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一 第二海軍茶壺內的風暴二部曲

張豐麟 2018年10月04日 00:00:00
如果第一海軍仍沒勇氣出來主導造艦方針與任務規劃,那還是建議國防部與海委會的上級長官行政院出來協調一下。(圖片取自行政院)

如果第一海軍仍沒勇氣出來主導造艦方針與任務規劃,那還是建議國防部與海委會的上級長官行政院出來協調一下。(圖片取自行政院)

海軍及海巡署人力資源管理及人員招募晉用的紛爭已有眾多討論,吾人再從硬體設備切入討論將會有更清晰的輪廓,因為海巡邁向第二海軍的道路上,在制度修法方面已闖關成功,未來人員組成將含括軍、警、文三類,其恰當與否讀者心中自有一把尺,倒是近來第二海軍在裝備爭取時卻是動作頻頻引人側目。

 

2018年八月份審計部於預算總決算報告指出,海巡署兩艘3千噸級巡防救難艦高雄及宜蘭艦業於民國104年6月6日成軍,該兩艘巡防救難艦是以AS365海豚直升機進行機庫規劃,飛行甲板卻是以海軍的SH -60B直升機進行落艦規劃,但是AS365海豚直升機因旋翼不能折疊無法進入機庫,因而遭審計部指正。

 

海巡署則回應「國內與SH-60B同等級的直升機目前僅有海軍的反潛直升機,該署已將3000噸級巡防救難艦配合海軍反潛直升機落艦,列為與國防部高層會談議題,並已邀請海軍司令部、造船發展中心及反潛航空大隊等單位評估落艦的可行性,以提升巡防救難能量」,如此單刀直入於政府公開文書表達希望海巡艦艇配置反潛直升機,司馬昭之心已是路人皆知,既然第一海軍已經啟動了IDS自製潛艦計畫,相信未來海巡署如果開口希望採購AIDS( Auxiliary Indigenous Defence Submarine )潛艦的時候,國人應該也不會太驚訝。

 

第二海軍(海巡署)單刀直入於政府公開文書表達希望海巡艦艇配置反潛直升機,令人震驚。(維基百科)

 

中華民國在制度設計上,海委會海巡署原本的規劃應是執法機構,故明定「海域治安、維護漁權、救生救難、海洋事務、海洋保育」為其五大核心任務,但現今政府藉由規劃新式海巡船艦載台設計將與海軍軍艦共通,並稱這項發展計畫既能配合國家戰略規劃,又能大幅度的節省國防及海巡成本,更能在戰時快速的達到「平戰轉換」角色,是以海巡4千噸級的巡防艦,海軍成功級為基本設計藍圖,而海巡的600噸級巡防艇,以海軍的沱江級為設計共通載台,宣稱可在24小時內快速換裝雄二、雄三反艦飛彈支援前線作戰,這樣的假設其實在邏輯上有非常大的問題,也把高科技的軍事專業與人員訓練素質看的太過廉價。

 

試問,即便果真能在24小時內將雄二、雄三反艦飛彈在海巡艦艇上安裝完成,訓練有素的操作人員在哪裡?民初詩人徐志摩的「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我是在夢中」,或可做為金玉良言送給當初的決策者,在距今尚不到三年的高雄港錦江級金江艦誤射雄三飛彈事件中,當初的艦長、射擊士官長及飛彈士官,可都是擁有三年以上專業訓練的職業軍人,可見操作現代化高科技武器,只要稍有不慎,都有可能導致難以想像的後果。

 

如果異想天開期待海巡署人員在24小時內熟悉雄二、雄三反艦飛彈的操作,或是憑幾張簡單的說明書趕鴨子上架,恐怕真的開戰的時候會聽到無線電中傳來「我不知道飛彈是在哪一個方向飛」的對話,而國防部目前力推的微型飛彈突擊艇或可看作是海軍對於海巡最有力的無聲抗議,因為軍方內部深知在戰時如果需要反艦飛彈的火力支援,還是得靠訓練有素的自己人來才行,插花性質的海巡艦艇屆時如果真的想當第二海軍,還是得在後方擔任支援或是救護任務比較不會誤傷自己人。

 

海巡署巡防艦是以AS365海豚直升機進行機庫規劃,卻期待海軍反潛機落艦。(圖片取自海巡署)

 

相信第二海軍輔助第一海軍的構想本應是高層的美意,但是如果演變成第二海軍掠奪第一海軍的人力、設備甚至預算資源,進而稀釋第一海軍的戰力,恐將成為一場災難,尤其中華民國海軍自拉法葉採艦的尹清楓命案後,對於採購案總是小心翼翼過於謹慎,以致未能扮演好領頭羊的腳色,其身為第一海軍的腳色出來主導造艦方針與任務規劃本應當仁不讓,實無須像個小媳婦兒般時時處於被動。

