對於侯的國家定位及兩岸論述予以尊重,對於他願意誠實表達立場的勇氣給予肯定。我們不難看出他的「本土藍」光譜已褪色,轉移到介於「華獨」和「紅統」之間的立場舆方向,簡言之,和馬英九卸任總統後近期之論述類似,即「世界只有一個中國、台灣不是國家的基調,現況不統不獨、終極統一、未來再談」,但是仍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地方,故善意地於投票前提醒侯3件事及提一點疑問,不要在起跑線上就站在大多數人民的對立面,目的不是選贏,只求能代表國民黨選到底,不「換侯」。

 

提醒的3件事是:第一,未来無論是落選訪中或當選而有「侯習會」,請記住在美國所說的話包括:堅持中華民國主權獨立、自由民主制度、反對一國兩制、一中憲法的九二共識,別說不出口、改口或不敢「堅持」。記得指導侯的同志前輩包括馬英九在內,都是到中國就改口,見習就龜縮,連最熱愛、最堅持的「中華民國」四個字都說不出口。當年我因公訪中,言必稱「貴國」、「敝國」,侯最起碼也要向我看起。

 

第二,在當選總統後,要落實所提的「3D戰略」,不要為了與中共對話(Dialogue)及降低台海緊張(De-escalation)而犧牲嚇阻(Deterrence)中共武力犯台,使3D成跛腳的「d+2D」;若落選,當國民黨立委又再以「反戰」為由反對嚇阻性軍購及建構全民防衛動員時,你必須挺身而出,呵責怒斥你的同志背叛的作為。

 

第三,侯主張一中憲法的目標若是等待有朝一日以民主體制「統一」中國,則是「華獨」中的終極統一派,若只衷心愛「中華民國」這塊招牌而已,就是徹底的「華獨」。「華獨」之所以還能和中共交流對話,並非中共的接受,而只是統戰手段打擊台獨而已,換句話說,若無「台獨」,「華獨」將比「台獨」更惨。所以選上總統後,要培植「台獨」,只是口喊「反台獨」才是聰明人。

 

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爭代表中國是完全互斥而排他,有共識只是自欺欺人。何況中華民國在國共內戰中,戰到固有領土只剩金門、馬祖兩個小島的残存國家(rump state),活在這種血海深仇的「一中」陰影下,中共永遠只是誓不兩立的叛亂團體,就算要前嫌盡棄,放下爭議,也絕無空間搞「同文同種一家親」的「被統一」。

 

九二共識是假的,假久也不會真,一中各表,表久是會不爽的;一中是互斥的,只有你死我亡才能解決,自由民主與法治才是人民所要的,堅持國號叫什麼只是政客的把戲。

 

對於侯所提的「堅決反對台獨」,要問的是他口中所謂的「台獨」是什麼「獨」?「台獨」因「狀況事實認知」及「未來走向」的不同而有諸多的派系及理論,就不知侯懂還是不懂?是假懂還是裝懂?難道當年抓捕而害死鄭南榕的罪名「台獨份子」的台獨至今不懂?

 

中共早期反對的是基本教義派、法理台獨,目前已對任何形式的獨都反,包括「華獨」及「不統不獨」都認定是台獨,只是基於統戰,先聯合「華獨」和「不統不獨」打擊法理台獨和務實台獨罷了。

 

從法理台獨、台灣主權未定論、演進獨立、有效自決、維持現狀、華獨及天然獨的台獨,不知侯反的是什麼「獨」?賴清德副總統所提的「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它現在的名字叫中華民國」的「務實台獨」,是綜合上述諸多溫和漸近台獨及華獨主張的最大公約數版本,獲得全國逾七成人民的支持,也獲得美國的信賴,只有習近平、紅統、馬統及深藍不接受,侯寧願站在七成以上民眾的對立面?難道只為了不被「換侯」而妥協?退一萬步說,即便反對「現在進行式」台獨有理,難道反對「未來完成式」的台獨就理直氣壯?未來國家的走向不應由未來的住民來自決?真看不出一個出身嘉義肉販之子是在反個什麼理由?還是先請他先說清楚反的是什麼「獨」?

 

當侯高喊「反台獨」時,他也反的「一國兩制」最合理的解釋是他支持「一國一制」,絕不會是「兩國兩制」。「一國」唯有「一中」但卻有兩個可能,是中華民國,則習近平成為「中華民國大陸地區總書記」,不只可笑而且還是「一國兩制」,若「一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那是中華民國滅亡?「一制」是什麼?選上總統後,最好還是維持民主體制,但是卻還是兩制,如果中共的威脅或利誘够大,支持的一制就是威權專制?原來侯反「一國兩制」,不能說的秘密是這樣?

 

※作者為退休公務員

關鍵字: 侯友宜 反台獨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