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押注北京不會貿然動武

徐子軒 2017年07月13日 00:00:00
印度缺乏和中國相爭的籌碼,目前的態勢說穿了,是新德里押注北京不欲貿然動武,因此不惜拉高衝突增兵以應,都是為日後外交談判做準備。唯雙方互信薄弱,即使真能達成協議,恐怕也無法長久。(美聯社)

印度缺乏和中國相爭的籌碼,目前的態勢說穿了,是新德里押注北京不欲貿然動武,因此不惜拉高衝突增兵以應,都是為日後外交談判做準備。唯雙方互信薄弱,即使真能達成協議,恐怕也無法長久。(美聯社)

圍繞在印度、中國與不丹三國之間的領土爭執,已經延續數周。此源於6月中旬,中國軍隊以修路為名,進入了三國未定主權的交界地,也就是不丹聲稱為其領土的洞朗(Doklam)地區。基於印不(丹)友好條約,不丹隨即向印度求援、並透過位於新德里的使館向中國提出外交照會,抗議中軍的妄為。印度亦應約派兵,與中國在邊界展開對峙,情勢彷彿一觸即發,被認為是2013年來最緊張的時刻。

 

一般咸信,中國會在此刻進軍洞朗,與4月印度准許達賴喇嘛前往阿魯納恰爾邦(Arunachal Pradesh)弘法有關。北京認為這有損中國利益,並強調這是「進一步挑起了邊界爭端」,因此決定給予印度適當教訓。須知洞朗地區緊挨西里古里走廊(siliguri corridor),也就是俗稱的印度雞脖子。中國若能控制此走廊,便可截斷印度與東北各邦的連結,則被中國視為藏南地區的阿魯納恰爾邦岌岌可危。是故,印度無論如何不能放棄對此地的掌控。

 

歸根究柢,這仍是印中兩國歷史遺緒的一部分,但時至今日,已有新的地緣政治意義。回顧過去50年,印中在邊界爭議上屢屢交鋒,甚至打了一仗。就現實而言,印度可謂節節敗退,先是想利用西藏變成兩國緩衝地區的策略落空,再來就是在喀什米爾與巴基斯坦僵持不下,中國更藉著中巴經濟走廊,直接擺明圍堵印度的陣勢。最難讓印度接受的是,印度於南亞次大陸建立的不完全霸權,正遭受中國嚴重的挑戰,像是中國長期承租斯里蘭卡的漢班托塔(Hambantota)港,印度擔心會作為軍事用途,尼泊爾與中國交好,除接受金援外,甚至進行聯合軍演。

 

現在輪到小國不丹。這次中國選擇以洞朗地區開刀,固然是對印度釋放訊號,也有警告不丹之意。由於不丹遲遲無法與中國議定邊界爭議、本次達賴弘法,又有數千不丹信徒參與,都使北京認為有必要對不丹施壓。事實上,數年前時任總理的廷裡曾趁里約地球高峰會,與時任總理的溫家寶會面,釋放出善意。此讓新德里大為不悅,暫停對不丹的財政補助與油氣供應,再加上不丹人民對中國的反感根深蒂固,而使反對黨大勝,不丹首度政黨輪替。在內外條件交織下,不丹只能靠緊印度,繼續維持其附屬國地位。

 

如今中國重兵壓境,印度基於戰略利益與兩國條約派軍相助,但這樣是否真能保護不丹、抗拒中國?答案恐怕是否定的。且不論印中兩國軍費相差近四倍,兩軍現代化的程度頗有差距,新德里看來也不具和北京兵戎相向的決心。透過多10年的經營,中國已成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而近年來中國(含香港)更是加碼投資印度,兩地相加亦為最大投資者。這些因素讓印度投鼠忌器,缺乏相爭的籌碼,目前的態勢說穿了,是新德里押注北京不欲貿然動武,因此不惜拉高衝突增兵以應,都是為日後外交談判做準備。唯雙方互信薄弱,即使真能達成協議,恐怕也無法長久。

 

※作者為 LUCIO策略總監

 

【延伸閱讀】

印度和中國互別苗頭

德國新貿易夥伴鎖定印度及中國

印度打「台灣牌」可能性不高

印度缺席凸顯對中矛盾​

中印關係再掀波瀾

印度科技人才衝擊大

 

【熱門影片推薦】

注意!峇里島疑賣「狗肉沙嗲」

伊拉克成功收復摩蘇爾

川普長子承認私會俄國律師

關鍵字: 中印邊界 不丹 洞朗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