 

以4千噸級的巡防艦規劃為例,無論是第一、第二海軍的艦隊陣容中,大概最為老舊且無庸置疑需汰換的非艦齡約50歲的濟陽級(Knox class)莫屬,不但還在使用二次世界大戰蒸氣鍋爐機,甚至還在台灣發生鍋爐熄火,導致艦上近300名官兵只能在海上漂流15小時,等待以拖帶方式進港,其戰時的可靠度及生存性令人質疑。

 

故海軍在2015年12月引進兩艘美軍退役的派里級,而且還挑到最新的FlightIV版本,美軍亦放行全套SQR19A拖曳式聲納、SQS56中頻聲納系統及SQQ89反潛戰鬥系統,配備遠較濟陽級優越,加上艦尾機庫與甲板可操作2架SH-60B反潛直升機,反潛性能完勝穩定度時好時壞,且僅能搭載MD500的濟陽級(Knox class),兩艘軍艦含武器系統等全部僅約55億台幣,相較於台灣當初自製系出同源的成功級平均每艘軍艦的成本要價百億台幣,不僅僅是划算,在後勤維護上與成功級互通更是一大優勢。

 

近三年來海巡署企盼的直升機落艦議題,亦可藉由擁有與海軍相容的機庫與甲板設施迎刃而解,可惜的是原本預計採購四艘卻因媒體輿論及民意代表的冷嘲熱諷,後續的引進作業完全沒有動靜殊為可惜。

 

其實國人較不清楚的是,海軍目前正如火如荼執行20年造艦計畫,每年都要數百億資金來國造新的軍艦,如能立即取得穩定且熟悉的作戰載具可以無縫接軌,並分攤現有一級艦的勤務壓力,並將有限的國防資源集中在迫切的缺口上,對於海軍將是最低風險且有利的道路。

 

濟陽級年邁妥善率不佳,曾經鍋爐熄火待援,更佔用龐大人力資源,宜儘速汰換。(原圖連結

 

近年機會之神異常眷顧中華民國海軍,宜好好把握,原本同在2015年,巴基斯坦也跟台灣一樣想藉由FMS取得八艘最新的FlightIV版派里級艦,卻因該國支持恐怖主義因素遭美國自名單剔除,目前仍有七艘依然封存於軍港中,若海軍能把握現在台美關係尚處於蜜月期的階段爭取移交,將有兩大優勢:

 

第一,橫空出世的微型突擊飛彈快艇大隊建置案,在以派里級汰換濟陽級後擠出的人力剛好打平,六艘濟陽級退役立刻多出近400名的艦艇兵額,第一海軍完全無須擔心與第二海軍爭搶兵員額度的問題;第二,部分派里級可以在經由第一海軍整備後移撥予第二海軍操作,如果想達成節省國防及海巡成本,並能在戰時快速的達到「平戰轉換」的功能,大概沒有比採用100%相通載台更具有說服力的方案,況且自美國取得退役派里級單艘空船價格僅2000萬美金,相較於海巡署4千噸級的巡防艦採購案決標金額達到104億,還要煩惱直升機庫跟甲板認證有無符合規範,何者較有效益已不言可喻。

 

吾人並非反對國艦國造政策,只是當第一海軍的玩具庫當中尚有上個世紀1942年服役迄今的五艘大字號遠洋拖船(ATF)、兩艘救難打撈艦(ARS)艦齡超過75歲卻尚未汰換、七艘「中字號」戰車登陸艦(LST)、人員運輸艦(AP)、船塢登陸艦(LSD)及兩棲登陸指揮艦(LCC)…一籮筐的老舊艦艇在排隊汰換,金額隨便敲敲計算機都超過800億新台幣,這都還沒算上自製IDS潛艦的4000億預算,加上海巡署在馬政府時代的「強化海巡編裝方案」迄今都還沒下水完畢,如今又推動新的「海巡艦艇發展計畫」,放任第二海軍掠奪第一海軍的艦艇更新資源其實是非常缺乏邏輯的。

 

如果第一海軍仍沒勇氣出來主導造艦方針與任務規劃,那還是建議國防部與海委會的上級長官行政院出來協調一下,畢竟台灣難得出現一位號稱最會做實事的行政院長,實事求是的溝通協調當然責無旁貸。

 

服役逾75年的大字號系列艦艇才是應該拿到優先預算汰除的艦種。(維基百科)

 

※作者為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所碩士生/論文曾獲ATRS全球空運年會錄用

 

【延伸閱讀】

台灣第二海軍的軟肋-海巡

●台灣第一 第二海軍茶壺內的風暴首部曲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