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推「習思想AI」 英媒諷永垂不朽、學者憂中國AI淪為笑柄

洪毅 2024年05月26日 18:58:00
北京推習思想AI模型,顯示電腦科學也要被個人崇拜染指。圖為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內景。(美聯社)

北京推習思想AI模型,顯示電腦科學也要被個人崇拜染指。圖為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內景。(美聯社)

中國網信辦日前發布奠基於習近平思想的人工智慧(AI)模型,具體原因以及未來將如何使用目前仍不清楚,但如此違背AI發展規律的做法,招致各界譏諷,指其讓習近平思想「永垂不朽」,卻讓中國的AI發展淪為笑柄。

 

美國之音報導,中國網信辦21日宣布,其研究團隊開發了一款奠基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知識庫」的AI語言「大模型應用」後,英國太陽報(The Sun)的一篇報導說,北京當局透過AI聊天機器人,讓習思想「永垂不朽」;長期觀察中國媒體的媒體人金培力(Philip Cunningham)則說,這可能會讓中國的AI淪為笑柄。

 

 

這款「習思想」AI聊天機器人的用處,網信辦的舉例是如探討「新質生產力」與一般生產力不同等內容時,這款AI機器人能迅速生成內容。一些專家認為,這只是北京當局以「時髦新科技包裝最高領導人指導思想」,沒有實質意義,但金培力卻認為,這恐怕反映了「令人不安的新趨勢」,也就是未來,不論什麼新聞報導或新發展方面的文章,也要安插習思想在裡面。

 

 

英國牛津大學中國專家米特爾施泰特(Jean Mittelstaedt)也認為,開發這款AI聊天機器人的部分目的,是要排除社會上不一致的輿論或謠言,例如經濟狀況、少數民族、改革開放議程,乃至自由主義改革等,此外,還能將零散的「習語錄」彙整起來,屆時黨員幹部就更沒有理由不學習近平思想了。

 

另一方面,AI語言模型奠基於習近平思想,本身就與如ChatGPT等AI語言模型的目標完全相反,也是充滿矛盾的事情:後者重視「開源」,盡可能的蒐集所有人類留下來的文字資訊,藉由大數據模擬人類對談,但是前者卻只依托於習思想的有限材料;而AI語言模型重視盡可能像真人對話,卻被北京當局用於強化愈來愈死板而不人性的言論環境。

 

金培力就說,屬於電腦科學的AI卻被注入習思想,等於是讓中國的科學再次面臨個人崇拜及宣傳,這將削弱科學探索的精神,另外,中國官方節目的受訪者講話愈來愈僵硬,卻想要讓AI複述這些無稽之談;他表示,習近平的宣傳已破壞中國新聞生態,他們很可能會以同樣的方式,讓中國的AI淪為笑柄。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